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韓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張朋輝 王偉 青木 ●本報記者 張怡然 ●陳一
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白宮歲月進入最后階段,他把告別舞臺的重要一站留給了東亞——到中國參加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到老撾參加東盟系列峰會。氣候變化、全球經濟、亞太再平衡戰略——在29日的吹風會上,美國官員談論奧巴馬此行的三大優先議題,但在外界聽起來更像是在羅列奧巴馬的政治遺產。而不幸的是,奧巴馬在幾乎所有領域都面臨巨大壓力:他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努力被共和黨人批評為只關注“無關緊要的小事”;他推動的自由貿易協定最近接連受挫,最新的打擊來自法國,奧朗德聲稱歐盟與美國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TTIP)處于談判實際破裂的狀態。中國人更關心的跨太平洋伙伴協定(TPP)同樣陷入僵局。路透社說,美國國內的政治已經將TPP的前景置于危險之中,奧巴馬前政策顧問表示:“如果TPP不能通過,對于奧巴馬的遺產和亞太再平衡戰略來說,這將是一個真正的重大挫折。”
合作共贏,還是霸權對決?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本·羅茲29日舉行吹風會,進一步介紹奧巴馬訪問東亞的行程。此前,白宮宣布了奧巴馬出席G20峰會的消息,之后他還將訪問老撾,并參加美國和東盟領導人會晤及東亞峰會。白宮的聲明說,奧巴馬的中國之行彰顯美國總統重視將G20當做國際經濟合作的首要論壇,及美國堅持亞太再平衡戰略。
這是奧巴馬擔任總統以來的第十一次亞洲之行。羅茲說,奧巴馬在杭州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長達數小時的會談,議題非常廣泛,包括網絡安全問題,雙方會在有共同利益的領域推進合作,并努力彌合一些領域的分歧。
“中美元首會晤會應該是G20峰會期間最重要的一次雙邊會晤”,華盛頓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包道格如此認為。
“到底是對外顯示合作共贏,還是霸權對決,全世界正拭目以待”,韓國紐西斯通訊社30日報道中美元首會談時稱,從官方公布的消息看,中美兩國元首將主要聚焦全球氣候變化、全球核不擴散、雙邊經貿合作等共同利益,并努力消除雙方在一些問題上的分歧。但有分析認為,中美很有可能借此次G20峰會在爭奪世界和亞太地區主導權方面展開激烈競爭。
《華爾街日報》也說,美中元首會談的話題將涉及美中之間的一系列分歧,包括南海的緊張局勢、經濟問題、人權問題和網絡安全問題。
更多的分析注意到奧巴馬行程的一個細節,他在前往中國前,將首先造訪中途島。路透社說,遠離人類侵擾的中途島是一片遼闊的珊瑚礁,那里是鯊魚、信天翁,以及瀕臨滅絕的海龜和海豹的天堂。奧巴馬在這里做一次非同尋常的停留,當然不是為了這里的美景。他希望此舉能提升人們對氣候變化威脅的認識,并表達他要保護夏威夷附近大片海域的決心。路透社說,奧巴馬把中途島列入自己的行程,凸顯氣候變化的承諾面臨無法兌現的窘境。加州大學學者麥考利認為,氣候變化才是真正需要關注的問題。任何在環境變化問題上的進展都將是此次峰會的一個罕見亮點,否則該峰會將被籠罩在全球經濟問題、反全球化的情緒,以及全球安全問題的陰云中。
美國一直有議員嘲諷奧巴馬的氣候政策,認為他只盯著無關緊要的小事,而不是著力于美國的經濟和國防大事。奧巴馬并沒理會這些,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表現出堅定立場。有美國媒體稱,奧巴馬將繞過參議院宣布美國加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華盛頓時報》的報道猜測說,奧巴馬將在同習近平會晤后宣布這一決定。對此,羅茲29日回應稱,宣布美國加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是美國總統的行政權力。他沒有正面回應《華盛頓時報》的說法。
英國廣播公司說,奧巴馬訪中途島一箭雙雕:一方面表達氣候變化對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暗示他重視對太平洋另一側的中國與美國的雙邊關系。盡管他與中國在經濟、安全問題上有許多分歧,但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卻找到共同點。曾在奧巴馬政府擔任氣候事務高級官員的萊特說:“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美中之間在氣候變化和清潔能源合作上的共識,從總體上維護了美中關系的穩定性。”
“G20已經是奧巴馬任期內最值得重視的全球性場合了,因此此行要把氣候變化成績固定下來對他來說很重要”,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3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奧巴馬個人特別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把它當作非常重要的個人政治遺產來看待。
前途不妙的TPP
氣候變化問題當然不是奧巴馬此次亞洲之行的全部。美聯社稱,再有5個月,奧巴馬將結束總統任期。白宮安排的此次亞洲之行,將其作為凸顯奧巴馬政府擴大美國在亞洲影響力七年努力的一個重要時刻,包括奧巴馬推動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自由貿易和與中國達成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氣候協議。
白宮29日的吹風會上,TPP是重點之一。羅茲表示,不批準TPP將傷害美國在亞洲的利益,因為亞洲國家的一些領導人在政治上做出了強硬決定來推動這項協定。羅茲警告,若國會不通過這一貿易協議,美國將在亞洲貿易問題上讓位給中國,并讓中國書寫貿易規則。他說:“世界上的這個地方是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在這里TPP被視作是美國領導力的試金石。我們將從發揮領導作用上向后退,我們將把該地區拱手送給像中國這樣的國家。”
與氣候變化問題相比,TPP前途堪憂。路透社稱,在訪問亞洲期間,奧巴馬將盡力向亞洲國家領導人保證他仍然具有影響力,可以推動美國批準TPP。該協定是奧巴馬調整美國外交政策以轉向亞洲和抗衡中國不斷崛起的經濟和軍事力量的一個更廣泛計劃的經濟支柱。但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說,參議院今年不會就該協定投票,把它推給了下一任總統。共和黨的特朗普和民主黨的希拉里都反對TPP,稱過去的貿易協定使美國流失了很多工作機會。
“奧巴馬任內推動的主要貿易協定正一個個面臨觸礁危機”,韓國《每日經濟》30日稱,目前作為奧巴馬任內最大經濟政策的TPP正面臨無果而終的境地,不僅是美國總統候選人都反對TPP,美國與歐盟的TTIP也因為歐洲集體反對處于談判實際破裂的狀態。
抓緊時間留政治遺產
奧巴馬此行與他以前的所有亞洲之行都不一樣。馬來西亞《星洲日報》說,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三將展開任內最后一次亞洲之行,他將出席杭州G20峰會,之后再首訪老撾參加東盟峰會,希望抓緊時間給自己留下些穩固的政治遺產。白宮透露,奧巴馬在老撾的演說會談及實施超過7年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強調美國推動亞太經濟外交、加強海上安全和救援減災合作的重要性。在越戰期間,美國在老撾發起一場“秘密戰爭”,在該國投下大量炸彈,許多炸彈沒有爆炸,留下一個危險的問題。
“德國之聲”稱,此訪將是奧巴馬卸任前最后一次推進美國外交政策中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以此回應中國經濟和軍事勢力在該地區不斷擴大的影響。德新社30日說,奧巴馬即將最后一次出訪亞洲,因為受到敘利亞、烏克蘭危機以及伊斯蘭國的影響,美國擴大亞太影響力以應對中國崛起的戰略已經不再是首要議題。
由于美國國內政治原因,“亞太再平衡戰略”面臨前途未卜的境地。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的文章稱,2016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的希拉里與共和黨的特朗普兩位候選人,并不經常談到中國,但他們爭論的許多議題卻包含著中國因素。文章說,如果特朗普當選,貿易戰打不打得起來還很難說,美軍與解放軍是絕對打不起來的。特朗普主張美軍撤出亞洲,這樣,“九段線之內就成了中國的內湖;美國的國際義務也必然放棄了,日本、韓國、菲律賓就成了中國和朝鮮刀俎上的魚肉”。
德國N24電視臺評論說,奧巴馬對中國和老撾的訪問,都關系到他任內最為重要的對外政策——亞洲政策,但美國人對他最后幾個月的活動似乎興趣不大。他們更關注美國的未來,兩個總統候選人的較量。實際上,奧巴馬在任期的最后階段也無法再有大的改變。
金燦榮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亞太再平衡戰略是奧巴馬個人非??粗氐恼芜z產,他甚至一直自稱為“太平洋總統”。但這一戰略不是很成功:因為其真實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它并沒有延緩中國的崛起,中國的全球影響力正在穩步擴大;這一做法導致中美兩國的戰略懷疑加深?!?/p>
環球時報201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