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王寧 本報記者 倪浩 ●王一茗
全球最大制藥企業美國輝瑞公司22日又在一場競購大戰中取得勝利。輝瑞22日表示,已同意以約1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抗癌藥生產商Medivation。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經濟學專業副教授曹陽23日告訴《環球時報》,這是一個典型的并購案例,反映了國際上藥企之間并購的目的主要集中于通過并購獲取某種新藥或者獲得更大市場。
拓展抗癌藥物市場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2日報道,輝瑞將以每股81.5美元的現金收購Medi?vation,以增強其抗腫瘤藥業務,預計將在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完成。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制藥大廠默克、賽諾菲也曾提出收購意向。不過,Medivation的其他競購者如法國賽諾菲4月時提出的報價僅為每股52.5美元,輝瑞的報價要高55%。
對這一重大收購案,路透社分析稱,輝瑞擊敗眾多競標企業得以收購Medivation,將獲得后者年收入高達22億美元的暢銷前列腺癌藥物Xtandi,從而壯大輝瑞的抗腫瘤藥物業務。
《華爾街日報》援引市場研究機構EvaluatePharma的數據稱,抗癌藥是目前醫藥行業最大市場之一,全球一年的銷售額達800億美元,且每年遞增10%。
并購成最有效手段
輝瑞目前已經成為全球醫藥領域最為活躍的交易商之一,今年早些時候,輝瑞同愛爾蘭制藥公司艾爾建謀劃了一起1600億美元的世紀大并購,但未能成功。此后,手握大量資金的輝瑞5月宣布以總價約52億美金現金收購美國制藥企業Anacor。7月,輝瑞還宣布以4.95億美元收購基因治療行業領導者BambooTherapeutics。
除了歐美醫藥公司正迎來并購潮,中國醫藥行業也在向空間更大的海外市場擴展。據《環球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中國醫藥公司海外并購金額超過1億美元的案例就有8起。其中,復星醫藥今年7月以14億美元收購印度制藥企業GlandPharma,創下中國制藥企業海外并購的金額紀錄。
曹陽分析稱,目前新藥的研發越來越困難,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周期也越來越長,研發的失敗率也在提升,所以藥企通過并購的方式迅速覆蓋新的藥品,是最立竿見影的一種方式。
潛在買家依然很多
輝瑞的大手筆讓美股生物醫藥指數中其他的潛在并購目標股票22日集體上漲。投資機構杰弗瑞集團的分析師對CNBC表示,吉利德、阿利斯康等藥業巨頭將成為生物技術公司的潛在買主,“大型生物醫藥公司有強烈的戰略意愿通過收購獲取額外資產”。
“藥企之間的并購雖然越來越多,但是這種并購并不是盲目進行的,不是為并購而并購。”曹陽告訴《環球時報》,這些金額巨大的并購案后面往往目的性都很強,并購并不是為了迎合并購潮流而去盲目跟風。
曹陽表示,對于中國醫藥企業而言,國際藥企合并的影響并不直接也不明顯。曹陽認為,中國企業尚無法跟實力強大的國際藥企相抗衡。此外,跟中國藥企直接相關的是原研藥的專利問題,“因為只有專利到期之后,其他國家的藥企才能仿制。但專利期提前或延后跟并購沒有關系,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藥企之間的并購不會影響專利期,也不會影響中國企業是否可以去仿制。”▲
環球時報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