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威
普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療效及對血脂的影響
吳 威
目的 探討普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療效及對血脂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收治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86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43例。給予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常規對癥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阿司匹林100 mg,1次/d,睡前口服;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普伐他汀20 mg,1次/d,口服。采用自動生化儀測定患者治療前后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載脂蛋白A、載脂蛋白B、脂蛋白a,并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進行評分。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TC、TG、HDL-C、LDL-C、載脂蛋白A、載脂蛋白B、脂蛋白a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TC、TG、LDL-C、載脂蛋白B水平均明顯下降,HDL-C與載脂蛋白A水平明顯上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且研究組各指標較對照組改善更明顯,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普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老年缺血性腦卒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
普伐他?。话⑺酒チ?;老年;缺血性腦卒中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收治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
86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8例,女38例,年齡65~ 81歲,平均(72±6)歲;病程6~72 h,平均(19± 11)h;所有患者經頭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掃描確診,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疾病學術會議中關于腦卒中的診斷標準[2],排除肝腎功能不全、免疫系統障礙、糖尿病、高血壓控制不佳及生活不能自理者。所有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43例。研究組患者中,男24例,女19例,年齡65~81歲,平均(72±7)歲;病程6~72 h,平均(19±10)h。對照組患者中,男24例,女19例,年齡65~80歲,平均(73±5)歲;病程7~72 h,平均(18±11)h。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要求,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給予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常規對癥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阿司匹林(沈陽康芝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3712)100 mg,1次/d,睡前口服;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患者普伐他?。ㄉ虾,F代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0456)20 mg,1次/d,口服。兩組患者均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取清晨空腹靜脈血2 ml,采用自動生化儀測定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載脂蛋白A、載脂蛋白B、脂蛋白a;并根據中國腦卒中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量表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進行評分[3],標準:0~15分為輕型,16~30分為中型,31~45分為重型。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TC、TG、HDL-C、LDL-C、載脂蛋白A、載脂蛋白B、脂蛋白a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TC、TG、LDL-C、載脂蛋白B水平均明顯下降,HDL-C與載脂蛋白A水平明顯上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且研究組各指標較對照組改善更明顯,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TC (mmol/L)TG (mmol/L)HDL-C (mmol/L)LDL-C (mmol/L)對照組 43治療前 6.0±0.8 2.7±0.5 1.1±0.5 4.9±0.8治療后 5.5±0.9* 2.4±0.5* 1.2±0.5* 4.5±0.8*研究組 43治療前 6.0±0.8 2.7±0.5 1.1±0.4 5.0±0.8治療后 4.4±0.9*# 1.9±0.3*#1.8±0.6*# 2.7±0.9*#組別 例數 載脂蛋白A (g/L)載脂蛋白B (g/L)脂蛋白a (ng/dl)對照組 43治療前 1.33±0.19 0.98±0.28 21±15治療后 1.41±0.20* 0.89±0.30* 26±14研究組 43治療前 1.31±0.26 1.02±0.31 21±14治療后 1.59±0.12*# 0.79±0.21*# 31±30
2.2 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治療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變化(分,±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變化(分,±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3 25.04±5.27 18.61±4.92*研究組 43 24.73±5.92 11.54±3.15*#
腦卒中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導致腦組織血液不足的一組疾病,臨床較常見,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是由于腦供血動脈狹窄堵塞使大腦供血不足引起的腦組織壞死,占腦卒中的60%~80%[4],血脂水平增高是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TC、TG、LDL-C升高以及HDL-C降低均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5]。
阿司匹林為非甾體類抗炎藥物,能夠改善腦組織能量代謝、減少自由基生成、抑制興奮性氨基酸的神經毒性,是目前循證醫學證據最豐富、適應證最廣、經濟效益最佳的抗血小板藥物[6],克萊文博士于1956年首次提出阿司匹林可以預防卒中,IST研究表明,在對19 435例48 h腦梗死患者的14 d治療中,均給予每天300 mg阿司匹林,發現14 d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率下降23%,死亡或非致死性腦卒中的發生率下降12%,提示阿司匹林具有神經保護作用[7]。
普伐他汀為膽固醇合成限速酶抑制劑,屬于他汀類藥物,是目前臨床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用藥,他汀類藥物是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的統稱。普伐他汀能通過競爭性抑制膽固醇生物合成初期階段的限速酶HMG-CoA還原酶,以達到減少膽固醇合成的目的;同時它還能夠調節LDL-C受體的表達,刺激細胞表面的LDL-C受體數目增加,促進LDL-C的分解代謝和血液中LDL-C的清除,并抑制其生成,有效降低血脂水平[8-9]。
LDL-C是一種運載膽固醇進入外周組織細胞的脂蛋白顆粒,載脂蛋白 B是其主要載脂蛋白成分,在調節周圍組織中的膽固醇代謝方面起重要作用;HDL-C為血清蛋白之一,載脂蛋白A是其主要載脂蛋白成分,參與膽固醇從外周到肝臟的逆向轉運過程,能保護動脈。脂蛋白a主要在肝臟合成,是腦卒中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獨立危險因子[10]。
本研究中,普伐他汀與阿司匹林聯合用藥治療老年缺血性腦卒中使患者TC、TG、LDL-C、載脂蛋白B水平明顯下降,HDL-C與載脂蛋白A明顯升高,效果顯著優于單獨使用阿司匹林,而且根據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發現,普伐他汀與阿司匹林聯合用藥對神經功能的改善明顯優于單獨使用阿司匹林。
綜上所述,普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老年缺血性腦卒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
[1] 謝紅娟,王育琴,李曉玲,等.阿司匹林聯合活血化瘀類中成藥治療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效果與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國醫藥,2015,10(6):823-827.
[2] 閆海清,岳學靜,李晶.普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老年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及對血脂和認知功能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22(36):4339-4342.
[3] Ying YF,Luo LF.Effects of Pravastatin on Blood Lipid and Plasma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J].China Pharmac,2012,23(8):717-719.
[4]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 2014[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5,48(4):246-257.
[5] 劉志通,王光輝.阿司匹林聯合普伐他汀對腦梗死患者 C-反應蛋白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1,22(1):241-242.
[6] 孫海欣,王文志.從指南到臨床:談阿司匹林在心腦血管疾病一級預防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2,32(5):395-397.
[7] Djelilovic-Vranic J,Alajbegovic A,Zelija-Asimi V,et al.Predilection role diabetes mellitus and dyslipidemia in the onset of ischemic stroke[J].Med Arh,2013,67(2):120-123.
[8] 唐銳先,趙青,王志剛.普伐他汀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病人血脂、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0,31(2):68-71.
[9] 宋玉英.普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應用對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脂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0):326-327.
[10] 諶瑩瑩,梁錦軍,石少波,等.普伐他汀對血脂異常患者調脂治療安全性的Meta分析[J].疑難病雜志,2012,11(5):327-330.
R743.3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8.012腦血管疾病已成為我國三大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原因之一,我國在步入人口老齡化的同時,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也明顯上升。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腦血管疾病,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1],目前有效的治療措施較少,阿司匹林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常規用藥,但單獨使用效果并不理想。為尋找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更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就普伐他汀與阿司匹林聯合用藥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神經內一科,遼寧沈陽 1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