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現在來到非洲最高的城市——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晚上10點左右,沿著亞的斯亞貝巴輕軌,你依然能看到熱鬧的人群。去年9月份之前,這種現象你是看不到的。這個農牧業國家,一直以來都遵循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入夜街道上基本就看不到人影,是中國承建、中國運營管理的這條輕軌,改變了埃塞俄比亞人的“生物鐘”。
作為埃塞俄比亞國內乃至東非第一條城市輕軌,亞的斯亞貝巴輕軌是由中國中鐵承建。2014年建造接近尾聲時,埃塞感覺到本國現有人才儲備不足以勝任地鐵的運營工作,因此在國際上招標地鐵管理運營方。最終,由深圳市地鐵集團和中國中鐵組成的聯合體競標成功。
2015年初,我作為深圳地鐵的“先鋒隊員”,來到亞的斯亞貝巴考察輕軌項目。飛機落地,當地給我的第一印象就和中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一樣,雖然是首都,城市很大,但是交通比較擁擠,公共汽車少并且陳舊。當地的公共交通主要依靠巴士,以及當地人稱為“藍驢”的藍白相間的出租車(小型巴士)。高峰時段,公交站排成一兩百米長隊,當地人不急不躁地等著,治安倒是很好。
早晨6點鐘,你就可以和埃塞當地人一起坐上由深鐵運營的亞的斯亞貝巴輕軌。實際上,一年前輕軌剛通車的時候,早晨6點到8點,以及晚上8點到10點,輕軌上幾乎沒有人。隨著城市輕軌的開通,人們的生活習慣改變了,埃塞老百姓逐漸習慣早起工作,晚上甚至也有了夜生活。
當然,這些變化是有跡可循的。2015年9月到今年8月,是深鐵運營埃塞輕軌的第一個年頭。剛接觸埃塞人的時候發現,他們基本上對軌道交通了解不多,缺乏鐵路專業人才。而這一年,我們教會他們駕駛輕軌列車以及初步運營管理工作,已有130多名當地的地鐵司機通過考核。
除了技術培訓,我們也對工資制度提出改革建議。當地“大鍋飯”制度實行已久。我們引進了深鐵績效工資考核制度,得到埃塞政府認可。
工作之外,我們也要普及輕軌安全性知識。埃塞軌道交通基本等于零,在這個國家,毛驢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從毛驢時代走向城軌時代,跨度是很大的。這里還經常性出現全城停電、行人穿越道口,我們早晨開門運營,多次發現夜間流浪漢躺在軌道上睡覺,稍微不注意,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所以,最初輕軌列車運行的速度非常慢。為此,我們經常深入學校、居民社區,宣講輕軌知識,運營一段時間之后,當地人才對輕軌慢慢習慣。
我們運營亞的斯亞貝巴輕軌的時間是41個月,期滿后該項目將移交給當地。目前,深鐵是國內第一家輸出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的企業。當然,頭一個螃蟹確實很不好吃。作為運營者,我最深刻的體會是,管理承包商和建設承包商性質不一樣,管理承包商在不知不覺中可能就參與了當地社會的管理。在一個相對成熟的社會,軌道交通必須配備成套法律法規,但埃塞當地都是空白的。我們參照深圳城市軌道交通法規,結合當地實際,起草《埃塞軌道交通管理條例》建議稿,得到埃塞政府認可。
當然,輕軌的開通也帶來沿線的商機,對于想進入埃塞尋找商機的企業來說,當地有一些事項需要特別注意。此前,我們和埃塞俄比亞人談判期間,正談著,當地人就開始祈禱了。對此,我們不能大驚小怪,要尊重當地民眾的宗教信仰。這個國家的民眾民族自尊心超強,不要批評他們沒有時間觀念、懶散之類,入鄉隨俗循循善誘可能效果更好。▲
(口述者為深圳市地鐵集團埃塞俄比亞有限責任公司、亞的斯亞貝巴輕軌公司總經理高爽,文章由本報記者楊沙沙采訪整理)
環球時報201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