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Steffi
干凈么:餐飲業一條全新的賽道
文 | Steffi

劉鵬 干凈么創始人
互聯網的發展逐步改變著大家的生活方式,網絡訂餐、團購、微信點菜等互聯網項目做的風生水起,打開手機就能看到各種令人垂涎的美食,動動手指就能享受到優惠和便捷。生活質量提高的同時,用戶關注點也發生變化,過去對價格因素一直比較敏感的人們現在最擔心的是食品安全,尤其是無照經營、非法添加、環境臟亂差等問題不斷被曝光后,“干凈么”已經成為人們就餐選擇的重要標準。
1.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近幾年,各種食品安全“門”不斷考驗著消費者的承受力,這一扇扇“門”的開啟,讓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產生了擔憂。前幾年,我國餐飲行業野蠻生長,求量不求質,行業危機加重。
近日,外賣平臺“餓了么”被央視315爆出食品安全問題,美團外賣全國業務負責人沈鵬宣布離職創業。
去年,深圳市市場稽查局食品稽查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前期的摸排和現場執法檢查,發現“餓了么”“美團外賣”“大眾點評”“淘點點(口碑外賣)”4個網絡平臺,不僅存在未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就入網經營的商戶,還存在假冒《營業執照》入網經營的商戶,4個網絡平臺未履行審查的義務。該4家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以“為提升業績涉嫌未履行法定的許可審查的義務”,被食品稽查處立案調查。
同時,上海市消保委組織志愿者對“餓了么”、“美團外賣”等9家平臺上共計100家餐廳進行訂餐消費體驗,100家餐廳中,僅39家餐廳在平臺上公示可辨識的營業執照和餐飲服務許可證等資質證明圖片,僅有19家餐廳的證照信息與入網餐廳的經營主體相符,外賣巨無霸“餓了么”證照符合率為0%。
2.價格戰的陷阱。
目前,我國餐飲業的最大挑戰:“價格戰”導致行業惡性競爭。營業額的增加是靠補貼打折而不是品質的提升,當消費者無法鑒別、商家無法自證時,餐飲行業只能陷入價格戰。外賣、團購平臺的流量思維更進一步的把商家拖入價格戰的泥潭,補貼有量沒利潤、不補貼沒量沒利潤。價格戰會助長不正之風,擾亂市場秩序。
3.嚴格執法,社會共治。
史上最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自2015年10月1日實施,餐飲違法經營的打擊力度很大,包括對網絡食品交易進行明確管理及違規處罰措施。食品安全要社會共治,政府和媒體發布信息屬于單向傳播,移動互聯網加大衛生監管的盲區。政府嚴格執法,獨立第三方參與,政府、媒體、商家與市民互動,有效快速治理食品安全問題,良幣驅逐劣幣。
4.消費升級、供給側改革。
食品安全分為三級,中國的現狀屬于搟面杖:中間粗、兩頭細。如今各種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地溝油、蘇丹紅、吊白塊、塑化劑、三聚氰胺……導致消費者盲目恐慌,質量的不透明、價格的不對等導致消費者盲目崇拜進口產品。除了價格、服務、環境,消費者無從獲得專業的、獨立的質量信息。消費升級、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就是好與壞的有效區分。好壞不能分,如何升級?
現在,人們對于網購和網上訂餐的依賴度大,質量參差不齊,很多消費者不知道分辨質量。網絡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個案,有上升之勢。市民關注網絡食品安全,政府加強網絡食品監管。
5.如何擺脫行業的惡性循環?
從商家角度,價格戰陷入惡性循環。不是餐飲人不知道餐飲行業的水有多深,無底線的低價競爭,擾亂正常的行業秩序。外賣平臺補貼消費者的同時,不斷壓榨商家合理的利潤空間,“你不做,別人做”。低價格無法保證合理利潤,無底線的偷工減料、非法添加自然杜絕不了。法是“懲惡”的,卻無力“揚善”。楊善懲惡是社會發展的兩條腿,缺一不可。
6.市場需要獨立的第三方。
政府正在積極創新監管思路,從政府檢測,逐步發展到眾多社會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政府采信的方式。這是應對電子商務交易客體眾多、時效性高、峰值波動大、橫跨農村和城市等特征,提高監管效率的積極嘗試。國十八條力挺:發揮第三方檢測機構作用,保障商品質量和服務等措施,為線上線下互動企業創新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為健全現代市場體系提供了保障。

1.尋找餐飲行業的軟肋。
劉鵬為什么要做“干凈么”? 他說:“開餐館時,作為餐廳老板,一直有一個困惑,自己花很多錢裝修廚房、努力保證廚房衛生、好菜、好肉、好油、好干凈。可誰知道?誰信?誰能為我證明?熬半天的骨頭湯抵不住人家一滴香?!?/p>
如今,消費者恐慌,餐廳困惑。對于消費者:不想知道哪個不干凈,只想知道哪個干凈。
“干凈么”解決了餐廳老板和消費者的困惑,幫消費者選擇干凈的靠譜的餐廳。

北京、上海、深圳、武漢共11372家幼兒園學校食品安全評價表
2. 如何消除消費者的顧慮?
現在,消費者對干凈的認知誤區多、顧慮多。誤區就需要專業人士多科普、多傳播。顧慮就需要商家數據說話,數據從哪里來?就要從科學的檢驗標準、精確的檢測設備來。重資質、輕監管的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了,未來一定屬于輕資質、重過程、全透明的模式。
3.如何提升食品安全?
靠情懷?靠不住??孔杂X?做不到。
只能靠科學的標準、有效的檢驗以及精確的檢測手段。在過程中發現問題,在改進中降低風險。讓商家和消費者感知到的安全才是真的安全。比如說深圳的“任一碗”,老板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甚至到了偏執的程度,可還是需要不斷努力完善自己,為了給消費者吃上一碗健康的面,控制自己過程可控合法的前提下還對供應商的食材進行嚴格的檢測。抽檢了面條還不行,還要檢測面粉、淀粉,通過檢測來發現非法添加和保證面條品質。
4.如何消除餐廳顧慮?
餐飲企業的品控大部分是為了防查、防臥底。就算作的好也不敢聲張,因為槍打出頭鳥。媒體喜歡標題黨,讀者喜歡看標題不看內容。一次不公正的黑文都有可能導致一個企業倒閉。
和合谷被媒體抹黑的新聞出來之后,在餐飲行業引起了巨大的震動,餐飲老板誠惶誠恐,餐飲行業經營如履薄冰、媒體臥底無處不在。因為我們干凈么是專門幫助企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的企業,不少餐飲老板向我們咨詢:和合谷都是我們學習的標桿、中餐的驕傲,管理這么好都被黑,我們該怎么辦?沒有完美的餐廳,有問題不可怕,就怕被冤。干凈么:獨立如是,專業客觀,還原真相。
2016年4月27日,劉鵬醞釀了8年的項目“干凈么”上線了,這是一款隨時隨地查看餐廳衛生信息和神秘顧客點評的獨立如實、不參與交易的第三方平臺?!案蓛裘础本烤谷绾螏椭藗冞x擇干凈的?
1.“干凈么”是什么?
干凈么是一個不參與交易環節的獨立如實的第三方監控平臺,以互聯網+第三方的全新模式助力中國食品安全的改善。
干凈么希望通過合理的質量監控體系、科學的檢驗檢測方法,幫助商家逐步提高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降低風險。
對消費者:干凈么幫您選擇干凈的,引導消費回歸價值選擇;對商家:干凈么幫您證明干凈的,建立良幣驅逐劣幣的良性市場環境.
2. 獨特的商業模式。
“干凈么”做餐飲行業的第三方,放棄交易,只做如實。這是改善食品安全的全新模式,市場中沒有同類,“干凈么”是唯一一家做O2O忘記閉環系統,只做一個裁判的第三方獨立平臺,對餐廳、消費者、干凈么三方都有利,形成良性循環發展、弘揚社會正能量。
“干凈么”改善餐飲食品安全,有三個第一:第一個跳出戰場當裁判的O2O項目,第一個以衛生為切入口的O2O平臺,第一個不參與交易環節的獨立第三方。
餐飲行業惡性競爭,惡性循環,“干凈么”正在打破這一行業怪圈。“干凈么”的理念:放棄交易環節、忘掉閉環,專心做一個高信譽度的獨立第三方監督平臺。干凈么開辟了一條O2O頂級新賽道。如今,每個O2O賽道都競爭激烈,只有“干凈么”不去場內廝殺,跳出來做獨立的第三方裁判,以“食品衛生”這個剛需為入口,打造一個全新O2O平臺。

3.食品安全產業鏈長、風險點多,防不勝防。
海底撈老板剛說過一句話:海底撈最具可能的兩種死法:一種是管理出問題,如果發生,死亡過程可能持續數月乃至上年;第二種是食品安全出問題,一旦發生,海底撈可能明天就會關門,生死攸關。
在干凈么這里:一切都有漏洞,一切雞蛋都有縫,鉆不進去那是因為你不夠小。只要有動作就有風險,風險不是有無、而是大小。科學的認知、不斷的努力、持續的改進、有效的第三方監管降低風險發生概率。
4.模塊化檢驗。
干凈么的模塊化檢驗體系高效、精準、接地氣。適合各種規模和管理水平的餐廳。讓質量體系不再成為負擔而是有用的工具。
5.快速檢測。
“干凈么”快檢技術: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可以走到田間田埂上,為出口果蔬生產基地、農場進行安全把關,對種植的新鮮果蔬進行快速檢測,及時公布檢測結果并篩選出不合格產品??梢钥焖僮R別食品中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等有毒、有害殘留物質超標的問題,可以滿足食品安全綜合示范區果蔬和食品的現場品控及檢測需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靈活、快捷、實用、有效。

劉鵬談及創業歷程,強調項目的難以復制。他說:“現在只想做價值,做好用戶體驗,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不燒錢。在信譽度高的行業,比的不是營業額、不是規模,比的是誰的信譽最高。”干凈么團隊有著堅強的信念、豐富的經驗,團隊的團結與智慧、勤奮、敬業,才是后來者的“進入壁壘”。
創業成功的不多,失敗比比皆是。“干凈么”成功,關鍵有四大要素:市場足夠大;痛點特別痛;解決特別難;有解決辦法。
劉鵬和他的團隊將一直保持“市場監督的獨立性”,讓餐飲商家形成良性發展的商業生態圈,像米其林餐廳一樣,發布一個餐廳干凈好評,馬上就為餐廳帶來客流量,引流+引留才是王道。未來餐飲行業的發展,提升行業能力需要利潤引導。“干凈么”用利潤引導大家做好食品安全,當食品安全成為餐廳提升的門檻,利潤就有可靠的保障,餐飲行業就有持久優化的動力源,成為全社會最放心的也是最有前途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