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開不成的中日韓外長會歷經波折,24日終于在東京舉行。這是自2011年3月以來,三國外長時隔5年多首次在日本舉行這一每年例行的外長會談,也是2012年以來中國外長首次前往日本。中國外交部24日再次強調中國外長赴日,而不是訪日的事實,凸顯三國政治關系的微妙,人們對會議的評論也只剩下“相見總比不見好”的感嘆。最近一系列事件讓東亞深陷安全外交困境,而負面的沖擊仍接踵而至。朝鮮24日發射潛射導彈,引發韓日強烈反彈,直接沖擊了輿論對中日韓外長會的關注。美韓軍演被認為是朝鮮發射導彈的誘因之一,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則讓中韓關系急轉直下。西班牙“歐亞評論”網稱,外交相當困難,是對中日韓的一個巨大挑戰,但三國是維持該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利益攸關方,需要提高外交技巧來尋找解決之道,阻止事態滑向更大的災難。
相見總比不見好
第八次中日韓外長會24日在東京舉行,會議沒有達成任何成果文件,但三方達成的合作共識并不少。香港《南華早報》稱,在三國因領土爭端和地區安全而產生的緊張關系日益加劇之際,中日韓三國外長齊聚東京開會,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說,三國間的合作“對于該地區意義重大”,中國希望三方會談“有助于維護合作和朝著2020年前建立經濟共同體邁進”。
在韓日媒體的報道中,會談原來的主題被喧賓奪主。
“韓中日商定引領國際社會反制朝鮮導彈挑釁”,韓聯社報道稱,韓中日外長24日在東京舉行會談后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三方一致認為朝鮮當天上午發射潛射彈道導彈屬“無法容忍的挑釁行為”,商定將主導聯合國等國際社會應對朝鮮挑釁的行動。三國還重申反對朝鮮擁核、遏制其核武挑釁和敦促切實執行安理會決議的重要共識。韓國外交部長官尹炳世說,今年朝鮮核武及彈道導彈力量的發展速度超過以往任何時候,朝鮮還威脅動用核武先發制人并進行新的核試驗,這一嚴峻形勢引起三國外長會的高度關注。報道在結尾才說,三國外長在會上商定為在年內促成輪到在日本舉行的韓中日領導人會議而合作,并就配合中國辦好二十國集團峰會和合作推動簽署韓中日自貿協定而達成共識。此外,韓中日外長會還就加強在粉塵污染等環境問題、傳染病、救災、老齡化、青年失業等領域合作達成共識。
“日中韓外長舉行會談,要求朝鮮保持克制”,日本共同社的報道同樣側重朝核危機。報道稱,日本外相岸田文雄24日上午在東京飯倉公館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韓國外長尹炳世舉行三國外長會談。三方以決不允許朝鮮發射潛射彈道導彈為由,要求朝鮮克制挑釁行為,同時確認加強三國合作。三人還就日中韓要求各國遵守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決議達成一致,并同意為年內在日本舉行三國領導人會談展開合作。
國際安全與軍控研究中心主任滕建群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中日韓三國外長會召開恰逢東北亞局勢進一步復雜化。韓國接納“薩德”使原本熱絡的中韓關系瞬間冷卻,兩國很難進行溝通并達成共識;另一方面安倍最近加倍炒作“中國威脅論”,為自己圖謀修憲的國內政治需要服務。在這樣的背景下,中日韓三國外長會的尷尬局面不難理解。
香港《經濟日報》評論稱,三國外長會談雖舉行,但中日、中韓近期矛盾實在太深,會議屬姿態多于實際,但相見總比不見好。
中韓、中日分歧依舊
因為成果不被期待,會議中透露出的任何積極信號都被媒體關注。日本朝日電視臺報道稱,本來以為王毅將板著面孔出席三國外長會,意外的是王部長面露笑容,很和藹,但中國堅持原有立場的態度并沒有改變。
不僅是中國,韓國和日本的立場也沒有變,這直接導致三國外長會之后雙邊會晤顯得話不投機。據中國外交部網站的消息,王毅在會見韓國外長尹炳世時表示,當前中韓關系面臨困難和挑戰。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在韓部署“薩德”系統,不接受任何損害中國戰略安全利益的行徑。希望韓方冷靜權衡利弊得失,同中方相向而行,而非分道揚鑣,共同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