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昌
特色就是發展的絕活
——德清地理信息小鎮調研感想
王永昌
特色小鎮,關鍵就是要有特色。地理信息小鎮將地理測繪和信息技術作為主題,在全省是唯一的,即使放眼全國,相類似的產業園也為數不多。特色就是絕活,就是優勢,就是競爭力。德清地理信息小鎮也只有保持差異化發展,實現個性化發展,才有話語權,才有發展前景

我先后二次專程到德清地理信息小鎮作了走訪調研,印象深刻。德清地理信息小鎮經過幾年建設,目前已初具規模,知名度、影響力與日俱增。“地理信息”看似一個很專業很狹小的領域,其實拓展開去,涉及領域很廣,產業鏈很長,發展前景十分可觀。地理信息小鎮是在原來地理信息產業園區基礎上演化成特色小鎮的。地理信息小鎮持續健康發展,給了我們不少啟示,其中最深刻的是:特色就是發展的優勢,就是發展的路經,也就是發展的絕活。
德清地理信息小鎮作為浙江省首批37個特色小鎮之一,按照“產、城、人、文”交融的要求,堅持高標準建設,引導地理信息企業和高層次專業人才集聚發展,取得了明顯的發展成效,令人歡欣鼓舞。小鎮的發展主要呈現以下幾個方面特點:
發展理念超前。對普通大眾來說,地理信息屬于比較生僻、偏遠和冷門的領域,不大受到關注。但省有關部門和德清縣很早就提出了發展地理信息產業的思路,2011年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和德清縣聯手共建地理信息產業園,提出要打造成為跨越崛起的產業集聚區、宜居宜業的新城區、科技創新的先行區,從而將地圖測繪這一專業性較強、涉及面較窄的行業上升到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高度,體現了超前的發展理念,十分難得。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必須堅持認識與實踐相統一,注重理論、理念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強調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用新的發展理念、發展思路引領新的發展實踐,這是中央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德清信息產業小鎮的建設,就很好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體現了理念、理論對于實踐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發展特色鮮明。特色小鎮,關鍵就是要有特色。地理信息小鎮將地理測繪和信息技術作為主題,在全省是唯一的,即使放眼全國,相類似的產業園也為數不多。特色就是絕活,就是優勢,就是競爭力。德清地理信息小鎮只有保持差異化發展,實現個性化發展,才有話語權,才有發展前景,也有利于推動浙江塊狀經濟發展的進一步轉型升級。
發展目標明確。德清地理信息小鎮在規劃之初就提出了建設成為“國際地理信息交流合作中心”“全國地理信息科技創新中心”“全國地理信息大數據產業中心”的目標,可以說定位較高,任務明確。小鎮要實現這一目標也很不容易,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經過五年多的建設,現在小鎮發展勢頭非常好,為實現發展目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產業基礎扎實。德清地理信息小鎮最大的特點就是有企業支撐,企業基礎非常扎實,產業企業集聚度高。小鎮已通過“南太湖精英計劃”引進海內外地信專業人才1000多人,同時已有包括南方測繪、北京國遙、山東正元、中測新圖等企業在內的63家高科技地理信息企業扎根小鎮,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氛圍。德清地理信息小鎮已逐漸成為影響華東地區地理信息產業集聚區建設的風向標。
發展前景廣闊。空間和時間是衡量測定人類活動最基本的尺度。據統計,人類活動的信息80%與地理位置有關。地理信息產業以現代測繪和信息技術為基礎,以地理信息開發利用為核心,通過二維、三維、多維的方式將地表空間分布與地理位置相關的信息反映出來,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少。同時,地理信息產業鏈很長,涵蓋裝備制造、芯片研發、數據生產、產品開發、軟件研制和信息服務等各個環節,蘊藏著強大的產業能量。美國等發達國家將地理信息技術與納米技術、生物技術并列為21世紀三大最重要的新興發展領域。小鎮立足于地理信息產業,利用互聯網數據信息打造一條完整的信息產業鏈,發展前景可謂海闊天空。
發展亮點紛呈。德清地理信息小鎮發展過程中亮點頻頻閃現。小鎮布局科學,以“一核”——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為核心區塊,輔以北斗導航裝備制造園和遙感測繪裝備制造園這“兩翼”,彰顯出明朗的產業個性。同時,作為地理信息產業領域“博鰲論壇”的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管理高層論壇永久會址已經落戶小鎮,小鎮還將建設以測繪地理信息為核心的展示館和航空娛樂基地項目,發展以地理信息為核心內容的文化產品,打造地理信息文化產品消費的新市場。這些亮點,使得德清地理信息小鎮發展多彩繽紛,引人矚目。
德清地理信息小鎮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差距,主要體現在尚未形成相對系統的產業鏈、入駐的高層次企業項目不多、生態環境展示不夠以及小鎮人文要素還欠缺等方面。下一步,加快小鎮發展要堅持更好地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特色小鎮建設的決策部署,不斷更新發展理念、理順發展思路、完善發展機制,建議重點處理好以下五個方面的關系:
處理好發展規劃新與舊的關系。德清地理信息小鎮是從地理信息產業園升級而來。小鎮的概念和內容都比產業園要廣泛些。因此,地理信息小鎮的發展首先必須處理好“舊的”地理信息產業園與“新的”地理信息小鎮的關系。要按照特色小鎮的發展要求,不斷提高發展層次和水平,進一步實現從產業園區到特色小鎮的轉型升級。同時,要進一步突出特色,堅持“產、城、人、文”交融的理念,但也不要照搬其他特色小鎮的發展規劃。小鎮建設中還要明確提出企業是根本、政府是引導的理念,進一步理順政府和企業的關系,政府要甘于當好“店小二”,為企業發展和小鎮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共同將信息小鎮建設成為基礎設施完善、商務配套一流、高端人才集聚、生態環境優越、綠色休閑宜居、科技特征鮮明的核心區域。
處理好產業和文化的關系。特色小鎮不但產業有特色,而且是“小鎮”而不是“產業園區”或“開發區”。因此,要有比較豐富的人文、生態、生活、社區要素。小鎮建設堅持以地理信息產業為根本,思路清晰、方向明確,但現在的發展過程中還欠缺文化的、社區生活的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之江新語》中曾經指出,政治是骨骼,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任何經濟活動都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文化賦予經濟發展以深厚的人文價值、極高的組織效能和更強的競爭力。因此,地理信息小鎮的發展一定要把地理文化結合進來,比如地理大發現、航空航天文化等,通過科學的策劃運作,使得小鎮融入更多的文化因素,并可以建設類似宇航員療養基地、地理文化主題公園等項目。這也是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形式,還可以發展成為旅游項目,成為小鎮發展新的亮點和推動力。
處理好地理信息產業重點和一般的關系。地理信息產業是以現代測繪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綜合性產業,內容十分豐富。小鎮發展以地理信息產業為核心,既要抓住重點,又要兼顧一般,通過地理信息“+”的手段,將所有信息技術相關的產業項目都引進來,特別是要重視諸如衛星定位與導航產業、航空航天遙感產業等新興技術項目,打造完整的地理信息產業鏈,從而形成輻射長三角、影響全國的地理信息產業體系。
處理好大企業大項目與小企業小項目的關系。地理信息小鎮目前大的企業項目不多,下一步要著重抓好幾個拿得出手的企業項目,提升小鎮影響力。大企業進來后還會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形成良好的集聚效應。另一方面,也不能拒絕小企業小項目,小而精、小而美的項目也是很有活力和創新力的,況且大企業也是從小企業發展而來的;同時,要建立地理信息產業的孵化中心和創客平臺,為眾多的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助推小企業成長為大企業,為小鎮建設增光添彩。
處理好區位和人才的關系。地理信息小鎮西枕莫干山,東鄰下渚湖,南接杭州城,地理環境非常優越。要利用好這一區位優勢,進一步美化小鎮生態環境,打好與杭州的“同城牌”,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來小鎮工作和創業。政府及有關部門也要立足長遠,為人才引進搞好服務,盡可能地提供各種便利條件。
作者為浙江省黨建研究會會長、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長、浙江大學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