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霞(WANG Li-xia),占 健(ZHAN Jian)
(麻城市人民醫院,湖北 麻城 438300)
?
某市鄉鎮衛生院清潔手術圍手術期抗菌藥物應用現狀
王麗霞(WANG Li-xia),占健(ZHAN Jian)
(麻城市人民醫院,湖北 麻城438300)
目的了解某市基層醫院清潔手術圍手術期抗菌藥物應用現狀。方法查閱某市11個鄉鎮衛生院2014年出院的清潔手術患者病歷共685份,記錄患者信息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685例清潔手術患者中,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者484例(70.66%),其中選用第一代頭孢菌素預防感染的僅93例(19.21%)。聯合用藥情況:單一用藥460例(95.04%),二聯用藥18例,三聯用藥6例。手術當天給藥272例(56.20%),術后未再使用抗菌藥物32例。術后0~48 h給藥86例,術后用藥時間>48 h者366例(75.62%),用藥時間最長為9 d。結論基層醫院清潔手術圍手術期普遍存在抗菌藥物應用不合理現象,應采取措施,規范抗菌藥物的使用。
基層醫院; 圍手術期; 抗菌藥物; 合理用藥; 醫院感染
為了解某市鄉鎮衛生院清潔手術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應用情況,為繼續推進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進一步規范外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應用,對該市11所鄉鎮衛生院2014年清潔手術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調查某縣市11個鄉鎮衛生院2014年出院的清潔手術患者病歷共685份。
1.2調查方法查閱2014年所有出院清潔手術患者病歷,記錄患者的住院號、性別、年齡、臨床診斷、手術名稱、手術日期、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包括抗菌藥物名稱、用法用量、給藥時間、療程),并進行統計分析。
1.3病例納入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1)手術前無明確感染因素的病例;(2)手術病種:鄉鎮衛生院開展的6種清潔手術,分別為甲狀腺疾病手術、乳腺疾病手術、疝氣修補術、閉合性骨折手術、血管瘤切除術、下肢靜脈曲張大隱靜脈結扎術。排除標準:(1)術前存在或潛在的消化道、呼吸道或者其他系統感染,屬于治療性用藥病例;(2)病歷信息不全,無法完成數據收集。
1.4抗菌藥物應用情況抗菌藥物主要用于預防手術部位感染,抗菌藥物使用時機以手術前≥1 d、手術當日、術后3個時間段進行統計。
2.1手術種類調查清潔手術病歷685例,其中包括甲狀腺疾病手術112例,乳腺疾病手術65例,腹股溝疝修補術317例,閉合性骨折手術120例,其他清潔手術71例。
2.2圍手術期抗菌藥物應用情況
2.2.1抗菌藥物使用情況685例清潔手術患者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484例(70.66%),201例(29.34%)未使用抗菌藥物。484例使用抗菌藥物的病歷中,選用第一代頭孢菌素預防感染的僅93例(19.21%)。見表1。

表1 某市鄉鎮衛生院清潔手術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情況(例,%)
2.2.2聯合用藥單一用藥460例(95.04%),二聯用藥18例,三聯用藥6例。見表2。二聯用藥主要以青霉素類與頭孢菌素類,青霉素或頭孢菌素類與大環內酯類,頭孢菌素類與氨基糖苷類聯用為主。三聯用藥主要為頭孢菌素、大環內酯類與氨基糖苷類藥物聯用為主。
2.2.3給藥方法和用藥時間圍手術期均采用靜脈滴注給藥預防感染。手術當天給藥272例(56.20%),術后未再使用抗菌藥物32例。術后0~48 h給藥86例,術后用藥時間>48 h者366例(75.62%),用藥時間最長為9 d。見表3。
表2某市鄉鎮衛生院清潔手術圍手術期預防使用抗菌藥物聯合用藥情況(例)

手術種類使用抗菌藥物單一用藥二聯用藥三聯用藥甲狀腺疾病手術939030乳腺疾病手術393810腹股溝疝修補術19118074閉合性骨折手術11811530其他433742合計484460186

表3 某市鄉鎮衛生院清潔手術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用藥時間及療程情況
3.1無指征用藥及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種類的選用不合理本組調查中,I類切口圍手術期患者70.66%預防性應用了抗菌藥物,484例使用抗菌藥物的患者,選用第一代頭孢菌素預防感染的僅93例,其余涉及的抗菌藥物主要有頭孢噻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哌酮、頭孢哌酮/舒巴坦、頭孢他啶、頭孢呋辛、阿莫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奧硝唑等。按照衛辦醫政發[2009]38號文件外科手術抗菌藥物使用相關規定:甲狀腺、乳腺、腹股溝疝、閉合性骨折等清潔手術可以不用抗菌藥物,如需要使用,推薦使用第一代頭孢菌素預防切口感染,氟喹諾酮類除泌尿系統外,不得作為其他系統的外科圍手術期預防用藥,也無需選擇第三代頭孢菌素或者帶酶抑制劑的青霉素類藥物[1]。本次調查結果提示,基層醫院清潔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較不規范,這可能與基層臨床醫生對圍手術期用藥理解錯誤有關,基層臨床醫生普遍認為清潔手術切口不用抗菌藥物容易造成切口感染。而外科手術若不論手術大小、性質、切口有無細菌感染均應用抗菌藥物,極易產生耐藥菌及二重感染[2-3]。
3.2聯合用藥不合理清潔手術一般無需聯用抗菌藥物[4-5]。必要時,可以采用第一代頭孢菌素聯合使用甲硝唑等抗厭氧菌藥物。但本組資料顯示,存在不合理的聯合用藥,如單側腹股溝疝修補術使用了頭孢哌酮聯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噻肟聯合左氧氟沙星等。可能與未掌握病原菌性質和對抗菌藥物作用機制認識不清有關。
3.3給藥時機不合理清潔手術可不使用抗菌藥物預防感染[5]。如患者病情需要使用抗菌藥物,則抗菌藥物的使用應在手術前0.5~2 h,以使切口暴露時抗菌藥物恰在體內達到血藥峰濃度,從而更好地預防切口的感染[6]。本組患者大多在手術當天開始用藥,但仍有110例患者在術前1 d,甚至更前就開始使用了抗菌藥物。
3.4預防應用療程過長外科手術預防性用藥一般用至手術后24 h內停藥,嚴重病例最多用至術后48 h[5]。但此次使用抗菌藥物的484例手術中,366例抗菌藥物的使用時間>48 h,最長達9 d。研究[7]表明,在圍手術期合理應用抗菌藥物可以降低手術部位感染發生率,但與手術開始前一次足量用藥相比,術后連續用藥數日并不能進一步降低手術后的感染率。
綜上所述,此次鄉鎮衛生院清潔手術圍手術期抗菌藥物應用情況調查表明,基層醫療機構用藥存在諸多不足,包括藥物的選擇、用藥時機、聯合用藥,以及用藥療程等方面。上級醫療主管部門應加強鄉鎮衛生院醫生的培訓,組織基層衛生院住院醫生集中授課、學習和考核,規范基層醫療機構臨床醫生清潔手術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用藥行為,從而預防手術部位感染,降低細菌耐藥性的發生。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09]38號[S].北京,2009.
[2]黃凱文, 梁錦詩. 基層醫院Ⅰ類切口圍手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調查分析[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0, 16 (13): 1620-1623.
[3]唐志立, 李勝前, 陳興智, 等. 四川基層醫院Ⅰ類切口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調查分析[J]. 中國藥業, 2013, 22 (10): 76-77.
[4]趙勇. 合理應用時間、濃度依賴性抗菌藥物[J].實用藥物與臨床, 2006, 9 (5): 307-308.
[5]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藥品器材局.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 285號[S].北京,2004.
[6]朱燕, 肖永紅. β內酰胺類/β內酰胺酶抑制劑復方抗菌藥的藥代動力學/藥效學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2, 28 (7): 543-546.
[7]郭秀芹, 趙秀平. 普通外科Ⅰ類切口抗菌藥物預防使用干預及與手術部位感染相關性[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2, 11(5): 348-351.
(本文編輯:左雙燕)
Current status of perioperative antimicrobial application for clean surgery in the township hospital of a cit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Macheng City, Macheng 438300, China)
2015-10-25
王麗霞(1972-),女(漢族),湖北省麻城人,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研究。
王麗霞E-mail 540763487@qq.com
R969.3
B
1671-9638(2016)08-0627-03
DOI:10.3969/j.issn.1671-9638.2016.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