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紀鵬飛
轎運車整治大幕掀開中置軸掛車將成市場“新寵”
本刊記者紀鵬飛
如果用標準來衡量眼下的某些專用汽車車型,轎運車絕對是一個“怪胎”。由于行業監管的缺失以及市場的紊亂,目前路上跑的轎運車幾乎全是“非標產品”。正規的專用汽車企業擔心碰到“雷區”很多都已經停止了生產,轎運車因此成為不少小企業眼中的“香餑餑”。
近幾年因轎運車引發的交通安全事故及車輛自燃事故屢見不鮮,“二怪”、“飛機板”更是層出不窮。轎運車成為過街的老鼠,遇到路政交警,交罰款走人,越超越罰,越罰越超,形成了一個死循環。

中國的第一輛轎運車誕生于1990年9月,由一汽研究所研發,沈陽萬事達改裝廠(以下簡稱萬事達)生產。這輛轎運車為單橋雙胎,封閉式,上下兩層,可以運載當時的奧迪100轎車6臺,下部有飛機跳,也可以運載大部分的國產和進口的轎車。1993年7月,萬事達申報了中國第一輛轎運車公告,開始合法化生產并銷往長春一汽和連云港。1996年7月,隨著國內轎車市場的興起,多家專用車企業開始進入轎運車市場,并于同年開發出開式雙橋單胎轎運車,可以運載5輛金杯海獅面包車。
由于當時國內轎車市場尚處于發展初期,汽車保有量不大,所以轎運車大多以裝載6輛轎車為主。進入2003年后,原有只裝6輛的轎運車無法滿足龐大的運力,為了增加裝載量,很多運輸企業在原本就已經超長的掛車上層進行改裝加寬,以便能夠并排運輸,因此一種上雙下單的“飛機板”橫空出世并一直延續至今。
由于受當時專業運輸車輛發展落后等因素局限,2004年開始修訂的GB1589并沒有對轎運車引起足夠的重視,轎運車仍屬于半掛車或鉸接列車進行管理,國標GB1589-2004規定這類車輛總長控制在16.5 m,只能裝載4輛中型轎車或6輛微型轎車。標準沒有跟上市場的發展,為增加運量,降低成本,加之初期執法部門管理不嚴,終端物流企業普遍對現有車輛進行改裝,導致被運輸車輛越裝越多。
隨著社會呼聲的越來越高,執法部門嚴格管理后,沒想到造成全行業違規,全行業被罰的局面。2005年全國轎車運輸一度因普遍被罰處于停頓狀態,交通部針對此事曾緊急發電,才使得問題在一段時間內得以緩解。但由于新增車輛仍無科學標準可循,轎運車多為改裝車,執法機構的不規范執法等多種因素,致使罰款問題愈演愈烈。滋生了整個執法機構的“潛規則”,即變明罰為暗罰,變公罰為私罰,轎運車罰款問題成為執法人員滋生腐敗的溫床,企業在惡劣執法環境中被“逼良為娼”,執法人員卻在潛規則中被腐蝕。全國平均每輛轎運車每年被罰達2萬元,僅在2008年轎運車行業罰款額度就超過3億元,企業不堪重負。尤其是一線廣大司機,生計本身就非常窘迫,日常運輸中因罰款與執法人員經常發生沖突,罷運及由此引起的嚴重社會問題一觸即發。
事實上,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從2005年開始,國內汽車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開始邁入10年的“黃金期”,中國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僅2015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就達2 459.76萬輛,同比增長4.68%,創全球歷史新高,且已連續7年蟬聯全球第一,其中乘用車銷量首次突破了2 000萬輛大關。
汽車產銷量增長的同時,也帶動了轎運車市場的發展。在水路和鐵路尚不完備的情況下,公路運輸因為便利靈活的特點成為目前汽車運輸的主流,承擔著全國乘用車83%的運輸總量。
由于GB1589是按照普通半掛車的設計標準,一輛未經改裝的轎運車長度應該在14 m,但是實際上在轎運車行業27 m的轎運車已經是現在的主流。記者所在的單位附近經常有一些“飛機板”出沒,而見到過最多的“飛機板”能裝30輛微卡,實在是讓人瞠目結舌。


按照《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第三條規定,公路上行駛的車貨總高度從地面算起4 m以上、車貨總長18 m以上、車貨總寬度2.5 m以上的,都屬于超限運輸車輛。所以,這些經過改裝后的加長加寬轎運車不僅會面臨巨額的罰款,同時也帶來了安全隱患。由于增加載貨量的掛車過長,導致制動性能下降,增加了自燃事故發生的機率。
2011年5月31日,沈陽市于洪區黃河北大街三臺子收費站附近,一輛超過20 m長的轎運車拐彎時被卡在了高速路上,造成大面積的擁堵;2014年8月17日,京港澳高速江夏段一輛轎運車自燃,轎運車和其運載的17輛嶄新轎車付之一炬,初步估計僅新車損失就高達300多萬元;2015年12月23日,G65包茂高速2 799 km處(梧州往南寧方向)發生一輛轎運車自燃事故,車上運輸的20輛奧迪Q5被燒毀;2015年9月25日滬昆高速湖南湘潭段發生一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一輛半掛車失控撞斷護欄跟對向車道一輛中型客車發生相撞,半掛車與客車車頭起火燃燒,造成乘客因為撞擊黏貼在一起,需要經過DNA鑒定才能查出死者身份,此次事故共造成22人死亡,13人受傷。這起事故不僅引起國務院安委會高度重視掛牌督辦,而且還引發了湖南省對超載超限的重點治理。湖南省2015年下半年重點嚴查轎運車,甚至采取現場切割的方式。
一位轎運車行業的人士向記者透露,“那時候湖南的轎運車上不去、下不來。不用我們說,汽車生產企業都沒法干了。最嚴的時候,全國路過湖南的轎運車都要倒板。”
除了湖南省之外,四川省對轎運車采取了更為嚴厲的措施。從2015年1月1日起,凡是在四川省境內從事商品車運輸的商品車運輸專用車,超限的一律禁止進入高速,商品車運輸專用車裝載標準:上、下層裝載商品車各一列,尾部用于裝卸商品車的液壓裝置必須收起,嚴禁“拖尾”運行,同時,對未按規定裝載的商品車運輸專用車輛,要求車主、駕駛人按規定進行整改,超出標準部分裝載的商品車,一律卸載轉運。
盡管各地方政府采取了很多嚴厲的措施,但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湖南治超時,有專門倒板的公司在進入湖南境內之前,把雙排倒到標板上,等出了湖南再換回來。針對四川的治超,很多轎運車會選擇走國道甚至繞道的方式避開四川高速繼續成為路上一霸。


2011年,國家出臺了《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其中就針對轎運車市場做出了要求,限制轎運車長度不得超過20 m。當時由于宣傳力度較大,超限的轎運車在路上行駛受到了極大限制,甚至有廣西部分超長轎運車主自行切割加長部分掛車來達到要求。可惜《條例》雷聲大雨點小,對于混亂的轎運車市場幾乎沒有殺傷力。
從市場來看,完全禁止轎運車的超限行為很難。如果強制要求轎運車必須按照政策法規的要求運營,將沒有任何一家運輸公司能夠獲取足夠利潤維持經營,究其原因無非是單輛轎車運輸成本太高。按照國家政策規定來從事運輸的話,每輛轎運車頂多只能拉8輛左右的轎車,完全不能抵消運輸成本。
在采訪中有多位從事轎運車行業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轎運車如果不超限運營,根本無法生存下去。如果按照原有的標準和法規嚴格執行,全國70%~80%的轎運車運輸公司將有可能面臨倒閉。屆時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將車輛拉到修理廠進行改裝,恢復成合乎規定的長度和寬度;二是另外購買符合規定的新車型。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將直接影響到轎運車運輸公司的生存空間。
對轎運車行業而言,除了像安吉物流、一汽物流等有著主機廠背景的大公司之外,其余大多數轎運車物流公司都屬于中小型的物流公司。通常資源型的大型物流公司拿到一手訂單之后,就往下包。誰能拿到單,就看誰的運力強、價格低。在整個游戲規則中,食物鏈底端的中小型物流公司實際上承擔了很大一部分風險:主機廠連年下調運費,司機人工成本逐年上升,罰款也比原來多了。所以一些大型的資源型物流公司現在都不養車了,費力不掙錢,還不如給別人做。
當前制約轎運車行業發展最大的問題是“名不正、言不順”,轎運車行業無法可依,無規可循。所以為了解決轎運車的難題,從新版GB1589修訂開始,就將轎運車列入了重點,甚至在車長、車寬等制定上都給轎運車開了不少“綠燈”。針對轎運車發展的現狀,新版GB1589將車輛外廓限寬從2.5 m放寬為2.55 m,且新增了中置軸(車輛運輸)掛車的子分類標準,其中,并裝雙軸框架式中置軸車輛運輸車列車車長限值22 m,中置軸掛車限長12 m,盡量滿足大型商品車運輸需求。
雖然中置軸掛車比雙排轎運車運輸量少,不過尊重現狀、過渡治理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已經能被物流公司接受且積極響應。記者參與了多場有關轎運車的標準審查會,發現一些大型物流公司已經參與其中,并且積極建言獻策。而且中集通華、天津勞爾等專用車企業也相繼研發出符合新標準的中置軸車輛運輸車。
根據最新的消息透露,為了配合新版GB1589實施,新版轎運車國家標準已經完成修訂,并且將與新版GB1589同時發布,轎運車行業將有法可依。同時,為了加大執法力度,交通部將在新GB1589實施時,聯合工信部、公安部重點開展車輛運輸車(轎運車)的治理工作,并采用分步走的治理策略。首先,從新GB1589實施日起的半年時間內,交通部將取締“飛機板”雙排轎運車,將雙排運輸改為單排運輸,解決超寬轎運車所帶來的最大道路安全隱患。在之后的2~3年時間內,通過對市場存量汽車的治理、新增轎運車標準限制,將單排轎運車逐步過渡到符合GB1589標準新增的中置軸掛車轎運車。過渡期后所有轎運車輛將嚴格執行GB1589國家標準。
轎運車市場一場變革在所難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