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凱
愛代駕創始人夏濤:創業企業的孵化緣
文楊凱
即便是作為已經“畢業”的企業,也能聽得出夏濤對上理工科技園這個孵化器的感激與留戀。
要了解一個創業企業的成長,有時要更多地去發掘他們的成長經歷,此次采訪就比較特殊、人員也相對較多,不僅有創業者,更有作為孵化器代表的上海理工科技園一行人。荊勇,上海理工科技園有限公司總經理,他還是上海市五四獎章獲得者、上海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夏濤,上理工孵化器極力推薦的“明星”創業企業代表,他是一名資深的代駕行業專家,也是創業企業愛代駕的VP。
從采訪伊始,字句之間就不難讓人感受到,夏濤與上理工科技園的“緣分”匪淺,即便是作為已經“畢業”的企業,也能聽得出他對上理工科技園這個孵化器的感激與留戀。“我們的發源地在這里,同時這里也是我們的福地。”
之所以選擇在代駕行業創業,對于夏濤而言是源自一份責任,他認為代駕這個相對傳統的行業有著它的剛性需求,而愛代駕的目標是立足于互聯網技術和智能手機LBS技術,最大限度壓縮費用和時間的代駕服務突破了傳統代駕模式的束縛,把持續創新定義為突破傳統行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從而引領了代駕行業的新模式。
短短大半年,從2011年的6月初進孵化器3個人的團隊,打拼到2011年的年底團隊規模就成長為四十多人,如今全職員工近300人,全國近20000名司機,僅上海就擁有8000余名司機,已簽約合作知名商家近2000家。而他坦承他的企業之所以能夠飛速發展,不僅是因為自己選擇了一個有未來的項目專心做下去了,也離不開上理工園區孵化器的幫助,“給力”一詞道出了他心中的這份感激。
對于代駕這個行業,夏濤透露,出行類O2O行業發展如火如荼的背后,安全問題卻層出不窮,負面事件的發生給行業投下了一層厚厚的陰影。顯然,如果安全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行業發展就會受到嚴重阻礙。
那么,愛代駕是如何保障司機、用戶的安全呢?據夏濤介紹,愛代駕設置了一套非常全面的司機考核制度,不僅對代駕司機有明確要求,而且整個考核流程很嚴謹。在基本要求方面,一定要“無任何不良記錄、個人信譽良好;無重大交通違章事故、遵守駕駛員的職業道德”,而且要“具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及品牌意識”。每一名愛代駕的司機,都是通過層層篩選、培訓、考核后才能正式上崗,這不但保證了司機具備良好的素質,也能讓車主感到安心。不僅如此,愛代駕對入職后的司機也有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例如,它設置了“代駕分規則”,滿分是100分,如果司機違反某些規定會被直接扣除100分,其中包括“與客戶發生肢體沖突”、“酒后代駕”等。
因此不難看出愛代駕飛速發展的背后是它對于自身管理的掌握,夏濤認為,所有服務類行業都是“得用戶心者得天下”,要獲得用戶的心,就得充分考慮他們的利益,而對于出行類O2O軟件的用戶而言,安全就是他們最大的利益,只有保障各方安全才能產生真正的用戶黏性。

上海理工科技園
在企業發展到了相對成熟的階段以后,愛代駕也不得不搬離了上理工科技園孵化器,把這個孵化的空間讓給了后續進來的企業。作為孵化器的管理人員,上海理工科技園有限公司總經理荊勇也說,盡管不舍但是為了企業的發展,也為了能夠服務更多的初創企業,發展到較大規模的企業要搬出原來的空間。但夏濤卻用另一種方式,將企業與孵化器的“羈絆”繼續下去,愛代駕仍然堅持著與上理工科技園的各種合作,包括各種各樣的創業活動、服務聯誼等等,作為“畢業”企業,愛代駕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實例,說服力就在眼前。

比如,上理工科技園為愛代駕提供過的創業服務——以“金融工場”服務模式,為企業進行發展診斷,并聯絡創業接力擔保、民生銀行、YBC、風投機構等,使企業成功獲得融資,也讓上理工科技園探索了一定的服務模式。
荊勇說,科技企業孵化器發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在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孵化和培育中小科技型企業,以及振興區域經濟,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2011年上海上理創業服務有限公司依托上海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設立,按照理工科技園“先進制造業的科技引擎”總體定位,結合區域產業結構特點,以光機電一體化、數控裝備、醫療器械、電子信息、環保科技等五大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以上海理工大學科研和人才優勢為技術支撐,聯動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在創業孵化、技術創新、科技金融方面的核心功能,依托理工科技園的服務理念和運營管理,打造綜合性科技創業孵化器建設。2011年8月,上理創業獲得上海市科委認定為“上海市科技企業孵化器”;2014年12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部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目前,上理工科技園孵化器正不斷提升創業孵化服務能級,在建立了具有創新特色的“3+3+3”孵化服務體系即3個創新服務模式 (定制高端產學研服務、O2O移動孵化服務、標準化定向扶持服務)、3個核心服務功能(創業支撐服務、技術創新服務和科技金融服務)和3個基礎支撐平臺(高級和標準服務手冊、云計算信息管理系統、創業孵化生態圈)的基礎上,不斷開拓新常態下的創新服務模式。經過5年孵化服務,培育出1個上海股權交易托管中心掛牌企業、2個企業院士工作站、4個企業承擔市級科技計劃、48個企業形成135項知識產權(其中36個在孵企業形成83項知識產權)。
荊勇向記者透露,未來幾年,上理工科技園孵化器將不斷以創業企業成長需求為核心,面向企業全生命周期,形成鏈式孵化模式,打造具有特色和優勢的一流科技企業孵化器,不斷提升創業孵化服務能級。相信在他們的服務下,類似于愛代駕的企業會越來越多,發展越來越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