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對國產動畫片成人化傾向的省思
張青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國產動畫片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其成人化傾向愈演愈烈,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對兒童成長造成極大地困擾,作為文化產業的動畫其發展需要得到足夠重視。本文主要從生產者、消費者和管理者三個維度對國產動畫片成人化現象進行反思,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動畫片;成人化;生產者;管理者;消費者
動畫在兒童電視節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漸已成為兒童主要的精神食糧,但當今兒童所接觸的動畫中滲透著成人世界的種種因素,當前的動畫也越來越傾向于“成人化”的制作和發展,并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近年,由于兒童對動畫情節理解偏差和模仿動畫情節而造成的意外事故頻頻發生,如何平衡動畫產業的良性發展與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成為當前媒介研究重點關心的問題。
當前電視動畫“成人化”傾向的幾個方面,包括成人世界的消費觀念和社會等級觀念、成人情感的代入、暴力內容的渲染對于兒童社會化的影響等。而兒童的能動思維由于年幼的原因,分辨能力欠缺,他們對媒介內容的解構往往會出現誤讀和錯解,從而導致了不當模仿甚至惡性后果。
(一)生產者:遵循“受眾即商品”理論下商業利益最大化邏輯。
“受眾即商品”理論是加拿大傳播政治經濟學者達拉斯·史麥斯提出的一個揭示資本主義大眾媒介與產品實質的經典理論,這一理論試圖從媒介、受眾 、廣告商三者之間的關系中揭示資本主義媒介及其產品的實質 。“受眾即商品”理論認為“商營大眾傳播媒介的主要產品是受眾的注意力”,廣告商為媒介運作提供資金,媒介則為廣告商提供受眾作為交換,而這些受眾“通過把他們的時間用來消費廣告信息和購買其他商品來為廣告商創造剩余價值”。[1]
“動畫一代”是中國有史以來首次出現的由商業文化喂養長大的一代, 他們正在被商業文化所塑造,以及通過自身的創造力反哺著這個時代 。媒介生產必然要面對受眾,這是不爭的事實。媒體行業自身的市場屬性,會讓它們把現實中的復雜的大眾按照他們所編好的媒體產品的類型,來界定出一個具有“一致性”和“可以量化(如讀者的數量、票房收入、發行量、收視率等)”的“受眾”概念,媒體行業會對受眾的本質及其存在進行物化即商品化,因此,媒介制造了受眾。受眾在以往的觀點中往往是媒介內容的消費者,但此時受眾卻成了消費品,不僅僅是媒介內容所服務的對象,還成了媒介所生產的產品,并進入流通領域,與廣告商進行交易。
一般來看,成人動畫片受眾的商品質量高于少兒受眾, 因為成人受眾具有更強的購買能力, 并能支付價格相對昂貴的動畫片產品及其衍生產品。媒介市場競爭激烈,在利益的驅使下,為了爭取更多的受眾,大眾傳播媒介常常不惜以犧牲社會責任和公信力為代價,靠色情、暴力、恐怖鏡頭來賺取收視率。以至于動畫片常常會出現成人化的情節,例如大量的打斗鏡頭、親吻畫面,甚至是三角戀的混亂關系。因此,從這種意義上來說 ,動畫片的成人化可以說是商家追求利潤最大化邏輯下的產物。
(二)管理者:承擔推動動畫產業發展與規范動畫市場的雙重任務。
統計顯示,全球動漫受眾和衍生品的消費者達到數十億之多。發展動漫產業,已成為各國優化經濟結構、發展傳媒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如火如荼的國際動漫產業中,歐、美、日、韓呈爭先態勢。日本卡通動漫產業年產值在國民經濟中位列第六,動畫產品出口額超過鋼鐵業。所以整個動畫產品消費市場極為可觀!動畫產品本身有巨大的市場空間,而動畫產品的衍生產品市場空間更大。而且,動漫產業作為創意產業的主要構成之一,被譽為21世紀的“朝陽企業”。 在我國,國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創意產業的發展,不斷給與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從而激發動漫產業企業的投資和創新熱情。
目前,世界各國的動畫產業都在迅猛發展,除了少兒動畫之外,當前出現在觀眾面前的更多的是除少兒朋友們、少兒年齡段之外的“大朋友”們適合觀看的動畫作品,包括動畫片或動畫電影。但縱觀世界動畫市場,成人化動畫作品的發行大都被日、美等國搶占了大部分市場,中國成人化動畫作品的所占份額卻少的可憐。參照日韓以及美國的發展,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動畫的成人化是必要的。動畫片成人化成為我國動畫片追趕日本等國的有效手段。[2]
但在目前我國因為沒有明確的實行影視分級制度,所以存在著眾多的問題。動畫的成人化內容對兒童語言和行為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管理者在推動動畫產業的發展的同時還擔負著保護兒童的責任,積極為廣大少年兒童提供“綠色”精神食糧。
(三)消費者:“消費者”與“把關人”二重角色的轉換與“把關”不當。
1.家長的“消費者”身份。
對于家長而言,動畫片不僅可以懷舊,緩解了成人社會中現實的緊張和焦慮,而且還有利于親子關系的維系。所以,家長在很大程度上充當著動畫產品“消費者”的角色。
動畫制作者的目光已遠遠越過動畫產品本身,投向了更能使其短期乃至長期獲利的附加配套產業,這些產業涉及動畫玩具、服裝、書籍、音像制品等各個領域。兒童作為動畫消費者,在節目形式和內容的影響下,會按照成人的預期去購買與動畫節目相應的產品。雖然兒童自己也許沒有多少可以支配的收入,但是他們能夠對家庭中其他成員的購買決定產生很大的影響。動畫片成人化的編排就建構了具備消費力或潛在消費力的受眾,當今時代,由于物質財富日益豐裕和信息爆炸,注意力經濟成為主流,動畫成人化吸引更多成人注意力,注意力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廣告的價格,動畫及其衍生品產業的利潤也主要來源于此。
2.家長的“把關人”角色。
傳播學的奠基人之一庫爾特·盧因在研究群體中信息流通渠道時提出了“把關人”理論。他認為,信息的傳播網絡中布滿了把關人,信息總是沿著包含有某些“門區”的渠道流動,在那里,或是根據公正無私的規定,或是根據守門人的個人意見,對信息是否被允許進人渠道或繼續在渠道里流動作出決定。
由于幼兒看動畫片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在家庭中,且在大部分的家庭中對電視的掌控權一般都是在家長手中,在一定程度上將家長充當著“把關人”的角色。在我國,家長在電視對兒童的影響方面都太缺乏主人翁意識,可能很多家長發現了動畫片中的暴力鏡頭使他們的孩子充滿了攻擊行為,但很少有家長人運用法律的手段去投訴或者控告,也沒有任何的機構或者組織監管節目中的暴力內容,這又使動畫片的制作商們有機可乘。因此,家長“把關”角色的缺位也是當前國產動畫片成人化傾向的重要因素。
(一)管理者:政策扶持與市場監管并行。
1.實行影視分級制度勢在必行。
考慮到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的健康發展以及中國社會正處于一個深刻的轉型時期,中國影視業也正在市場經濟中轉型,制度的完善能夠規范和促進影視業的轉型。實行影視分級制度不僅能夠帶來藝術上的解放,還有利于創造者制作出類型多樣的影視作品滿足不同群體的需要。所以為了讓我國影視事業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分級制度勢在必行。
2.成立監督機構以及頒布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制動畫產業。
在推動動畫產業發展設立完善電影分級制度的同時,國家對動漫應放寬政策,并成立一個監督機構來進行監督以及頒布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制動畫業,保護未成年人。這樣涉及到成人化內容的動漫便不會銷售給未成年人。[3]
(二)生產者:動畫片生產質量和商業倫理并舉。
1.從創作方面來看:注重兒童本位,實行源頭凈化。
動畫創作者主要指動畫編輯、導演、制片人等,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藝術觀潛移默化地體現在作品中。所以在我國沒有實行分級制度的情況下,創作者在創造動畫時應該多考慮我國廣大兒童受眾,應選取有益于兒童身心健康的題材和內容。影視創作者要當好“把關人”,從兒童切身利益出發,做出真正意義上的兒童動畫,引導和推動兒童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發展。
2.從傳播方面來看:加強媒體自律,注重凈化播出。
大眾傳媒在現代社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要傳遞進步信息、溝通意見,協調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更重要的是它還深深影響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和道德風尚。它的自律是法律無法替代的,是對法律的補充。在現實狀態中、動畫片娛樂泛化,不乏色情,暴力恐怖等內容,這對我國兒童產生明顯不良影響,電視臺作為動畫片的主要傳輸渠道,應該做一個自由而負責任的傳媒,加強自律,改進呈現方式。
(三)消費者:改進把關行為,提高媒介素養。
在提高兒童媒介素養本質上就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播資源的教育,通過這種教育,培養學生對大眾媒介負面影響的反省能力和抵御能力。引導他們學會批判性地解讀動畫片信息, 諸如動畫片對現實的再現、動畫片的商業性與價值觀, 并能夠有效地使用動畫片, 充分利用動畫片完善自己。具體可以根據家庭引導和學校媒介素養教育兩方面進行考慮。
當前電視是兒童接受信息并受其影響的主要途徑,兒童在面對形形色色的電視鏡頭的時沒有抵制負面信息的能力,所以家長在孩子觀看動畫片時應扮演一個主動的角色,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動畫節目,做好把關人的角色。而學校教育具有制度化、強制性以及良好的持續性,可以保證媒介素養教育的理念和內容得到比較穩定的貫徹。另外,公共環境是少年兒童日常接觸媒體較多的場所,所以社會公共環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也要承擔青少年媒介素養的指導和養成的責任。
動畫片成人化在傳媒實踐領域已有不可阻擋之勢,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動畫片作為兒童精神教育不可或缺的資源一定要以保護兒童身心健康為基礎再謀求發展壯大。同時,我們對動畫片成人化應持一種客觀科學的態度,它既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負面影響。我們應高揚其合理的因素,而對其消極和負面的因素給予批評和指正。
[1]彭晶晶.受眾:“商品”的發現與“人”的忽視[J].新聞世界,2009,(04)
[2]燕道成.卡通成人化的傳播學辨析[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0,(02).
[3]王君杰.淺談動畫片中的媒介暴力[J].東南傳播,2013,(08).
J954
A
1671-864X(2016)08-0218-01
張青(1993-),女,漢族,湖北荊州人,碩士研究生在讀,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專業:傳播學,研究方向:視聽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