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組CP、看老公……這屆奧運會網友們更會玩了!奧運不再是刻板的體育比賽,變成了全民娛樂的新載體,這種打開方式你喜歡嗎?
界面記者 莫有:對于公共事物,在不妨礙他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自由和應用自由。你可以選擇嚴肅、常規,我可以選擇娛樂、個性。只要不違法,就沒有對錯之分,也沒有所謂高端和low逼之分,不過是在自由的信息市場上,各取所需。把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強加于他人,這件事本來就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今日頭條 娛樂頻道總監 于洋:視野放寬一些,奧運是體育為外衣的全民的娛樂運動。

資深評論員 佘宗明:好事啊,對運動員們來說,競技跟輕松心態自然當并重;對大眾而言,不就圖樂子嘛。就是要娛樂化方式打開!
知名體育評論員 趙黑:娛樂化四年前奧運會就有了,這次傅園慧火了是因為以前沒有運動員在采訪時這樣講話。現在基本大家不太關注金牌數量,看不看重金牌數量跟娛樂化趨勢也沒什么關系,跟國民開化有關。以前因為經濟原因,靠金牌給大家精神力量,現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發展起來了,娛樂化就傳播起來了。
泰山晚報 體育部主任 牛志明:我覺得這種奧運會娛樂化的方式蠻好的,首先奧運會是一個關注點集中的事情,如果有運動之外的點可以讓大家看的話,不僅讓關注的內容豐富起來,運動員也會放松下來。其實運動員和普通的網友區分度沒那么高,不像從前的體工隊一樣,運動員是獨立的世界,隨著社交網絡的發展,每個運動員都會關注網絡內容。奧運會有了娛樂屬性之后更有看點了,很多相對專業的項目,我們普通觀眾可能沒那么感興趣,比如射擊和舉重,包括規則、技術動作分析等我們并不關注,很多項目娛樂化之后,可以給觀眾更多可以汲取的內容,運動員也變得鮮活了。同時,從媒體角度來講的話,奧運會離我們很近也很遠,你真的能拿到的獨家越來越少,娛樂化的東西更吸引人,但是也需要有底線,在合理范圍內的娛樂,也能把奧運會做得更鮮活。
律師 王勇慶:文化娛樂體育領域屬于泛娛樂生態的組成部分,娛樂明星參加運動競技等真人秀節目,體育明星轉型成娛樂明星是大潮流,文體不分家,是正?,F象。
互聯網公司 產品經理 大仁:從本質上來講,體育競技就是想讓所有人更開心愉悅,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娛樂化的打開方式讓人們更開心了,難道不是好事兒嗎?
大學生 東東:娛樂化雖然并不是奧運會的核心價值,但卻可以幫助人以另一種方式“打開”奧運會,讓體育變得新鮮有趣起來,關注的人多了,也有利于體育精神的傳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