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培(ZHANG Pei),孟 靈(MENG Ling),趙 敏(ZHAO Min),張曉瓊(ZHANG Xiao-qiong),王成華(WANG Cheng-hua),粱 嵐 (LIANG Lan)
(1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2 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
2012—2014年某院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
張培(ZHANG Pei)1,孟靈(MENG Ling)1,趙敏(ZHAO Min)1,張曉瓊(ZHANG Xiao-qiong)1,王成華(WANG Cheng-hua)2,粱嵐 (LIANG Lan)1
(1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甘肅 蘭州730000; 2 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甘肅 蘭州730000)
目的了解某院醫院感染現狀、常見感染部位及抗菌藥物使用情況。方法采取床旁調查和查閱病例相結合的方法,分別于2012、2013、2014年的某日對該院所有住院患者進行調查。結果共調查住院患者6 205例,實查 6 062例,實查率為97.70%;2012—2014年醫院感染現患率分別為4.04%、3.17%、4.51%,社區感染現患率為13.90%、14.93%、16.53%。醫院感染高發科室依次為內科重癥監護病房(ICU)、外科ICU、腎病一科,感染高發部位依次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表淺切口、泌尿道。3年中抗菌藥物使用率分別為21.81%、24.29%、24.67%,以治療為目的的抗菌藥物細菌培養送檢率依次為65.93%、74.07%、66.49%。結論該院醫院感染科室以ICU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常見。
醫院感染;現患率;抗菌藥物;微生物
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是醫院了解住院患者感染發生情況的一種流行病學調查方法。通過調查數據可直觀反映醫院感染的實際發生率、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微生物送檢情況[1],同時也能反映醫院感染重要部位,有助于全方位掌握醫院感染的基線情況及分布規律,進一步增加了醫院感染監測工作的透明度,對制定醫院感染防控措施,促進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本調查對2012—2014年某院住院患者進行現患率調查,現總結報告如下。
1.1調查對象分別選擇2012年10月27日、2013年12月10日和2014年11月11日當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當日出院、轉院、死亡患者,不包括新入院患者。
1.2調查方法分別由1名醫院感染專職人員和4名臨床醫生組成1組,總共10組。對組員進行集中培訓后,再將每組人員分為床旁調查組和病例調查組。
1.3診斷標準依照2001年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執行。
1.4統計方法所有調查數據由醫院感染專職人員統一錄入,利用Excel統計分析數據。
2.1醫院感染現患率2012—2014年醫院感染現患率分別為4.04%、3.17%、4.51%,社區感染現患率為13.90%、14.93%、16.53%。見表1。
2.2重點科室醫院感染現患率2012—2014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較高的科室為內科重癥監護病房(ICU)和外科ICU。2012—2014年內科ICU醫院感染現患率依次為60.00%、54.55%、44.44%;外科ICU依次為22.22%、9.09%、57.14%。見表2。

表1 2012—2014年某院醫院感染和社區感染情況

表2 2012—2014年某院重點科室醫院感染現患情況
2.3醫院感染部位構成醫院感染部位主要為下呼吸道,其次為上呼吸道、表淺切口、泌尿道、顱內等。見表3。

表3 2012—2014年某院醫院感染部位構成
2.4抗菌藥物使用情況2012—2014年革蘭陰性桿菌中鮑曼不動桿菌、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檢出率均較高。3年中抗菌藥物使用率分別為21.81%、24.29%、24.67%,以治療為目的的抗菌藥物細菌培養送檢率依次為65.93%、74.07%、66.49%。見表4。

表4 抗菌藥物使用方法構成比
2012—2014年醫院感染現患率分別為4.04%、3.17%、4.51%,符合衛生部要求的<10%[2],且3年調查的實查率均>97%,說明調查結果真實可信。3年平均醫院日常監測醫院感染發病率為3.1%、1.4%、1.5%,均低于同期現患率數據,說明醫院感染病例在日常監測工作中存在漏報的現象。
2012年醫院感染的高發科室為內科ICU、外科ICU、新生兒科,2013年醫院感染的高發科室為內科ICU、神外一科、神外二科,2014年醫院感染的高發科室為外科ICU、內科ICU、血液科。上述科室的患者病情均較重,住院時間較長,侵入性操作多,抗菌藥物使用頻繁[3-4],故應加強其醫院感染管理控制,及時發現感染因素,降低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
2012—2014年醫院感染的高發部位均為下呼吸道,此結果與文獻報道一致[5-6],其次為上呼吸道、表淺切口等。為避免下呼吸道感染,應盡量減少侵入性操作,縮短插管時間,加強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同時病房應定時清潔消毒,加強醫療器械的管理以及消毒滅菌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2012—2014年抗菌藥物使用率分別為21.81%、24.29%、24.67%,均達到了衛生部抗菌藥物使用率<50%的要求[7]。該院抗菌藥物使用多以單一性治療用藥為主,說明對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是有效的,同時還應提高病原微生物的送檢率,借助臨床微生物檢驗指導合理用藥[8]。
[1]王曉青,蓋海云,周寧.2009-2010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與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8): 3809-3811.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管理評價指南[S].北京,2008.
[3]文細毛,任南,吳安華, 等.864例次耐亞胺培南銅綠假單胞菌醫院感染特征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6):2416-2418.
[4]文細毛,任南,吳安華. 2010年全國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感染病例病原分布及其耐藥性[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2,11(1):1-6.
[5]劉桂芝,孫迎娟,陳慶增,等. 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與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43-45.
[6]馮麗,龔瑞娥,劉珍如,等. 2008 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與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0,20(4):599-604.
[7]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S].北京,2012.
[8]孟曙芳,趙文英,黃利鋒. 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5):3132-2134.
(本文編輯:左雙燕)
Prevalence rates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in a hospital from 2012 to 2014
(1 Lanzhou University Second Hospital,Lanzhou 730000, China; 2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anzhou,Lanzhou 730000, China)
2015-11-25
中華醫院感染控制研究基金(ZHYY2015-0043)
張培(1987-),女(漢族),山東省單縣人,實習研究員,主要從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研究。
孟靈E-mail:ml3651990@163.com
R181.3+2
B
1671-9638(2016)08-0621-03
DOI:10.3969/j.issn.1671-9638.2016.0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