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_王子依 編輯_胡是非 供圖_視覺中國 設計_胡婷
坊間對美國大學的五大誤解,你中了幾槍?
實習記者_王子依 編輯_胡是非 供圖_視覺中國 設計_胡婷
關于美國大學,民間流傳著很多“傳說”。那么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只是謠言?《留學》記者幫你一辨真偽。

美國大學生夏日派對。
關于美國大學,民間流傳著很多“傳說”。那么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只是謠言?留學《記者》依據美國知名大學指導網站Colleges That Change Life.org里面提供的信息,來進行真偽辨別,以正視聽。
誤解一:相比文理學院,綜合性大學(俗稱“大U”)里面開設的專業更多,課程更多元化,有更好的教授,更多做研究和實習的機會。
事實:大U里面可選擇的課程確實比較多,但是很多熱門課程,學生卻很難選上。文理學院雖然可選修的課程少,但學校鼓勵學生開發探索自己的學習方向。而且,并不是名校的教授就一定好,很多不知名的大學里也有諾貝爾獎獲得者執教。有時候,非知名教授甚至助教講的課,其效果可能比名教授還要好。
大U里做研究和實習的機會確實比較多,但是由于大U的學生人數眾多,所以和文理學院相比,平均到每個人身上的機會并不一定就更多。當然,不管是在什么樣的學校,想要研究或實習的機會都是需要自己去爭取的。
誤解二:越早選專業越好,并且盡量只修專業課,不要修太多和專業無關的課。
事實:大一、大二期間,學生的想法會產生很多改變,所以在這兩年可以不定專業,多去嘗試一些課,把可選擇的道路拓寬一些。很多大學也會鼓勵學生修雙專業,甚至是完全沒有關聯的雙專業。多去學不同科目的內容可以培養學生通過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不被自己的專業思維限制住。
誤解三:高中和標準化成績高的優秀學生一定要去名校。成績不好就沒辦法上名校。
事實:隨著高分學生越來越多,美國大學的錄取標準也越來越多樣化。除了成績外,文書、課外活動這些同樣重要。現如今,成績好并不一定就保證能上名校;而成績不好,也不一定就上不了名校。因為你的學術成績不理想,但其他方面的表現很突出,也依然有機會被名校青睞。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那些從小就成績優異的尖子生,也不一定就真的適合名校,要綜合考慮自身興趣、學校地理位置、教學風格等多種因素。由于每個大學都有自身的一套靈活的招生標準,很難預測,所以大家不用按照任何標準去包裝自己,向招生官真實地展現自己的閃光點就可以了。
誤解四:美國大學會舉行很多party,校園內酒精和毒品泛濫。
事實:在一些少數party school(派對型學校)是這樣的,但是大部分學校對于酒精和毒品的管理還是很嚴格的。一般來說,如果你不想沾染這些東西是沒有人會逼你的,而你也照樣可以有很好的社交生活。
有些大學會設置substance free(完全禁止煙酒的宿舍)。美國大學的確比中國大學要開放一點,但是同時會有很多設施和員工來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只要自己注意是不會輕易受到傷害的。
誤解五:在找工作或申請研究生院的時候,面試官會非常重視學生畢業院校的知名度。比起說,不知名的學校,面試官會更想接收名校的畢業生。
事實:可能在國內的一些公司是這樣的,但是外企和研究生院的招生官看重的是學生的個人經歷和綜合能力,而不會單單看一張文憑就覺得你的去留。所以從名校畢業并不能保證以后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從知名度不高的學校畢業也不代表就找不到好工作。所以想要畢業后進入知名企業或研究生院,還是要在大學期間多去實習,多參加或領導學校的社團和其他活動,并且保持好的成績。相信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