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婷
奇虎360的2016能否一路光明
文 | 王婷

360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奇酷CEO周鴻祎
若論美好程度,2016年春天在奇虎360十一年的發展史中肯定能排到前三名:不僅奇虎360歷時十個月的私有化進程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其一貫的強敵百度因“魏則西事件”深陷競價排名泥潭,很是讓360搜索業務揚眉吐氣了一把;N4手機也于5月9日高調發布。頗有霸道總裁范的周鴻祎應該會笑得合不攏嘴。
奇虎360創立于2009年9月,創立使命是利用互聯網安全技術,依托于大數據和云計算,為中國數以億計的用戶提供既有極致體驗的軟硬件產品,守護兒童、家居、出行和數據安全,給每個人以安全感。也是很有情懷的一家公司。360的創立趕上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高潮時期,網絡安全軟件市場長期被國外市場壟斷,國內只有瑞星和金山堪堪可以分一杯羹。剛成立的奇虎360卻絲毫沒有作為后輩的怯場感,而是以一種“過五關、斬六將”的精神一路拼殺,讓人不禁感慨“后生可畏”。2006年8月,360安全衛士發起公投“惡意軟件”的活動,號召網民針對業界爭論不休的“問題軟件”進行公開投票;乘此之風,在稍后的兩個月時間內360發起反流氓軟件運動,引發轟動,各大權威媒體都對此進行了持續關注和跟蹤報道,其中就包括CCTV的《新聞聯播》《午間30分》《新聞調查》等電視欄目,甚至連官方都非常重視,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產部紛紛介入。2006年12月,36安全衛士趁勢推出綠色軟件下載平臺,承諾給廣大網民一個無捆綁、無惡意軟件的綠色軟件綠色軟件下載平臺。經此一役,360功成名就、風光無限。
奇虎360以安全科技領域發家,依靠360安全衛士、免費殺毒軟件迅速積攢了超高人氣,并陸續延伸產品線,最終坐上了國內互聯網安全領域的頭把交椅。先后發布了安全衛士、免費殺毒軟件、軟件管家、團購開放平臺、安全桌面、安全瀏覽器、360壓縮、口信手機即時兩天客戶端、“好搜”獨立搜索品牌、360云等軟件產品和隨身WIFI、兒童衛士手環、路由器、行車記錄儀、安全插線板、超級充電器、智能攝像機、奇酷手機等硬件產品;還與光纖傳媒成立合資公司,專注以電影為主的互聯網視頻業務;與華遠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打造國內首個智慧社區;與國藥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醫藥銷售電商平臺。業務范圍逐步擴展。
奇虎360的野心,當然不是僅僅成為互聯網安全領域的中國頭名就會滿足的。360鋒芒畢露的風格與創始人周鴻祎的行事風格脫不開干系。周鴻祎個性鋒利,敢說敢做,以致在互聯網領域以“好斗”聞名,和李彥宏、馬云、丁磊、馬化騰等網聯網巨頭都掐過架;與之相對,奇虎360自然也是“遇神殺神、遇佛殺佛”,掐架對象不分中外,囊括了BAT三巨頭、瑞星、金山、卡巴斯基等。特別是2008年7月奇虎360高調發布以“永久免費”為噱頭的殺毒軟件之后,360每年都要卷入幾場口水仗之中,被一些網民諷刺為“流氓公司”。360與其他公司因殺毒軟件的罵賬到2010年11月全面升級,11月3日騰訊發布《致QQ用戶的一封信》,號召用戶在QQ和360之間二選一,這場對戰被稱為3Q大戰;11月9日,金山、百度、搜狗、傲游和可牛這物價公司聯合宣布,旗下的客戶端軟件將不再兼容360系列軟件,盡管搜狗CEO王小川并未到場,且隨后側面否認參與此項計劃,依然不影響這起事件成為中國互聯網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不兼容事件;事件還驚動了國家層面,最終在工信部和公安部都出來勸架的情況下,奇虎360與騰訊QQ達成和解,全線兼容。
2011年3月30日奇虎360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交易,總計獲得40倍超額IPO認購,為2011年中國企業在美國最成功的IPO交易之一,一時風光無限。從2011年到2014年,美國資本市場對奇虎也非常看好,上市首日收盤價報34美元,較發行價大漲134.48%,市值接近40億美元;到2014年每股124美元,達到最高峰。可惜好景不長,在峰值后不久360股價開始下滑,2015年上半年近乎腰斬。美國資本市場對360的逐漸冷淡,或許與360在移動互聯時代一直慢半拍、跟不上發展潮流有關系。然而經歷了烈火烹油一般的熱切之后,這種冷遇對360來說更加難受,尤其周鴻祎并不是個能忍受委屈的人。2015年6月17日,奇虎宣布董事會收到周鴻祎一份不具有約束力的私有化提案,周鴻祎稱私有化戰略是“反復考慮當前全球及中國資本市場環境后作出的主動戰略選擇”,并不無委屈地稱:“360目前80億美元的市值,并未充分體現360的公司價值”。可見第五年股價的大跌對360自信心的打擊有多大。

不光有股價下跌、市值縮水的問題,2015年對奇虎360而言確實難熬。先是6月份,曾高調宣布與奇虎360合作開發手機的酷派公司“劈腿”樂視,僅持續了半年左右的蜜月期被迫中止,感覺背后“被捅了刀子”的奇虎360發狠向酷派索要94億元高價的“分手費”,雙方鬧得很不愉快,不歡而散。之后的11月,于去年12月份才共同出資設立專注互聯網視頻業務的先看網絡的奇虎360和光線傳媒宣布分手,合作關系維持不到一年,此次分手原因不明,分手過程比較平和,沒有伴隨奇虎360擅長的掐架。
雖然在名聲上奇虎360和BAT一樣響亮,但說到實力,360與BAT巨頭的差距則著實不小。縱覽2016年4月中概股互聯網巨頭的市值,阿里巴巴以1980億美元遙遙領先,百度為666億美元,連一直虧損的京東也達到366億美元,反觀奇虎360的93億美元,就多少能明白和理解周鴻祎在私有化提案中的委屈感了。在過去兩年,奇虎雖然也在進行多元化布局,但在移動端總是慢半拍,嚴重制約了發展進程,顯得瞻前顧后,毫無掐架時的勇猛、決斷。然而互聯網實在太燒錢,財小氣短的奇虎就有跟不上節奏之感:2014年,阿里巴巴在投資并購領域豪擲170億美元,騰訊70億美元,百度15億美元,小米還投資了32億美元,而奇虎只有7億美元,明顯不是一個量級;到2015年,阿里巴巴繼續領跑,投資了一百多家、總金額共計1020億元,騰訊投資66家、共計620億元,百度投資24家、共計74億元,而奇虎則只有8億元。
等時間轉盤轉到2016年時,奇虎360的發展突然柳暗花明起來。私有化進程明顯加快,先是3月30日奇虎私有化協議獲得股東批準,確定私有化財團將花費93億美元收購奇虎在外發行的普通股;后4月26日該私有化項目得到國家發改委通過,進入公示階段。中國的資本市場對奇虎私有化表現瘋狂,各路資金在周鴻祎公布私有化要約之后開始爭奪奇虎360有限的私有化額度,這種瘋狂來自對奇虎上市后通過高市盈率來套利的期待。去年,中金分析稱A股上市的奇虎市值將高達3800億元(約613億美元),市值擴大近七倍。更有投行人士認為,如果按照樂視約190倍的市盈率估算,奇虎的估值應該超過6000億元。屆時,奇虎財力的緊縮將有所緩解,其已布局的各項業務也將順勢快速發展。

360辦公室
“五一”期間,因“魏則西事件”的持續發酵,百度深陷競價排名泥潭,股價在5月2日和5月3日兩天內合計大跌10.28%,市值縮水近70億美元(約合450億元)。5月3日,奇虎360就宣布下線所有的消費者醫療商業推廣業務,也就是說下架全部針對消費者的醫療廣告;5月4日又推出國內搜索引擎行業的第一份醫療機構“白名單”,白名單里的醫療機構基本剔除投訴較多、有外包科室的公立三甲醫院、二甲醫院,同時宣稱隨后將鼓勵網民舉報黑心醫院,而黑心醫院將被自動標注。雖然此舉被部分網友指為“落井下石”,有對百度補刀的嫌疑;但還是贏得了廣大網友的信賴,稱其放棄醫療行業高額的廣告利潤已屬不易。
盡管一時春風無限,但奇虎360能否“好風憑借力”地就地騰飛,還要看其是不是能實現五億用戶的有效遷移,以更多樣化的平臺去收獲真金白銀。而這是決定著奇虎360成為下一個BAT巨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