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董銘 金惠真


明星片酬不菲,這原本并不新鮮,但近日再度引發熱議。1.5億人民幣——《如懿傳》主演霍建華和周迅的這一片酬,究竟是什么概念?美劇中成本最高的《權力的游戲》大約600萬美元/集,一季總成本大約6000萬美元,其中演員總片酬大約為2000萬美元左右。也就是說《如懿傳》男女主角的片酬已高于《權力的游戲》一季全體演員總片酬。
“明星制”是好萊塢電影吃遍全球的法寶。早在黃金年代的“大片廠”體制下,從米高梅到派拉蒙,每家公司都有招牌藝人,他們的收入的確是行業內的金字塔頂。但這些藝人更像高級打工仔——或捧或踩都得看老板眼色。自八九十年代起,好萊塢流行“兩千萬俱樂部”之說——湯姆·漢克斯、布拉德·皮特等人的單片片酬達2000萬美元級別,才能算是一線巨星。施瓦辛格拍攝《終結者3》時,甚至高達3000萬。片方之所以愿意給明星“天價合同”,看中的正是他們的“票房號召力”。但假如這些明星主演的影片連續票房不佳,他們會被市場殘酷地被踢出“兩千萬俱樂部”。
查看近兩年的好萊塢明星收入榜,就會發現排名前列的詹妮弗·勞倫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上圖)等人,都是演技獲得公認的奧斯卡“影后”“影帝”。尤其是“小李子”的努力有目共睹,其高收入也算是“拼命”的回報。此外,小羅伯特·唐尼、湯姆·克魯斯等明星都有過沉淪的黑歷史,回到一線后選片更加謹慎;而一些曾手持天價片酬的過氣明星,如金·凱利、梅爾·吉布森等人,如今片酬低得等同新人。
除了天價片酬,好萊塢片方也有給予巨星票房分紅、兼任制片人等許諾。如威爾·史密斯拍攝《絕地戰警2》時,就享有票房20%的提成。但這種好處并非演員獨享,大牌導演、編劇也能在合同上爭取到。彼得·杰克遜拍攝《金剛》、朗·霍華德拍《達芬奇密碼》時,都從票房中獲得不菲收入。
雖然好萊塢拍大片的預算越來越大,但回收風險也不小。把過多的預算挪給明星片酬,完全押寶他們的票房號召力,則容易損失慘重,約翰尼·德普的《獨行俠》就是反面教材。所以為了降低風險,也為了安撫相關行業工會,好萊塢影片會把演員片酬控制在總預算的30%以內,保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導演、編劇、布景、服裝,以及如今最花錢的特效部門,用“硬質量”來吸引觀眾。更何況在美國,電影明星的收入并不是最高的。在福布斯最新一期名人收入排行榜上,詹妮弗·勞倫斯為收入最高的女演員,但她的4600萬美元連前20都排不進,主持人、歌手、體育明星的收入更高。
在韓國演藝界,頂級演員的高片酬問題也時常成為熱議話題。MBC電視臺去年的一檔時事節目中曾曝光,李敏鎬(下圖)、趙仁成、玄彬、裴勇俊等頂級演員的每集片酬高達1億韓元(1萬韓元約合56元人民幣),占電視劇全部制作費20%以上。韓國其他一線演員的片酬普遍在每集5000-6000萬韓元左右,在全部制作費中占比約為15%。韓國東亞藝術大學文化產業系教授成俊基對此表示,影視制作公司要想從電視臺拿到節目播出時間段,就要拿知名度高的影視明星做“招牌”。因此明星要價再高,也得咬牙簽下來,然后縮減其他方面的開支。如此一來,最受波及的就是配角和群眾演員。這也是近幾年常爆出“演員欠薪”風波的原因。
據韓國演員工會發表的“2014年度演員年收入現狀”統計顯示,70.5%的韓國演員年收入在1020萬韓元以下(月收入85萬韓元),而1億韓元以上的僅為6.9%。當時韓國新國家黨議員閔炳柱(音)稱應盡快出臺“演員薪酬上線制”、“電視劇播出后分紅”等機制來完善行業不足,讓演藝圈不再發生“欠薪”、導演自殺等悲劇(金鐘學2012年指導的韓劇《神醫》發生演員欠薪問題,隨后他因涉嫌‘挪用專款罪和‘詐騙罪被起訴。2013年7月,他不堪壓力自殺)。其實在2008年左右,韓國三大電視臺制片人協會曾出臺“演員片酬上線制”,但隨著有線電視臺等頻道井噴、爭相用高價請明星出演,這個機制就不了了之,至今仍未恢復。▲
環球時報2016-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