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德,李輝,智會(周口市中心醫院直腸肛門外科,河南466000)
結腸鏡檢查對1829例結直腸腺瘤或癌檢出情況分析
張中德,李輝,智會
(周口市中心醫院直腸肛門外科,河南466000)
目的探討因貧血、直腸出血、便秘、腹瀉、糞便隱血試驗陽性、體質量減輕、腹部不適、炎癥性腸病等原因就診患者行結腸鏡檢查的意義。方法選取2010年3月至2015年2月在該院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使用EMV-400電子結腸鏡完成從肛門到回盲部的檢查,將可疑病變的切除組織或活檢標本送該院病理科做組織學鑒定。結果從該院結腸鏡檢查資料庫中共找出患者1 829例,其中544例(29.7%)檢出息肉或瘤塊,檢出息肉或瘤塊的患者年齡(60.8歲)大于未檢出者(50.3歲),年齡大于或等于50歲患者的息肉或瘤塊檢出率[39.4%(410/1040)]高于年齡小于50歲患者[17.0%(134/789)],男性患者息肉或瘤塊檢出率[36.1%(354/980)]高于女性患者[22.4%(190/849)],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在1 764例獲得病理資料的患者中,最終診斷腺瘤198例(11.2%)、原位癌11例(0.6%)、結直腸癌74例(4.2%)、炎性息肉155例(8.8%)、結直腸炎512例(29.0%)和結直腸憩室病24例(1.4%)等多種腸道疾病。結論對因貧血、直腸出血、便秘、腹瀉、糞便隱血試驗陽性、體質量減輕、腹部不適、炎癥性腸病等原因就診的患者及時行結腸鏡檢查,對篩查結直腸腺瘤/癌和明確診斷其他結直腸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結腸鏡;結直腸腫瘤;息肉;年齡因素;數據收集
結直腸癌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重要的健康問題,是第3大常見癌癥,占癌癥相關死因的第2位[1]。西方國家很早就很重視結直腸癌的預防,提出篩查方案并大力開展,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明顯下降,生存率得到提高[2]。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西化,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明顯上升[3]。結直腸癌一般由具有惡性潛能的癌前息肉或腺瘤經5~10年發展而來,經結腸鏡將其切除可以避免或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生[4-5]。目前,結直腸息肉常用的篩查手段包括糞便隱血試驗、鋇劑灌腸、CT重建、結腸鏡檢查等,其中結腸鏡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檢查手段[6-7],許多息肉是沒有癥狀的,多由結腸鏡檢查時偶然發現[8]。但是由于人們對疾病的認識水平低、醫療資源相對不足及結腸鏡檢查的有創性等原因,結腸鏡檢查的接受度并不高[9]。本研究通過非選擇性地調查在河南省周口市中心醫院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評估結直腸息肉、腺瘤、癌的檢出情況,探討對該類患者行結腸鏡檢查的意義。
1.1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3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因貧血、直腸出血、便秘、腹瀉、糞便隱血試驗陽性、體質量減輕、腹部不適、炎癥性腸病等原因在周口市中心醫院內鏡室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統計患者的性別、年齡、結腸鏡檢查結果及病理分析結果。
1.2方法
1.2.1結腸鏡檢查所有檢查者按要求使用復方聚乙二醇或硫酸鎂進行腸道準備,常規在丙泊酚麻醉下進行,使用EMV-400電子結腸鏡完成從肛門到回盲部的檢查。檢查中如發現異常,則記錄其形態、大小、個數、部位等,根據病變情況行鏡下切除或取活檢。
1.2.2病理檢查可疑病變的切除組織或活檢標本送本院病理科,由病理醫生根據WHO消化系腫瘤分類標準進行組織學鑒定。高度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定義為核極性消失、腺體結構不規則、未侵犯黏膜肌層,早期癌定義為惡性病變侵入黏膜下層,癌定義為惡性病變侵入黏膜肌層。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結腸鏡檢查結果從本院結腸鏡檢查資料庫中共找出1 829例患者,其中男980例(53.6%),女849例(46.4%)。544例(29.7%)患者發現息肉或瘤塊,詳見表1。息肉或瘤塊最多見于結腸[54.6%(297/544)],其次是直腸[33.6%(183/544)],結腸和直腸都存在息肉或瘤塊的占11.8%(64/544)。檢出息肉或瘤塊的患者年齡(60.8歲)高于未檢出者(50.3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年齡大于或等于50歲患者的息肉或瘤塊檢出率[39.4% (410/1 040)]高于年齡小于50歲患者[17.0%(134/78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男性患者息肉或瘤塊檢出率[36.1%(354/980)高于女性患者[22.4%(190/84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1 所有入選患者的結腸鏡檢查結果(n=1 829)
2.2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排除65例未獲得病理資料的患者,共有1 764例患者納入病理結果分析。其中腫瘤性病變共283例(16.0%),包括198例腺瘤(11.2%)、11例原位癌(0.6%)和74例結直腸癌(4.2%)。組織病理學對1 764例患者所做出的最終診斷見表2。

表2 依據組織病理學的最終診斷結果(n=1 764)
盡管結腸鏡檢查在結直腸癌的篩查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但是目前在大多數國家還未將其作為一種常規的篩查手段[10],德國是第一個將結腸鏡檢查作為55歲以上人群結直腸癌常規篩查手段的國家[6]。在本研究中,有近29.7%的患者經結腸鏡檢出了息肉或瘤塊,經病理檢查最終診斷198例腺瘤(11.2%)、11例原位癌(0.6%)和74例結直腸癌(4.2%)。腺瘤檢出率與吳軍等[11]報道的健康體檢者腺瘤檢出率(15.9%)接近,并且以管狀腺瘤最多,結直腸癌檢出率(4.2%)明顯高于吳軍等[11]報道的健康體檢者結直腸癌檢出率(0.2%)。而與陳李華等[12]報道的在浙醫一院就診的患者結直腸癌檢出率(4.8%)接近。這說明因貧血、直腸出血、便秘、腹瀉、糞便隱血試驗陽性、體質量減輕、腹部不適等癥狀到醫院就診的患者結直腸癌檢出率明顯高于健康體檢者。本研究通過結腸鏡檢查還診斷了512例結直腸炎(29.0%)、24例結直腸憩室病(1.4%)等其他腸道疾病,僅有152例診斷為正常結腸,僅占8.6%。本研究還顯示檢出結直腸息肉或瘤塊的患者平均年齡明顯高于未檢出息肉或瘤塊的患者,年齡大于50歲的患者息肉或瘤塊的檢出率高于年齡小于50歲者,男性患者息肉或瘤塊檢出率高于女性患者。因此,對這類患者,尤其是年齡大于50歲或男性患者,應及時行結腸鏡檢查對篩查結直腸癌和明確診斷其他結直腸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是一個橫斷面研究,沒有確定結直腸息肉和癌的危險因素。另外,所納入的研究對象沒有進行選擇分組,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既有息肉,又有痔瘡,二者有時會有相似癥狀。
[1]Jemal A,Bray F,CenterMM,et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Clin,2011,61(2):69-90.
[2]Brenner H,Stock C,Hoffmeister M.Effect of screening sigmoidoscopy and screening colonoscopy on colorectal cancer incidence andmortality: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observationalstudies[J].BMJ,2014,348:g2467.
[3]陳瓊,劉志才,程蘭平,等.2003~2007年中國結直腸癌發病與死亡分析[J].中國腫瘤,2012,21(3):179-182.
[4]Winawer SJ,Zauber AG,HoMN,etal.Preven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by colonoscopic polypectomy.the national polyp study workgroup[J].N Engl JMed,1993,329(27):1977-1981.
[5]CappellMS.Reducing the incidence andmortality of colon cancer:mass screening and colonoscopic polypectomy[J].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2008,37(1):129-160.
[6]Pox CP,Altenhofen L,Brenner H,etal.Efficacy ofa nationwide screening colonoscopy program for colorectal cancer[J].Gastroenterology,2012, 142(7):1460-1467.
[7]譚振剛,許海楠,孫旭.CT結腸鏡診斷結直腸腫瘤和息肉準確性的系統評價[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1,18(5):361-366.
[8]Lieberman DA,Prindivile S,Weiss DG,et al.Risk factors for advanced colonic neoplasiaand hyperplastic polyps in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J]. JAMA,2003,290(22):2959-2967.
[9]Chen YS,Xu SX,Ding YB,etal.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in high-risk populations:a survey of cognition amongmedical professional in Jiangsu,China[J].Asian Pac JCancer Prev,2013,14(11):6487-6491.
[10]Hermann B,Jenny C,Lina J,etal.Reduce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up to 10 years after screening,surveillance,or diagnostic colonoscopy[J]. Gastroenterology,2014,146(3):709-717.
[11]吳軍,錢家鳴,蓋小榮,等.529例健康體檢者結腸鏡檢查結果分析[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2,29(5):272-275.
[12]陳李華,陳文果,許國強,等.22175例不同年齡組患者結腸鏡檢查結果分析[J].中華消化雜志,2010,30(2):122-123.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8.044
B
1009-5519(2016)08-1234-03
(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