朱建軍
(安徽農業大學圖書館,安徽 合肥 230036)
E-Research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的采訪質量控制研究
朱建軍
(安徽農業大學圖書館,安徽 合肥 230036)
隨著我國圖書館創新服務模式的發展,高校圖書館電子學術期刊的網絡采購逐漸成為新趨勢,然而該模式下圖書采編質量的控制研究卻略顯不足。立足于E-Research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數字化、人性化、創新化等新特點,以及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質量控制的意義,分析探究E-Research環境下影響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質量的因素,最后為提高E-Research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質量提出建議與措施,希望對改善E-Research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質量有所幫助。
E-Research環境網絡學術期刊采訪質量控制
所謂E-Research,實際上是E-Science概念的演化,它是一個包含了創新、合作、發現、分析以及分享研究數據與信息的一個整合性概念[1]。應用于圖書館領域,可以認為是學術圖書館的創新服務。具體來說,E-Research提倡一種合作式、研究式的學術模式,對推進不同空間與時間的學習交流,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E-Research環境在計算機領域被廣泛應用,但對于圖書館領域而言,還不為人們所熟知,目前E-Research已被應用于圖書館的電子期刊采訪環節。筆者以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為例,分析E-Research環境對其采訪質量的影響。
1.1采購過程日益數字化
在E-Research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所依賴的各種信息資源和手段已經逐步數字化,正在向著形成完善數字空間的方向發展,網絡電子學術期刊的采訪,大多數是依靠互聯網完成的。以E-Research學術圖書館環境下的數字資源為依托,可以實現采購過程、采購方式全方面數字化管理。
1.2采購原則日益人性化
集中整合資源的E-Research環境能夠有效地實現跨學科、跨專業的資源共享,并能夠同時容納多方人員的聯系與協同不斷發展。簡單來說,高校圖書館購買何種網絡電子學術期刊不再是圖書館采訪員單方面的決定,而是融合了高校各學科各專業師生的意見,體現了他們的需求?;诰W絡、跨時空多系統的E-Research環境是未來高校圖書館采購的基本支撐形態。人性化的采購原則不僅適應時代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圖書館的轉型,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圖書采編的質量。
1.3采購服務日益創新化
基于E-Research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服務的創新主要指服務方式的創新。正如上文所述,隨著高校采購方式的數字化、采購原則的人性化發展,采訪服務必將隨之創新化。采訪電子學術期刊打破了傳統的以正式出版為主導的學術交流體系,直接地從數字庫購買資源,也創新了傳統中介的模式。總之,E-Research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服務所提供的學術交流將會呈現手段多樣、途徑便捷、更多地繞過出版發行商等中介機構直接進行信息交流的新現象。
相對于傳統的圖書館學術期刊采購模式而言,E-Re?search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更有利于降低圖書館采購成本、提高學術期刊的質量、創新資源采編的方式。
2.1有利于降低圖書館采購成本
傳統的課堂教學重視知識的傳授,重點放在教師如何教,忽視了教學是教與學的兩個過程的結合。在概率統計課程教學中引入思維型課堂,其核心是在教學的四個環節中設計不同層次、不同目的的問題,層層推進。在師生平等的交流對話中完成學生對知識的自主構建,在知識的學習中培養數學思維與方法,并將之運用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最終實現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與應用創新能力的目標。
圖書館的采訪工作包括紙質圖書資源及數字資源庫兩種,紙質圖書造價高、對儲存條件要求高、破損率高,直接或間接地增加了圖書館的采購成本。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紙質圖書早已不是讀者的唯一選擇。讀者傾向于數字化閱讀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高校圖書館基于E-Research環境,擴大數字資源庫的采訪范圍,采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數字資源庫價格相對較低的優勢,購買數量多、質量高、利用率高的數字學術期刊,同時也有利于減輕采編人員的工作壓力。因此,圖書館利用E-Research的新環境,采用網絡采訪的新途徑,既能保證圖書館提供大量且全面的圖書,又能大大降低圖書館資源采購的成本。
2.2有利于提高學術期刊的質量
傳統的學術期刊采訪由相關圖書館員所決定,一般根據上一年度的閱讀下載情況制定下一年的購買計劃,可以說,是憑借經驗進行學術期刊的購買,此外,一些學術期刊與高校形成合作關系,高校圖書館對期刊進行全文收錄。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是以圖書館的讀者需求為中心。在E-Research的新環境下,集合了不同院系教授、學者的資源,在電子學術期刊的采訪過程吸收了他們的專業意見,同時也傾聽了學生對于學術期刊的要求,形成了以師生需求為中心的網絡學術期刊采購模式。增加了所購期刊的價值,提高了所購學術期刊的利用率。E-Research環境對于提高學術期刊質量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為高校網絡電子學術期刊的采訪帶來了新機遇[2]。
2.3有利于創新資源采編的方式
傳統環境下,圖書館往往通過館員實地采購的方式進行學術期刊的購入。不僅增加了采購的費用,同時還增加了采購館員的工作量。E-Research的新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資源共建的方式,搭建高校間的交流互換機制,即不同圖書館之間共享電子學術期刊的采訪結果。此外,E-Re?search新環境也有助于提供信息資源、人力資源等多種資源的創新與拓展,對于高校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而言,還將會陸續出現一些新的服務手段與采購方式。
3.1師生的需求是影響圖書采訪質量的前提
E-Research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是資源整合的體現,是一種有針對性的采訪方式,師生的需求是其采訪的根據與前提,也是確保采訪質量的首要因素,原因在于它直接影響到師生對所采訪的電子期刊興趣度。最大程度滿足師生的采購要求,既是E-Research環境與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的出發點,也是其反饋標準。當然,對于師生的需要也要有一套嚴格的審核過程,只有符合采購標準才能被圖書館所采納?!皩<胰Χ?、讀者推薦、館員采購”的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尤其體現了師生需求的重要性,科學、合理地吸收師生的意見建議,是提高E-Re?search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質量的第一步,也是影響圖書館電子學術期刊利用率的前提因素。
3.2完善的采購流程是保障采訪質量的關鍵
完善的采購流程不僅包括采訪的預算以及采訪計劃,還包括多種采訪方式。一般來講,首先要確定采訪的范圍和資金預算,明確電子學術期刊的采訪方向和重點,然后根據采購能力進行電子期刊供應商的篩選。其次,要了解電子期刊的服務模式,要辨別電子期刊提供商的電子期刊數據庫是否符合本校檢索的標準,注意學術期刊的質量、更新頻率等具體問題,電子學術期刊的采訪工作從來不能一勞永逸,后續的更新一定要有所保障,否則很難滿足廣大師生對新知識新研究的要求。最后,由專業的采購館員進行具體的洽談和互聯網采購(如圖1所示)?;贓-Research環境,完善的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流程能夠最大程度提高采訪效率,縮短采訪時間,同時也是保障電子學術期刊采訪質量的關鍵。

圖1 高校電子學術期刊采購流程[3]
3.3期刊利用率是對采訪質量最有效的檢驗
電子學術期刊利用率是直接反應采訪質量的數據?;贓-Research環境,高校圖書館購買的電子學術期刊只有得到較高的閱讀量和下載量的時候,才能體現出學術期刊的使用價值,才能確保所采購的學術期刊是有效的。因此,通過E-Research環境構建反饋平臺,統計師生的電子學術期刊的閱讀率和下載率,具體到每一天、每一月的數據,結合當前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建設進行統計分析,是考察該模式下電子學術期刊采訪質量最切實有效的方法。師生利用電子學術期刊的反饋數據不僅是對當季電子學術期刊質量的檢驗,同時也是制定下一年度采購計劃的依據,是影響E-Research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質量的重要因素。
為了提高E-Research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質量,嚴格的采購標準、合理的采訪額度、科學的選購環節以及完善的反饋機制都是不可或缺的。
4.1結合讀者需求,制定嚴格的采購標準
通過上文對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的分析總結可以發現,想要加強電子學術期刊的采訪質量,就必須制定嚴格的采購標準。例如中國海洋大學圖書館就采取了師生需求統計方法,在中國海洋大學圖書館首頁,設置了求購清單的專欄,如果對相關電子學術期刊的需求量達到圖書館制定的標準,即派遣館員專門進行采購[4]。制定嚴格的采購標準,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滿足師生對于電子學術期刊的要求,避免資源短缺的問題;另一方面,對師生需求的統計分析也避免了圖書館做無用功,切實做到有的放矢的電子學術期刊采購原則,確保每一份學術期刊都能發揮作用。此外,關于采訪的標準,也應在圖書館首頁上有所公示,避免不符合條件的申請提交,盡量提高電子學術期刊的采購質量??傊珽-Research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既應利用E-Research的資源整合與共享優勢廣泛吸納讀者的需求意見,也應符合圖書館自身采購能力與實際情況,以嚴格的采訪標準為硬性要求,以彈性的處理為柔性政策,是加強E-Research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質量的重點之一。
4.2協調資源配置,合理分配采購額度
采購額度的大小直接影響到E-Research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質量。目前大多數高校圖書館仍舊以傳統的紙質圖書為館藏資源,偏重于紙質圖書的購買,對電子學術期刊的重視度不足,資金分配上難以保障高校對電子學術期刊的采訪。例如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2015年的圖書采購總結公布,2015年度用于購置圖書館資源的總金額為178.2萬人民幣,其中73%應用于紙質圖書的購買,25%用于電子資源的購入,明顯偏重于紙質圖書[5]。實際上,隨著E-Research環境的到來,電子學術期刊已成為各大高校圖書館不可缺少的資源組成部分。不同于已經出版的紙質圖書,電子學術期刊能夠隨時進行更新,能夠及時反映專業領域的最新成果,延遲性較小,這也是電子學術期刊獨具的優勢。在高校圖書館的采購金額分配上,應根據本校師生的要求,增加電子學術期刊的購買力度,協調資源配置,增強E-Research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質量。
4.3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科學的選購環節
通過綜合分析師生對于電子學術期刊的需求、加大對于電子學術期刊的購買額度等措施,能夠保障電子學術期刊采訪的前期工作,具體落實到選購環節,還需高校圖書館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選購要求。首先,要對電子學術期刊的供貨商進行考察與評價,電子學術期刊一般以大規模的數據庫呈現,高校圖書館采訪人員可以對數據庫的種類、總量進行初步的測評,了解供貨商是否具有為高校圖書館提供資源的相當水平。其次,通過對數據庫的測評,也可以了解其提供的學術期刊是否符合本校的發展方向,是否符合本校師生的學習需要,例如理科院校就不適宜大量選取文科的電子學術期刊數據庫。最后,要充分了解數據庫提供的產品是否合法,嚴厲打擊學術抄襲、保護知識產權是每個高校應盡的責任。數據庫供貨商的后續更新工作、內容補充工作,都在采訪人員考察選擇的范圍內,都是高校圖書館確保電子學術期刊采訪質量的前提[6]。
4.4完善反饋機制,及時跟蹤調查評價
及時的跟蹤反饋是對E-Research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質量的檢驗,也有助于圖書館掌握采訪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借用E-Research環境的創新服務機制,搜集師生對于所購電子學術期刊的使用反饋,能夠幫助高校圖書館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思電子學術期刊的采訪工作。只有誠懇地接受師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高校未來的電子期刊采購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和改善,以便提高采購水平與質量。此外,E-Research環境要求資源的整合,筆者建議高校將本校圖書館的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工作通過這種資源共享平臺的方式加強與其他高校的聯系,吸收其他高校的采訪經驗與意見,建立合作共贏的關系,對于提高電子學術期刊采訪質量而言,未嘗不是一個新的嘗試。
E-Research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已成為未來圖書館采編的流行趨勢,雖然目前我國高校在此方面發展水平較低,電子學術期刊采訪質量研究的樣本比較缺乏,但我們可以多參考國外的先進模式和經驗,打造適合我國高校圖書館網絡電子學術期刊采訪模式。
[1]閆敏,劉丹丹.應對E-Research圖書館需采取的對策[J].圖書館,2011(1):25-26.
[2]王琦,陳文勇.E-Research環境下圖書館員角色重定位及其技能研究[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5(4):5-10.
[3]趙迎春,趙谞炯.電子資源采訪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0(5):124-127.
[4]中國海洋大學圖書館[EB/OL].[2016-02-19].http://library. ouc.edu.cn.
[5]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EB/OL].[2016-02-21].http://glbm.gdsdxy.cn/tushuguan/index.htm.
[6]王飛躍.對電子圖書采訪和驗收的思考[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5(3):144-146.
朱建軍男,1976年生,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圖書采訪與編目。
G258.6
(2016-03-01;責編:姚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