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曼,張 偉,張 蕾(濟寧職業技術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系,山東 濟寧 272037)
預處理技術對馬鈴薯原料及油炸馬鈴薯脆片品質影響的研究
◎姜曼,張偉,張蕾
(濟寧職業技術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系,山東 濟寧 272037)
為改善馬鈴薯脆片品質,本文分析了漂燙、浸漬、冷凍等預處理技術對馬鈴薯原料(主要是營養成分維生素C含量)和油炸馬鈴薯脆片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馬鈴薯切片厚度2 mm,采用漂燙(95 ℃漂燙2 min)、浸漬、冷凍相結合的方式可較好保存維生素C,又可得到感官評定最佳的油炸馬鈴薯脆片。
預處理;油炸馬鈴薯脆片;品質
真空油炸生產馬鈴薯脆片是基于干燥(脫水)生產工序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將油炸和脫水作用有機結合,可避免氧化作用;很好地保存原料本身具有的香味;降低油脂劣化程度;能最大限度保持馬鈴薯原有色澤、風味,營養全面,應用前景非常廣泛[1]。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更加注重食品品質的好壞,而油炸脫水前的各種預處理技術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真空油炸產品的品質。為改善油炸產品的品質,降低脫水時間,一般在真空油炸前要對原料預處理[2]。本研究以新鮮馬鈴薯為原料,分析和探討幾種預處理方法對馬鈴薯原料和馬鈴薯脆片產品品質的影響。
1.1材料與試劑
馬鈴薯,購于濟寧市紅星農貿市場;棕櫚油,購于鴻勝實業(天津)有限公司。D-異抗壞血酸鈉、標準維生素C、冰醋酸、無水乙醇、氯化鈉、氫氧化鈉、鹽酸、乙醚、福爾馬林以及醋酸異戊酯。
1.2主要儀器
分析天平:BT125D型號;切片機:XSD-Q型號;煎炸油過濾機:LF-60B型號;真空低溫油浴脫水設備:XSDFM-60型號;易拉罐封口機:XSD型號;
塑料薄膜封口機:FR-200型號;脂肪測定儀:SZC-B型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722s型號;質構儀:TA-XT2i型號以及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DHG-9035型號。
2.1試驗指標的測定
2.1.1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
標準曲線法[3]

式(1)中,m——標準維生素C含量,μg;mg——馬鈴薯質量,g;V1——測吸光值時吸收樣品溶液的體積,mL;Vg——定容體積,mL。
2.1.2脂肪含量測定[4]

式(2)中,X——樣品水分,%;m——真空油炸馬鈴薯脆片質量,g;m1——粗脂肪質量,g;m2——抽提筒質量,g。
2.1.3水分含量的測定
按照國家標準GB 5009.3-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測定[5]。
2.1.4破碎力的測定
采用質構儀TA-XT2i(選用直徑50 mm平底柱形探頭P/50)測定馬鈴薯油炸脆片樣品的破碎力。
測試條件:觸發值20 g,壓縮程度為50%,停留間隔5 s。
2.1.5馬鈴薯油炸脆片感官評定
本試驗采用評分法對馬鈴薯油炸脆片進行綜合感官品評。馬鈴薯油炸脆片產品感官品評標準表見表1。

表1 馬鈴薯油炸脆片產品感官品評標準表
2.2試驗方法
2.2.1馬鈴薯切片厚度的確定
本試驗選擇切片厚度分別為0.5、1.0、1.5、2.0、2.5、3.0 mm和3.5 mm,在90~94 ℃的熱水中燙漂3 min后冷卻,冷藏24 h,真空低溫脫水,測定樣品脂肪含量并對樣品感官品評。
2.2.2漂燙預處理對馬鈴薯原料中維生素C含量的影響
本試驗采用4種漂燙條件,分別為:
(1)清洗→去皮→切片(2 mm);
(2)清洗→去皮→切片(2 mm)→漂燙(90 ℃,1 min);
(3)清洗→去皮→切片(2 mm)→漂燙(90 ℃,2 min);
(4)清洗→去皮→切片(2 mm)→漂燙(90 ℃,5 min)。
漂燙預處理后進行真空油炸(溫度95 ℃,時間9 min,真空度0.090 MPa),測定油炸脆片中維生素C含量。
2.2.3不同預處理技術對馬鈴薯油炸脆片品質的影響馬鈴薯切片后,分別經過以下4種方式預處理:(1)漂燙(90 ℃,2 min);
(2)漂燙(90 ℃,2 min)+熱風;
(3)漂燙(90 ℃,2 min)+浸漬;
(4)漂燙(90 ℃,2 min)+浸漬+冷凍。
之后進行真空油炸、脫油、干燥。其中,熱風干燥條件為70 ℃,21 min。測定各個試驗指標,計算得率、干燥速率。
3.1維生素C標準曲線的繪制
以標準維生素溶液添加量為自變量,243 nm處吸光度為變量,在243 nm處測定標準維生素C添加量與吸光度的對應關系,回歸方程為:y=0.0692x,R2=0.9997。線性關系良好(見圖1)。

圖1 標準維生素線性關系考察圖
3.2 漂燙預處理工藝對馬鈴薯原料中維生素C的影響
增加漂燙時間、提高溫度,維生素C含量反而出現降低的趨勢(見圖2)。

圖2 漂燙預處理 工藝對維生素C的影響圖
3.3馬鈴薯片切片厚度的確定
馬鈴薯片切片厚度小于2 mm時,感官品評較差。這是由于切片過薄會使油炸脆片易碎、易焦,油膩感較重,極易產生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質。當厚度大于3 mm時,綜合評分較低。因為脆片內部的水分不能快速蒸發,影響松脆性,油炸時間不好控制(見表2)。當切片厚度為1 mm、1.5 mm時,脂肪含量高達29%、35%;厚度大于2 mm時,脂肪含量變化不大。綜合考慮,切片厚度應選擇2 mm(見圖3)。

表2 不同切片厚度馬鈴薯片的感官品評表(滿分10分)

圖3 切片厚度對薯片脂肪含量的影響圖
3.4不同預處理方式對油炸脆片品質的影響
未經預處理直接真空油炸的脆片水分、脂肪含量和破碎力均較大;通過漂燙預處理方式測得破碎力為397.4 g,變化較大;浸漬與冷凍預處理可使得率達到最大值,為18.87%,同時水分、脂肪含量也能減小到最低值。綜合分析,應選擇“漂燙+浸漬+冷凍”的預處理方式(見表3)。

表3 不同預處理對油炸薯片品質的影響表
[1]葉其藍.我國果蔬脆片加工產業的發展概況和對策[J].食品工業科技,2012(7):300-303.
[2] Ahrne L,Prothon F,Funebo T.Comparison of drying kinetics and texture effects of two calcium pretreatments before microwave-assisted dehydration of apple and potato[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03,38(4):411-420.
[3]陳 誠.間接紫外吸光光度法測定蔬菜中Vc含量[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1(1):9-11.
[4]任志秋,孫淑華.測定大豆粗脂肪含量方法SZC-C型脂肪測定儀[J].黑龍江糧食,2010(5):36-37.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GB 5009.3-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Study on Quality Influence of Potato Raw Material and Fried Potato Chips by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Jiang Man, Zhang Wei, Zhang Lei
(Jin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Jining 272037, China)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ried potato chips, the study analyzed quality in fluence of potato raw material(mainly the nutrients of Vitamin C) and fried Potato chips by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such as blanching, dipping, froz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ickness of potato chips was 2 mm, which using a combination of blanching(95℃ , 2 min), dipping and frozen. It can save Vitamin C better and the sensory evaluation of fried potato chips was the best.
Pretreatment; Fried potato chips; Quality
TS215
10.16736/j.cnki.cn41-1434/ts.2016.12.027
姜曼(1986-),女,漢,山東鄆城人,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農產品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