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錦瑞
三維疊后隨機噪音衰減在風積沙漠區的應用
田錦瑞
在地震資料的處理過程中,隨機噪音的衰減問題始終是人們關心的問題。隨著處理技術的日益進步,三維疊后隨機噪音衰減技術已經作為了一種較為常用的處理技術。三維疊后隨機噪音衰減技術是在壓制二維數據中隨機噪聲的f-x 域預測濾波法的基礎上發展得來的。在本文中,將以近年在內蒙古某礦區某項目為例,來簡要說明,該技術在風積沙漠區資料處理中的應用。
在地震資料的處理過程中,噪音的衰減始終是人們關心的問題。隨著處理技術的日益進步,三維疊后隨機噪音衰減技術已經作為了一種較為常用的處理技術。三維疊后隨機噪音衰減技術是從二維數據中隨機噪聲的f-x域預測濾波法的基礎上發展得來的。
對目標三維地震數據做由時間域到頻率域的傅立葉變換,經過此變換可以得到原三維數據體的頻率域(即域)的數據。頻率域數據由多個頻率成分構成,對單個頻率成分設計一個矩形預測算子,使其經矩形預測算子預測后,預測誤差能量Q(f)最小。當其能量為最小時,一階導數為零,故可以得到矩陣方程:

S′是復頻域中多道地震數據自相關的埃爾米特矩陣;S 是復頻域多道地震數據自相關列陣;是預測算子的各分量的列陣。
在此基礎上求解出矩陣算子的各分量,進一步解出矩陣預測算子。用此算子對該頻率成分的復頻域數據進行褶積,即可得到去噪后的結果。
內蒙古某礦區進行了三維地震勘探。勘探區位于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勘探區內地形總體趨勢是北高南低,屬半沙漠地貌,勘探區內大部分被第四系風積沙所覆蓋,沙丘形態以新月形或波狀呈現,全區沒有基巖出露。
該區的勘探特點有以下幾點:
第一、該區地表為固定、半固定風積沙及沙層覆蓋,沙層松散、干燥,引砂層自有特性,檢波器與地面耦合較差,有效波的高頻信息衰減較為強烈,致使有效信號能量變弱;
第二、該區構造形態呈現為向北西傾斜的單斜,地層傾角較小,地層產狀沿走向及傾向有一定變化,但變化不大。綜合評價勘查區構造屬簡單類型。主要煤層段煤厚度較大,沉積穩定,煤層賦存條件好,煤層頂底板一般為砂質泥巖,煤層與圍巖的波阻抗差異較大,有利于地震反射波的形成。
在該區的實地施工中,單炮面貌較差,有效波在單炮上沒有明顯的標識,無法在單炮上獲取任何關于目的層的信息。如圖1所示。
在采集過程中,采用加大激發能量和檢波器面積組合的方法減小和壓制面波、聲波等干擾。同時采用高覆蓋次數(24次)的觀測系統,充分壓制干擾(隨機噪音)、增加目的層的反射能量,從而提高資料的信噪比。

圖1 該區單炮記錄

圖2 該區初次疊加剖面

圖3 經過三維疊后隨機噪音衰減的疊加剖面
在處理過程中,采用去噪、內切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種干擾,使用初至靜校正、層析靜校正等多種方法進行對比確定最優的靜校正方法,提高有效波的信噪比。
經過以上努力最終得到的疊加剖面效果依然無法滿足需求。如圖2所示。故針對該區以上特點,決定在地震數據處理中使用三維疊后隨機噪音衰減技術,以期大幅提高現場資料處理的質量。
在綜合各種數據后,選定相關參數,確定處理流程,經三維疊后隨機噪音衰減技術處理后,得到剖面如圖3所示。在處理后的剖面中相應的目的層層位清晰,為該區煤層解釋提供了基礎。
三維疊后隨機噪音衰減,這種去噪方法明顯好于常規去噪方法。因為該方法能夠充分利用三維信息,并完整地保留了構造形態,去噪能力更強。去噪后,斷點更清晰,波形更自然,無相干蚯蚓化等現象。在地層產狀變化不大、地質構造較簡單、原始資料信噪比較差的區域有極為良好的使用效果。

田錦瑞
河北省煤田地質局物測地質隊田錦瑞,職稱:物探工程師。
10.3969/j.issn.1001-8972.2016.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