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 沙赫拉特·努雷舍夫
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將于9月1日至5日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并以嘉賓國元首身份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其間,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簽署《光明大道》與《絲綢之路經濟帶》規劃綱要對接的合作計劃。
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于2014年11月宣布的《光明大道》新經濟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規劃相契合。兩個戰略規劃都注重發展交通運輸潛力,為經濟貿易和投資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創建有利的條件,并從整體上相互和諧補充。
地處歐亞大陸心臟地帶,哈薩克斯坦具備一系列投資便利條件。
首先,國家內部政治穩定、經濟不斷增長。自獨立以來哈薩克斯坦形成了有效的國家管理體系,社會經濟呈穩定發展態勢。
其次,哈薩克斯坦已通過了國家引進投資計劃,對稅制進行了簡化,在后蘇聯時代創造了最有利投資的環境。哈薩克斯坦為引進外資建立了最惠國待遇制度。在所有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中,哈薩克斯坦建立了最好的投資條件。哈薩克斯坦在總統的領導下成立了外國投資者理事會,通過了吸引外資國家計劃,不斷完善國家法律和國際法律根據,拓寬投資特惠范圍,按照《保護投資者》指標哈薩克斯坦在世界186個國家中位居第10。
再次,哈薩克斯坦已啟動交通資金的改造的大規模計劃,囊括所有交通運輸工具。預計到2020年實現總投資額為400億美元的項目。近年投入運營的國際公路走廊《西歐-中國西部》段,以及《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波斯灣》鐵路可能成為絲綢之路現代路線的組成部分。
中哈之間近年來累積的高度政治互信,是哈薩克斯坦對接“一帶一路”的根本前提。中國是哈薩克斯坦的好鄰邦,也是首個承認哈薩克斯坦獨立的國家之一。在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的務實外交、睦鄰友好政策中,與中國友好往來始終占據特殊位置。2015年8月,兩國元首關于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新階段的聯合宣言,正是雙邊關系水平的標志。
這種高度互信表現在,1992年建交以來,中哈兩國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平等的原則上,在很多領域展開合作:中方對哈競選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予以大力支持、中方擔任亞信會議輪值主席國、積極參與世界傳統宗教和領袖大會、邀請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出席杭州G20峰會。不僅如此,中國還在提供安全保障、解決邊界問題、聯合利用跨界河流水資源、關閉羅布泊核試驗場、開展能源合作、落實跨境運輸領域大型項目、放開哈薩克斯坦農產品進口等方面給予哈方大力支持。
實踐證明,在世界能源價格下滑和經濟蕭條的情況下,區域一體化仍然是保障地區、國家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合組織、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可能成為跨國合作的優先方向,為經濟貿易和投資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新的契機。我相信,中哈播下的種子發芽后,將為人類持久和平發展、構建普遍平等公平的社會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