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亞洲新聞頻道網站8月26日文章,原題:為何中國能統治乒乓球 自從乒乓球1988年進入奧運會以來,中國選手獲得了全部32枚金牌中的28枚。這種統治地位并不尋常。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那樣對一個項目壟斷得如此厲害。
很顯然,舉國體制并非中國獨霸乒壇的唯一解釋。中國共產黨1949年成立新中國時,國際乒聯創始人之一伊沃·蒙塔古就堅信,乒乓球可以幫助中國與世界建立聯系。1959年,容國團獲得世乒賽冠軍,這是新中國贏得的第一個世界冠軍。此時正值新中國成立10周年,民族自豪感高漲,對這個冠軍價值的宣傳也有了特別意義。
隨后,乒乓球在中國真正起飛。這項低成本運動非常適合當時依然貧窮的中國,所需不過一張水泥球臺和磚頭壘成的球網。大多數成長于那個年代的中國人只知道一項運動,那就是乒乓球。隨著中國在該項目中的實力越來越強,世界冠軍的頭銜接踵而至。
上世紀70年代,一個重大事件鞏固了乒乓球在中國人心中的特殊地位。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它為美國總統尼克松進行歷史性訪華鋪平道路。
乒乓球在很多方面都是幫助中國從孤立走向世界的一個工具。這給乒乓球在這個國家贏得了崇高地位,獲得了比其他項目更多的資源和關注。估計中國會再統治乒壇很多年。▲
(作者白勝暉,向陽譯)
環球時報2016-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