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子義
金華裝備制造業該如何提升
應子義
先進裝備制造業是指傳統裝備制造業中產業集中度高、技術含量多、帶動能力強的裝備制造業,是一個區域工業化水平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筆者在分析金華裝備制造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提升的對策建議。
截至2015年底,金華共有裝備制造業共有規上企業1372家,占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總量34.9%,占全省8.6%;完成裝備制造業規上工業產值1810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產值36.7%,占全省7.8%;完成裝備制造業規上工業增加值366.9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37.7%,占全省7.5%。
行業門類齊全。改革開放以來,金華裝備制造業從永康小五金起步,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涵蓋高端安防及現代五金制品,智能通用專用設備,汽車、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等五大領域、八大行業產業體系。
區域特色明顯。金華裝備制造業形成了“一體兩翼三特”的發展格局:“一體”即金華市區的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現代農業裝備等;“兩翼”即蘭溪市高性能專用設備和永康武義的現代農業裝備、高端機床、汽車及零部件、現代五金等;“三特”即東陽市的高端機械通用件、義烏市的高性能特種車和汽車發動機關鍵零部件、浦江縣的制鎖成套設備等。其中,永康市、金華市區、武義縣、東陽市裝備制造業規上增加值分別占全市裝備制造業規上增加值的36.4%、21.2%、14.7%和14%,合計占86.3%。
發展態勢良好。2015年,金華裝備制造業8個行業中,金屬制品業產值突破500億元,其他7個行業除儀器儀表業外產值都超過100億元;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新能源汽車實現產值355.5億元,占裝備制造業的比重為19.6%,較2014年底提高1.9個百分點;有百億元以上產值企業1家、50億以上4家、20億元以上8家,分別占全市的50%、57%、42%。
集群效應有待強化。雖然金華已經形成了眾泰汽車、今飛輪轂、萬里揚變速箱等一批裝備制造龍頭企業,但還沒有建立起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向下延伸的產業鏈,產業集群處于粗放發展階段,行業集中度、本地配套率、產業關聯度、協作效益等有待進一步提高。金華裝備制造龍頭企業本地采購率偏低,如眾泰汽車本地采購率約50%、青年汽車本地采購率約30%。
創新能力有待加強。金華裝備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不足,重大技術裝備和關鍵技術主要靠引進來解決,全市有193家裝備制造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僅占規上企業總量的14.1%,自主創新能力弱,缺乏核心技術支撐。根據國際經驗,發達國家裝備制造業大型企業的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在4%-10%之間,如果低于3%就容易被市場淘汰。2015年,金華裝備制造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1.2%,低于全省平均1個百分點。
產業結構有待調整。金華多數裝備制造業企業仍專注生產為主,對制造業服務化應對不足。高端裝備制造業增速雖快,但占比仍低于傳統裝備制造業,如以汽車制造業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增長迅猛,但占裝備制造業比重不到1/5。2015年,先進裝備制造業五大領域中,智能通用專用設備制造、通信電子設備及電氣器材制造、航空航天船舶及其他運輸設備制造分別負增長5.17%、2.2%、0.36%。
品牌質量有待提升。金華裝備制造業企業國有企業少、民營企業多,平均規模相對偏小,2015年裝備制造業規上企業平均產值1.3億元,低于全省平均0.15億元;裝備制造企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21件,占全市馳名商標總量35%,像眾泰汽車、青年汽車、康迪車業都仍未獲中國馳名商標。
培育一批集群化產業。產業集群對促進產業有效分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加速企業集聚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如重慶汽車產業形成了以長安汽車為龍頭,集聚國內外十多個重要的汽車廠商,上千個配套企業的產業集群,2015年汽車產值近1萬億元。一方面,要圍繞汽車制造業、現代五金產業兩個主導產業,尤其是汽車制造業,引進一批像東風汽車、吉利汽車這樣的汽車整車制造廠家,并順勢集聚相關聯零部件配套廠家,形成完整的汽車產業鏈。另一方面,要定期召開產業協作配套對接會,搭建產業協作平臺,對龍頭企業采購本地配套產品、帶動市內制造業企業進入其產業鏈或采購系統予以獎勵和補助。如泉州為扶持數控產業,本地企業采購相關產品,最高補助500萬元;昆明獎勵企業采購本地產品,最高補貼200萬元。
突破一批關鍵性技術。目前,金華裝備制造業企業側重解決眼前產品開發和生產工藝技術問題,對產品原創性、前沿性技術研究缺乏。一方面,要集中政府、企業和研究機構力量,形成合力進行創新,對重大產業核心技術開展集中攻關,全力突破一批在關鍵零部件、系統集成等重大產業技術瓶頸,形成核心競爭力。目前,眾泰汽車在金義都市新區投資20.6億成立捷孚傳動科技有限公司,專業生產變速箱。要加大對其支持力度,加快建設,早日投產。另一方面,要引導企業加強與國內外一流大學、國際知名制造企業進行資金和技術合作,支持企業并購境外技術領先的制造企業,提升裝備制造業科研水平。如吉利集團2010年8月通過“蛇吞象”方式收購國際著名汽車生產商沃爾沃轎車,企業研發實力和綜合競爭力都大幅提高,帶動企業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壯大一批服務型企業。制造業服務化是發展的大趨勢,也是大邏輯,將推動裝備制造業在產業形態、發展模式上實現根本性變革。以汽車產業為例,單純的汽車制造投資回報率大約為3%-5%,而圍繞汽車的服務投資回報率高達7%-15%。一方面,要引導裝備制造企業從產品制造向提供產品和服務、提供綜合解決方案轉變,促進企業拓展價值鏈、提升附加值、提高利潤率,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像金東區金輪機電公司,從原來的單純銷售水電設備轉型成為提供水電項目EPC電站設計、土建施工、輸變電、水電項目全套設備的綜合服務商,既帶動了產品銷售,也提高了企業利潤率,目前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另一方面,要鼓勵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加快剝離生產性性服務業,促進企業聚焦主業,通過外包實現專業服務。同時,要加快多湖中央商務區等一批總部經濟園區建設,促進上市輔導、工業設計、金融服務、知識產權等服務業集聚集群發展,為裝備制造業提供更加專業完備、更高質量的配套服務。
打造一批高端化品牌。產品品牌和產品質量是未來區域競爭的核心。當前,金華裝備制造業增長較慢的主要原因就是企業滿足貼牌生產而高端品牌不足,中低端產品過剩而高端產品供給不足,傳統產業產能過剩而新興行業有效供給不足。如永康市哈爾斯公司成功收購瑞士百年品牌SIGG,單個杯子產品售價能提高4-5倍。一方面,要認真貫徹落實近日國家工信部、質檢總局、國防科工局聯合印發的《促進裝備制造業質量品牌提升專項行動指南》,深入開展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作,重塑傳統特色品牌,做強現有知名品牌,培育自主創新品牌,打造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品牌和制造精品。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強化職工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引導裝備制造業企業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提高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水平。

圖/新華社
作者單位:金華市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