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若麗
綜合護理在肝炎且梅毒陽性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蘇若麗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在肝炎且梅毒陽性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吉林省肝膽病醫(yī)院收治的98例肝炎且梅毒陽性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住院時間先后順序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預后、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28±4)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40±4)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573,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進行治療的肝炎且梅毒陽性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可以明顯改善患者預后,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合護理;肝炎;梅毒;應用價值
肝炎是臨床常見的肝臟急慢性炎癥,是由多種致病因素導致肝臟受損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已成為我國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肝炎無明顯季節(jié)性,多為散發(fā),男性多于女性,好發(fā)于25~60歲人群[1]。梅毒是由蒼白螺旋體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主要傳播途徑是性接觸,約占95%以上[2]。肝炎且梅毒陽性患者如不及時進行治療,會導致器官功能喪失,增加致殘率和致死率,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本研究就綜合護理在肝炎且梅毒陽性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肝炎且梅毒陽性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肝炎且梅毒陽性診斷標準[3]。按照住院時間先后順序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9例,女20例,年齡23~69歲,平均(44.5±2.3)歲;急性肝炎21例,慢性肝炎19例,重型肝炎9例;梅毒1期23例,2期18例,3期8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2例,女17例,年齡 22~70歲,平均(44.2±2.4)歲;急性肝炎18例,慢性肝炎21例,重型肝炎10例;梅毒1期20例,2期22例,3期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要求,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病房管理(確診之日起進行隔離,病房定時消毒通風、保持溫濕度適宜等)、病情觀察(密切觀察患者有無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肝區(qū)疼痛等癥狀,梅毒有無潰瘍、皮疹、瘙癢、陰道分泌物增多、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白斑等)、藥物護理(用藥時嚴密監(jiān)測白細胞數值,梅毒患者應用青霉素時觀察有無寒戰(zhàn)、高熱、頭痛、皮膚潮紅、心悸等癥狀,嚴防吉海反應發(fā)生)等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具體如下:①心理干預。患者由于受肝炎和梅毒雙重折磨,害怕影響家庭、工作、前途,易出現悲觀、焦慮、抑郁、羞愧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多與其溝通,穩(wěn)定不良情緒。臨床實踐證明,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心理治療的保證,可使患者正確對待疾病,積極配合治療[4]。②消毒隔離干預。按照“一人一針一管”和“一人一用一滅菌”原則,因肝炎病毒生存能力較強,患者的各種物品、排泄物、分泌物和嘔吐物應嚴格實行消毒隔離直至肝功能恢復正常;早期梅毒傳染性較強,衣物、生活用品需單獨清洗,進行煮沸消毒,禁止與他人同盆而浴,同時配偶也要進行檢查,必要時接受治療。③并發(fā)癥護理干預。感染:肝炎患者機體免疫力低下時容易并發(fā)感染,因此進行各項醫(yī)療操作時要注意無菌原則,一旦發(fā)現感染應及時給予有效治療,并根據藥物半衰期安排用藥時間;水電解質紊亂:過度利尿和飲食不當是水電解質紊亂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應密切注意觀察患者尿量和飲食情況,一旦發(fā)生電解質紊亂,應及時予以糾正。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預后、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非常滿意:80~100分;滿意:60~79分;不滿意<60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療效判定標準 明顯好轉:患者肝區(qū)疼痛、食欲減退、腹水等肝炎癥狀與硬下疳、腹股溝淋巴腫大等梅毒癥狀均明顯減輕消失;好轉:患者肝炎癥狀與梅毒癥狀有所減輕;惡化:患者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出現并發(fā)癥。總有效率(%)=(明顯好轉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比較[例(%)]
2.2 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28± 4)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40±4)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573,P<0.05)。
2.3 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肝臟疾病是一種常見的危害性極大的疾病,據統計[5],我國肝臟疾病人口數目約為世界人口總數的1/3。肝炎是常見的肝臟疾病,分為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指甲、乙、丙、丁、戊等病毒引起的肝炎,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為全球第九大引起死亡的疾病,是我國發(fā)病數目居法定管理傳染病的第一位[6]。梅毒是一種廣泛流行的性病,依其傳染過程可分為1期梅毒、2期梅毒和3期梅毒[7]。1、2期梅毒稱為早期梅毒,其傳染性較強但是破壞性較小,3期梅毒稱為晚期梅毒,其傳染性較小,但是破壞性較大。肝炎且梅毒陽性會隨著病情的加重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積極有效的早期治療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綜合護理是一種全新護理模式,是從患者的角度出發(fā),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在本組護理中,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拉近了與患者的距離,調動了患者家屬的支持,緩解了患者的精神壓力,樹立了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勇氣;消毒隔離干預可以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患者;并發(fā)癥護理干預可以避免病情的加重,對患者恢復健康具有積極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護理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與有關報道相似[8]。提示對進行治療的肝炎且梅毒陽性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可以明顯改善患者預后,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
[1] 劉小紅,溫彩瓊,段小平.血透患者及時進行傳染性標志物檢查的臨床管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2(35):129-130.
[2] 范春紅.不同性別住院肝炎患者護理需求認知差異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3(11):136-137.
[3] 周家仙,周家鳳,周桂嬌.血源性職業(yè)暴露知識培訓對門診采血室護理人員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4,2(1):225-226.
[4] 趙麗軍.延伸護理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醫(yī)行為及病情的影響[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5,17(3):138-139.
[5] 翟清華.PDCA循環(huán)式護理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19(20):209-210.
[6] 劉佳云.宮頸癌合并梅毒螺旋體抗體陽性患者的臨床分析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5,23(10):217-218.
[7] 郭亞輝.護理實習生接觸梅毒患者的心理行為調查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49(4):136-137.
[8] 周建瓊,于春水.心理綜合護理干預對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不良心理行為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24(14):362-363.
R473.51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8.065
吉林省肝膽病醫(yī)院,吉林長春 13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