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彥寧
?
心腦血管藥物不良反應200例分析及合理用藥對策
薛彥寧
目的通過分析心腦血管藥物不良反應,探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合理用藥對策。方法選取2012~2014年我院心腦血管疾病用藥發生不良反應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運用數據挖掘方法,分析不良反應的類別與藥物品種之間的關聯,探討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提出優化心腦血管用藥的對策。結果肝功能異常、腎功能損傷和呼吸系統異常是心腦血管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多種藥物合用更容易引發不良反應。藥物本身缺乏靶向性和醫生選用不合適的藥物治療是主要的誘因。結論心腦血管藥物引發不良反應比較普遍,肝腎功能損傷和呼吸系統異常最常見;引發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是藥物治療缺乏靶向性,合理用藥、用藥個體化和增加藥物治療的靶向性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心腦血管;藥物;不良反應;合理用藥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rdiovascular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order to explore countermeasures for rational use of drugs.Methods 200 cases of cardiovascular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2012 and 2014 were chosen as research objects.Data mining algorithm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ategories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actions and drug varieties. The adverse reactions causes were investigated,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optim izing cardiovascular medication were put forward. Results The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to cardiovascular drugs included liver dysfunction,renal function damage,and respiratory abnormalities.Themixed usage of drugs could more easily cause adverse reactions.Themain reasonswere the lack of drug targeting and the improper selection of drugs by doctors.Conclusion Cardiovascular drugs can cause adverse reactions in which liver and renal function damage and respiratory abnormalities are themost common.Themain reason is the lack of drug targeting.Rational use of drugs,individualized drug use,and increasing drug targeting ar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words]cardiovascular;drug;adverse reaction;rational drug use
心腦血管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最常見的疾病類型,其致殘率、死亡率、復發率較高,并發癥較多,且發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1]。根據WHO的調查報告,心腦血管疾病約占全球疾病總死亡原因的30%,而在中國,這個比率高達35%,每年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超過300萬人,幸存患者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勞動能力喪失、多臟器病變,其中有40%左右的殘疾人[2]。因此,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對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整個社會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臨床資料顯示,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種類繁多、個體用藥反應差異很大[3-4]。為了防止或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了解這些不良反應及其發生的原因很有必要。筆者選取我院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用藥不良反應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防治對策。
1.1資料來源回顧性分析2012~2014年我院心腦血管疾病用藥不良反應2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主要包含患者藥物處方、用藥后不良反應描述、不良反應原因分析等。排除合并其他嚴重非心腦血管疾病、合并使用非心腦血管疾病藥物治療的患者?;颊吣挲g35~75(53.0±7.5)歲;病程0.5~4.5(2.4± 1.5)年。其中女性113例,男性87例。
1.2方法以200例不良反應的臨床用藥記錄為依據,分析不良反應的類型分布等特點。運用數據挖掘技術中的Apriori關聯的計算方法,找出不良反應的發生與藥品應用之間的關系。為了使數據質量符合本次統計分析技術,在進行數據挖掘算法前,對所有的臨床數據進行預處理,采用維規約、特征子集選擇的方式,由統計程序自動排除與關聯性計算無關的數據,為數據挖掘的關聯性分析提供干凈、準確的數據,提高結果的準確性和可信性[5]。
首先建立2012~2014年心腦血管疾病用藥不良反應與用藥品種的數據庫,將用藥品種支持度≥0.01的不良反應現象之間建立交叉列聯表,利用Clementine11.1軟件[5],對所采集的交叉列聯表數據分別進行藥品不良反應與用藥品種的關聯分析,得出各項支持度的結果。支持度指使用某種藥品所發生的不良反應次數與不良反應總次數的百分比。關聯算法的目的是找出那些可信的具有代表性的規則,一般指具有較大的支持度和置信度,關聯規則挖掘是為了發現大量數據庫中各項之間的關聯關系程度。
2.1不良反應分類統計分析將200例在用藥過程中出現的所有不良反應進行統計分析,找出出現頻率較高的不良反應現象,當患者出現≥2種的不良反應時,按類別單獨統計。結果顯示,肝、腎功能異常和呼吸困難構成比較高,是常見的不良反應。見表1。

表1 200例不良反應分類統計分析[n(%)]
2.2引發不良反應的藥品支持度分析采用數據挖掘中Apriori關聯規則算法,用Hash數進行支持度計數,對2012~2014年引發不良反應的藥品支持度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特拉唑嗪、纈沙坦、尼莫地平、辛伐他汀等藥物容易引發不良反應。見表2。
2.3發生不良反應患者的用藥種類分析患者同時用藥種類數越多,不良反應發生例數也增多。見表3。

表2 2012~2014年引發不良反應的藥品支持度情況(%)

表3 2012~2014年發生不良反應患者的用藥種類[n9%)]
心腦血管疾病是危害人類生命健康最重要和最普遍的疾病種類之一。盡管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種類很多,但由于缺乏組織特異性和病變部位的靶向性,使得臨床用藥時藥物用量大,常常引發不良反應的發生[6]。從本研究結果看,心腦血管疾病藥物不良反應的種類多樣,包括肝功能異常、腎功能損傷、呼吸困難、心律失常、胃腸道出血、心臟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等,而且患者之間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差異較大。分析藥物不良反應與所用藥品之間的關聯,發現一些常用的容易引發不良反應的藥物,如尼莫地平、辛伐他汀、特拉唑嗪等。這些藥品分屬于不同的抗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種類,治療疾病的藥理作用機制也不相同。同時,分析聯合用藥與患者發生不良反應之間的關聯性發現,隨著用藥種類的增加,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藥物引發的不良反應情況較為復雜,合理用藥對于患者的治療十分關鍵。
藥物不良反應是指患者按照正確的劑量、服藥方式服藥后,出現的治療之外的軀體及心理副反應、毒性反應、變態反應等??梢允穷A期的毒副反應,也可以是無法預期的過敏性或特異性反應。本研究對200例心腦血管病藥物不良反應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心腦血管疾病藥物不良反應較常表現為:肝腎功能異常、呼吸系統異常。不同類型的心腦血管疾病藥物引發不良反應的概率差異較大,患者同時合并用藥種類越多,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越大,顯示心腦血管疾病藥物的不良反應存在一定的規律。個體遺傳的差異可導致不同患者對同樣的藥物反應不同,因此,越來越多的專家提倡個體化用藥[7]。隨著心腦血管疾病治療方法的不斷發展,個體化治療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個體化治療研究的重點不再是疾病的內在分子機制,而是個體遺傳差異對藥物反應的不同作用[8]。此外,發展靶向的藥物載體,也是減少心腦血管疾病不良反應的一種途徑。通過特異性地將藥物導入心腦血管病變部位,將大大提高病灶的藥物濃度,減少其他部位的血藥濃度,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目前常見的具有靶向性的藥物載體有脂質體、乳劑、微球、固體納米粒等,這些微粒進入血液循環后,可以選擇性集中于肝臟、脾臟、淋巴組織等,定向發揮作用。特別是脂質體,其可以被動靶向心肌缺血組織尤其是梗死的心肌,而當大腦缺血或者大腦受損傷時,脂質體通過血腦屏障會變得更加容易[9-10]。
綜上所述,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治療,應充分考慮患者的個體差異,且在治療過程中,應密切關注患者出現的各種不良反應,及時給予相應的對癥處理,并經常進行肝腎、心肺功能的監測,保證用藥的安全性。
[1]董斌,周瑩霞,趙列賓,等.城市居民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發病及控制狀況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31(4): 484-487.
[2]師曉華.調情志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性[J].光明中醫, 2014(10):2156-2157.
[3]陳倩茹.依娜普利葉酸片、辛伐他汀藥物療效個體差異的易感基因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2.
[4]張彭輝.淺析心腦血管用藥不良反應與用藥人群間關系[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4(6):3466-3467.
[5]馮變玲.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心腦血管用藥ADR關聯模型構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2.
[6]陶立剛.心腦舒通膠囊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20):265-265.
[7]羅軍蓉,曹健,肖樂義,等.心腦血管藥物基因組學與個體化治療研究進展[J].國際藥學研究雜志,2010,37(5):350-354.
[8]陳蘇玲.個體化綜合干預對心腦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防治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33):81-82.
[9]李鵬.層層自組裝多功能納米基因載體的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1.
[10]夏才付,劉建平.脂質體作為心腦血管藥物載體的研究[J].藥學進展,2004,28(3):116-120.
200 cases of cardiovascular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rational use of drugs
Xue Yanning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Section,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ulin City,Yulin,Shaanxi,719000,China
R 971/972
A
1004-0188(2016)03-0290-03
10.3969/j.issn.1004-0188.2016.03.021
719000陜西榆林,榆林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劑科
(201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