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紅 尹亞東
?
理氣健脾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30例
劉書紅尹亞東△
目的觀察疏肝理氣、健脾和胃為主要方法隨證加減藥物治療潰瘍性結腸炎(UC)的療效。 方法確診UC病人30例,以疏肝理氣、健脾和胃為主隨證加減中醫藥治療,治療期間停服所有西藥,以6周和12周為治療周期,觀察療效。 結果治療6周,治愈率46.67%,有效率90.00%;治療12周,治愈率70.00%,有效率93.33%。均無惡化病例。 結論以疏肝理氣、健脾和胃為主要方法隨證加減藥物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較好。
中醫藥療法;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潰瘍性結腸炎;胃脘痛
潰瘍性結腸炎(UC)是一種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腸和結腸慢性非特異性炎癥疾病[1]。本病在我國雖比歐美少見,但因并發癥如中毒性巨結腸以及直腸結腸癌變或出血梗阻,后果均較嚴重,所以仍然應予重視。我們嘗試以中醫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比較滿意。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本組病例共30例,均為我院肛腸科2010年—2015年收治病人。全部為經結腸鏡檢查確診。其中男17例,女13例。最小24歲,最大68歲。初發型6例,慢性復發型12例,慢性持續型10例,急性暴發型2例。
1.2診斷標準根據醫院實際,結合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結合診斷、辨證和療效標準(試行方案)》[2],制定標準。
1.2.1臨床表現有持續性或反復發作的黏液血便、腹痛。
1.2.2結腸鏡檢查①黏膜潰瘍,伴充血、水腫;②黏膜粗糙,血管模糊,質脆易出血,或附有膿性分泌物;③見假性息肉,結腸袋變鈍或消失。
1.2.3黏膜活檢組織學檢查呈炎癥性反應,見糜爛、潰瘍、隱窩膿腫、線體排列紊亂、杯狀細胞減少及上皮變化。
結合臨床癥狀,結腸鏡下有①、②、③三項之中任何一項表現,和(或)有黏膜的活檢結果,即可診斷本病。
1.3排除病例急性自限性結腸炎; 阿米巴痢疾;腸結核;缺血性結腸炎;放射性結腸炎;慢性血吸蟲病;結腸克羅恩病;結腸癌;腸易激綜合征。病人均需依從性良好可隨訪,治療過程中斷者、未按規定用藥或加服其他藥物者、隨訪中斷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包括不配合結腸鏡復查者)影響療效判斷者,均排除。
1.4治療方法中醫藥治療以疏肝理氣、健脾和胃為大法,在辨證論治原則指導下隨證加減藥物配伍,治療期間停服所有西藥,以6周、12周為治療周期觀察療效。
1.4.1中醫藥治療方法自擬基礎方中藥組成:柴胡12 g,香附12 g,枳殼10 g,青皮10 g,厚樸10 g,檳榔10 g,砂仁12 g,白豆蔻12 g,黨參25 g,茯苓30 g。
1.4.2加減方法出血明顯加金銀花30 g;口苦口臭,苔黃膩脈滑數加黃連10 g,白頭翁20 g,蒼術12 g;納差腹脹,舌淡苔白脈細弱加焦白術12 g,砂仁、白豆蔻均加量15 g;久瀉清稀、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加制附子10 g,肉桂4 g;脹悶噯氣,舌淡苔白脈弦細加瓜蔞15 g,炒萊菔子25 g;低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以黃柏易黃連,加生地黃12 g,當歸12 g;腹痛拒按,舌暗瘀點脈弦澀加丹參30 g,川芎20 g延胡索15 g;少腹墜痛加小茴香5 g。余可隨證加減。
1.4.3煎服法頭煎加水900ml,煎煮30min左右,取汁400ml左右;二煎加水700ml,煎煮30min左右,取汁300ml左右。2煎相混,分早、晚2次服。
1.5療效判定主要依據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1994年《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結合診斷、辨證和療效標準(試行方案)》[2],制定如下。治愈:①臨床主要癥狀消失,次癥消失或基本消失,舌脈基本恢復正常;②腸鏡復查黏膜病變恢復正常,或潰瘍病灶已形成瘢痕;③大便常規鏡檢3次正常;顯效:①臨床主要癥狀基本消失,次癥改善,舌脈基本恢復正常;②腸鏡復查黏膜病變明顯恢復;③大便常規檢查紅細胞、白細胞數每高倍視野在3個以下;好轉:①臨床主要癥狀改善;②腸鏡復查黏膜病變有恢復;③大便常規檢查紅細胞、白細胞數在5個左右;無效:達不到有效標準的病例但未惡化;惡化:主次癥均明顯加重。
2.1治療6周治愈率46.67%,有效率90.00%,無惡化病例。具體療效情況如表1。
2.2治療12周治愈率70.00%,有效率93.33%,無惡化病例。具體療效情況如表2。

表1 治療6周 (例,%)

表2 治療12周 (例,%)
以疏肝理氣、健脾和胃為主要方法隨證加減藥物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較好。
西醫學[1]認為潰瘍性結腸炎(UC)是一種直腸和結腸慢性非特異性炎癥疾病,和多種致病因素有關。常規治療首選氨基水楊酸制劑,其次是使用糖皮質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劑。近年來本病治療方面的探索一直進行。以美沙拉嗪為主治療UC,取得了一定效果。如邢娟等[3]美沙拉嗪聯合培菲康治療UC,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達90.0%,對照組的總有效率達75.0%,認為此方法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臨床癥狀且安全性好。于鋒等[4]使用美沙拉嗪聯合益生茵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治療組總有效率87.10%,對照組總有效率64.51%,認為治療效果較好,能較好改善患者癥狀,降低復發率。
中醫學沒有與UC直接對應的病名。但從UC主要癥狀認識,腹瀉反復遷延,常混膿血、里急后重、腹脹腹痛、納差噯氣,應大概對應中醫“久泄”“久痢”。久泄為病證名最早見于《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泄瀉論》,《諸病源候論·痢病諸候》稱痢疾久延不愈者為久痢。中醫傳統治法,多從濕、熱、虛、瘀入手。如許強富[5]就將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辨證分型為大腸濕熱、肝脾不和、脾腎陽虛三型中藥內服,同時以中藥煎劑保留灌腸治療。但顯然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結合診斷、辨證和療效標準(試行方案)》[2],把UC分為“濕熱內蘊、脾胃虛弱、脾腎陽虛、陰血虧虛、氣滯血瘀”五型更符合傳統中醫認識,全面到位且較簡練。
當然,無論學習還是臨床,即便以上比較簡練的分型都很難掌握。因為臨床實踐上不可能一證獨具而不兼其它證型。所以即便此五型,兼一證、二證甚至三證者,排列組合下來,仍非常繁復。不用說初學者,即便臨證日久的醫生也會四顧茫然。我們認為,UC這樣的疾病,從中醫角度講,應該有個最基本的病機在。所以依此主要病機立基礎方,輔以辨證的靈活藥物變化,也就是一方統證、辨證論治,應該更加有利于掌握傳承且不失中醫之意。此篇仍然是以此為出發點的探索研究。從治療結果看,以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方法為主,隨證加減治療UC,療效是比較滿意的。治療出血明顯者使用金銀花[6],是我們比較獨到的認識。另外最主要的一點,是施治方法相對簡單而更容易掌握。限于篇幅,此方面具體的討論,參見拙文《理氣健脾法為主治療潰瘍性結腸炎體會》[7],此處不贅述。
綜上,我們認為,以疏肝理氣、健脾和胃為主,辨證加減藥物治療UC的方法有一定的探討價值。
[1]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410-415.
[2]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第四屆全國學術交流會.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結合診斷、辨證和療效標準(試行方案)[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4,14(4):239-240.
[3]邢娟,王力.美沙拉嗪聯合培菲康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4):31-33.
[4]于鋒,徐寶宏.美沙拉嗪聯合益生茵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效果分析[J]. 當代醫藥論叢,2012,10(6):189.
[5]許強富.中醫藥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38例[J].時珍國醫國藥,2003,14(5):284.
[6]劉書紅,尹亞東.金銀花止血作用辨析[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4):665-666.
[7]劉書紅,尹亞東.理氣健脾法為主治療潰瘍性結腸炎體會[J].中國中醫急癥,2016,25(4):653-654,671.
河南省舞陽縣人民醫院肛腸科(舞陽 462400)
△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5.031
1003-8914(2016)-15-2208-03
(本文校對:尹亞東201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