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鳳 姜 麗
整體護理對潰瘍性角膜炎患者療效及心理狀態的影響
李秀鳳 姜 麗
目的 探討整體護理對潰瘍性角膜炎患者療效及心理狀態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農安縣人民醫院收治的110例潰瘍性角膜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整體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臨床療效、心理狀態改善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潰瘍性角膜炎患者實施整體護理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護理質量。
整體護理;潰瘍性角膜炎;治療效果;心理狀態
潰瘍性角膜炎為臨床常見眼科疾病,是指由外部細菌或病毒入侵而造成的炎癥,嚴重時可能會造成失明,甚至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1],且患者在疾病困擾下,承受著較大的身體及心理上的雙重壓力,可對治療及恢復效果造成一定影響。本研究就整體護理對潰瘍性角膜炎患者療效及心理狀態的影響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潰瘍性角膜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要求,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1例,女24例,年齡19~67歲,平均(38.4±2.1)歲,病程1~10個月,平均(3.4±0.6)個月;其中細菌性角膜炎42例,病毒性角膜炎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2例,女23例,年齡19~66歲,平均(38.7± 2.3)歲,病程1~9個月,平均(3.6±0.5)個月;其中細菌性角膜炎41例,病毒性角膜炎1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滴眼液聯合氧氟沙星滴眼液進行治療,3次/d,夜間加用紅霉素眼膏1次。同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病情監測、眼部清潔、遵醫用藥、加強巡視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整體護理,具體如下。
1.2.1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對其存在的各項疑問予以耐心解答。同時依照患者心理狀態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向其講解近期治療成功案例,幫助患者建立治愈信心。
1.2.2 眼部護理 向患者講解正確的眼部用藥方法、劑量及時間,對于眼部分泌物較多的患者,采用無菌紗布擦洗,叮囑其不可隨意抹擦。后期康復階段,應采用經消毒處理的毛巾熱敷患者眼部,每次時間保持在15 min左右,每天3~4次。
1.2.3 飲食護理 患者飲食應以優質蛋白類為主,多食新鮮果蔬,禁食刺激性食物,忌煙酒。
1.2.4 健康指導 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確保休息時間充足,并向其簡要介紹疾病發生原因、治療手段及眼部保健注意事項。出院前,叮囑患者按時用藥、定期復查,出現異常情況隨時來院就診。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臨床療效、心理狀態改善情況及護理滿意度。心理狀態改善情況: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估,SAS分界值為50分,SDS分界值為53分,均分數越低,表明患者心理狀態越佳。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非常滿意:90~100分;滿意:80~89分;一般:70~79分;不滿意:<70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療效判定標準[2]顯效:治療后患者眼部癥狀完全消失,且視力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眼部癥狀明顯減輕,且視力水平改善幅度超過 50%;無效:治療后患者眼部癥狀無明顯改善,視力水平同治療前相比改善幅度小于50%。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經治療及護理后顯效35例,有效16例,無效4例,治療有效率為92.7% (51/55);對照組患者經治療及護理后顯效24例,有效19例,無效12例,治療有效率為78.2%(43/55);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前后心理狀態改善情況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 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SAS評分 SDS評分對照組 55 66±7 43±6 68±8 45±7觀察組 55 66±7 36±5 68±8 39±5 t值 2.4585 4.5732 2.5341 4.6327 P值 0.07 0.04 0.07 0.04
2.3 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潰瘍性角膜炎屬于眼部重度炎癥的一種,主要臨床表現為眼部水腫、疼痛、多淚等,若不及時給予有效治療,可引發多種眼部并發癥,嚴重者會直接造成失明,甚至存在必須切除眼部的風險[3]。目前,隨著眼科疾病治療水平不斷上升,潰瘍性角膜炎的治療效果通常較好,但是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由于受較多內在及外在因素影響,如視力障礙、疼痛、臉部外觀、病程等,患者會出現緊張、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其會對患者治療依從性產生一定影響,長期發展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預后[4-6]。因此,加強對潰瘍性角膜炎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意義重大。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臨床中對該類疾病患者的護理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藥物護理上,缺少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且存在著部分心理干預不夠深入、過于籠統,使患者不良情緒進一步加深,影響了治療及康復效果。整體護理是建立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的,更具綜合性和全面性的臨床護理模式。其主要是從心理護理、眼部護理、飲食護理、健康指導等幾個方面入手,幫助患者樹立積極主動的心態,樂觀面對治療;通過加強各項眼部護理工作,確保患者治療后的康復效果;給予患者正確的飲食指導,并詳細向患者講解疾病發生原因及相關知識,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對潰瘍性角膜炎患者實施整體護理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護理質量。
[1] 戴泓.應用硅膠吸痰管及中藥洗液沖洗治療細菌性角膜潰瘍的觀察及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18):2303-2304.
[3] 王學英.真菌性角膜潰瘍綜合治療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8):2308-2310.
[3] 潘虹,趙曉旭,王佳瑩.臨床中真菌性角膜炎的護理[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8(5):518-519.
[4] 王巍麗.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整體護理[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8(3):396-397.
[5] 歷遠.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可引起角膜炎和潰瘍性角膜炎[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2,4(3):189-190.
[6] 牛志梅.時秀潔.探討護理干預對潰瘍性角膜炎治療效果及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33):3749-3750.
R473.77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8.066
農安縣人民醫院,吉林長春 1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