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萬堂
扶貧攻堅,我們一直在行動
文/楊萬堂

作者(右一)在義診現場
這張照片是我們張北縣政協舉辦的一次義診活動實錄。2016年3月29日,由張北縣政協組織衛生界委員和知名醫療專家來到單晶河鄉謝家陽坡村,開展了一次義診暨免費驗光配鏡活動。照片中右五是縣政協副主席李映虹,右四是單晶河鄉政府鄉長康海平。右一是我。這是大家剛到了單晶河鄉謝家陽坡村衛生室門口,由康海平鄉長向村民們介紹參加義診的領導和專家們的場景。
那天,我們經過近一個小時的顛簸,來到了謝家陽坡村衛生室。村支書是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照片中右三),大學生村官,極熱情,和鄉長、鄉政府辦公室主任一起,帶領全村父老列隊歡迎我們。很快,醫療專家們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義診活動吸引了本村和鄰村的大批群眾前來咨詢就診,醫護人員耐心細致地為大家進行體檢和病情診斷,細心解答群眾疑問,并為患者提出具體的治療方法,對一些需要到醫院接受治療的患者,專家們承諾義務接診,同時還為前來咨詢的群眾普及健康知識和各種疾病防治知識,為群眾免費發放藥品。在得知本村50歲以上的老人居多,白內障和老花眼的人很多的情況后,我們還積極聯系了張北陽光眼鏡公司,安排驗光配鏡師免費給村民進行視力檢查、驗光配鏡,受到群眾的一致稱贊。此次活動,共義診患者和接受咨詢200余人次、免費測量血壓50余人次,免費發放了價值6000多元的藥品和1萬多元的老花眼鏡。
縣政協組織的這次義診,是針對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和缺醫少藥問題開展的工作內容之一,是做好扶貧攻堅、美麗鄉村、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舉措,是關注民生、關心支持我縣社會事業,積極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
參加此次活動,我最大的感觸是,老鄉們患病之后,礙于村子距離張北縣城和張家口市里較遠,往往依經驗用藥,延誤疾病的診治,小病拖大、大病拖重;急癥或重癥患者,轉運至上級醫院花在路上的時間太長,得不到及時的救治。我深刻地感受到,義診只能一時解決患者的個別問題,而帶動當地診療水平的提高,加強當地衛生、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才是長遠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我們計劃,下一步的工作再深入,再細致,縣政協機關工作人員、政協委員都行動起來,積極助力扶貧攻堅,以實際行動回報家鄉父老。
回想起來,我們縣政協為邊遠鄉村群眾排憂解難,深入基層辦實事、辦事,是一以貫之的。2014年,我們縣協就在郝家營鄉對口淖村開展過“名進鄉村、健康送萬家”的義診活動;還極聯系縣政協委員、張北景冠房地產發有限公司葉立潘先生為大西灣鄉西灣村捐贈了10萬元的打井資金2015年,我們持續組織實施了上海興教育扶貧基金會對我縣高中階段扶助教項目,年內到位資金60萬元。時,自籌資金4萬余元,為單晶河鄉大泉村、察老圪其村兩委購置了辦公椅、擴音設備、電視機等。今年以來,照上級文件精神和精準脫貧的要求,政協確定了以經聯科科長賈普為第書記的駐村工作隊,充分利用縣政協力密集、聯系廣泛的優勢,動員民營業、社會組織、公民個人等廣泛參與貧攻堅,與鄉村兩級干部共同謀劃鄉經濟發展思路,重點解決貧困村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和教育、衛生等共服務設施建設,解決人畜安全飲水農業節水灌溉、貧困戶危房改造和村綠化美化等突出問題。切實改善和高包聯貧困村群眾生產和生活條件,保扶貧開發各項政策落實到位,我們直在行動。
(作者為張北縣政協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