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登生上海杰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互聯網+國土”的信息化應用探討
顧登生
上海杰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link

行業曲線
industry

國土資源部提出“互聯網+國土”的建設理念,一方面可以促進國土資源業務管理模式的改革創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打造陽光透明便捷高效的政府部門形象。本文在提出互聯網+國土資源信息化總體思路的基礎上,就互聯網+國土的信息化應用進行初步探討。
互聯網是信息的平臺,我們隨時都可以從互聯網上獲取需要的信息;互聯網還是一個創新的平臺,實現基于互聯網的應用創新。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提出要落實“互聯網+”行動計劃,要求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
國土資源部結合國務院制定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及《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提出“互聯網+國土”的信息化建設新要求。強化“互聯網+國土”建設理念,應用互聯網技術,創新國土網絡、數據庫、應用系統和安全防護體系建設,提升國土資源管理和服務水平。
運用互聯網+新思維,推動國土信息化應用模式創新,形成與需求緊密結合的國土資源管理信息化應用體系。
充分利用國土信息化建設的現有成果,借助互聯網發展趨勢,結合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實際需求,打造“互聯網+”國土應用服務平臺建設新框架。
全面提升國土資源大數據應用能力,深化“互聯網+”與國土資源行業數據融合的深度,在營造網絡安全環境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為各級國土資源部門、社會公眾提供高效的數據與應用服務。
橫向拓展大數據的衍生能力,借助互聯網優勢,增強大數據挖掘,實現國土資源業務管理的互聯互通,形成網絡化的信息獲取和更新渠道,進一步實現信息的橫向滲透。
創新國土部門服務模式,以國土資源管理、企業以及群眾需求為導向,創新國土部門的服務新模式。
通過云計算平臺,將現有國土資源“一張圖”和“三大平臺”等進行充分整合;在構建安全保障體系的基礎上實現政務內網與政務外網、專網與公網之間的信息流轉,構建“時空國土云”,深化和拓展國土資源信息化應用。
運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實現規劃成果網上公示和宣傳,提升社會公眾和業內專家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制、調整(修改)的參與度,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拓寬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實施管理、執行過程中采集公眾意見建議渠道。
通過政務網站服務平臺和移動服務平臺,建立征地信息以及相關補償信息公開查詢機制,讓社會公眾及時知曉土地征收審批結果以及補償標準;建立公眾反饋及提議機制,提高公眾在土地征收中的參與度,實現征地過程的公開公正透明。
通過政務網站服務平臺和移動服務平臺,實現對基本農田保護區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調整成果的網上公示和上傳,鼓勵村鎮和承包農戶作為責任主體通過移動終端上報責任區范圍內的基本農田現狀;建立激勵監督機制,鼓勵社會公眾隨時隨地利用移動終端拍攝現場照片上傳,及時發現舉報破壞和侵占耕地的行為。
通過互聯網技術,對土地整治項目實現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的監管,實現在線項目申報;公開土地整治項目評審過程,提高項目評提升公眾和業內專家對土地整治規劃方案評審的參與度;鼓勵項目干系人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對土地整治項目在實施和后期管護出現問題“隨時隨地”拍照上傳,加強對土地整治項目實施和后期維護管理。
利用互聯網技術,重構國土資源各項業務管理網上審批監管平臺;打通“批、供、用、補、查”不同環境,實現并聯審批;利用移動互聯網平臺,實現項目信息、審批進度的在線查詢以及短消息提醒服務;實現全業務“地上圖、圖上網、在線批、實時新”的精細化管理模式。
利用大數據技術整合交易數據,建立土地交易數據庫;依托互聯網技術,建立統一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地票和農村綜合產權交易的在線交易平臺;對擬交易地塊價值進行有效預估,動態發布待交易標的物信息,支持在線競價和交易。
基于國土資源大數據平臺以及云服務平臺,按照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要求,遵循統一標準、統一接口、統一支撐的原則,建設不動產產權產籍“一張圖”核心數據庫。通過互聯網及移動終端,實現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互聯網預約、查詢等自助服務,實現申請人預申請、預約現場辦理時間并及時獲取業務辦理進度、查詢不動產權利狀態,自助辦理無房證明等;依靠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不動產登記有關稅、費,支持辦結業務短信提醒;依靠互聯網技術,實現各部門間不動產登記信息的協同共享和按需共享,實現與農業、林業部門不動產審批與登記信息的協同共享,實現與稅務、民政、工商等部門的按需共享,與銀行等企業的不動產權利狀態信息共享。
通過實現移動互聯網技術和北斗定位技術的應用集成,創新執法監察巡查手段;鼓勵社會公眾通過移動互聯網及時上傳相關違規違法行為線索。
基于互聯網實現非涉密的礦產資源儲量、空間區域以及“三率”指標等在線查詢;提供基于互聯網的礦產資源壓覆預查詢服務;基于互聯網實現礦業權年度出讓計劃、礦業權人、中介機構資質與信用、礦業權登記交易信息等在線查詢;建立在線礦業權實地核查和儲量動態監測填報平臺,增強上報數據的實時性,為監督管理工作提供更準確的數據依據。
基于智能感知的物聯網技術的集成應用,建立地質環境監管平臺,實現地災監測數據自動化實時采集、傳輸和處理;基于移動互聯網實現地質環境、地質災害險情、預警預報等信息發布;結合APP鼓勵公眾及時反映地質環境問題等方面的應用。
通過門戶網站、政務APP、政務微信等平臺,對信訪、投訴、行政復議等工作規章制度進行宣傳;建立群眾信訪、投訴、舉報、行政復議等事項網上預約申請辦理機制,實現群眾信訪、投訴、舉報、行政復議等事項在線可查詢、可跟蹤、可督辦、可評價,打造陽光透明、便捷高效的政府部門形象。
數據不完整、更新不及時、部門協作不全、公眾參與不足等一直困擾著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利用“互聯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些不足。但在打造“互聯網+國土”信息化應用時必須充分認識到信息安全問題,首先必須有充分完善的數據脫密處理機制,有效保障國土資源數據信息安全;其次必須先架構強固的信息安全防護體系,有效防御網絡攻擊。這樣我們才能充分利用“互聯網+”,更快的利用和更好的挖掘互聯網的大數據資源,打造出更佳的國土資源信息化產品。
10.3969/j.issn.101- 8972.2016.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