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仕紅華 陸良縣交通運輸局 云南陸良 655600
關于對農村水泥混凝土路面質量控制的研究
文/仕紅華陸良縣交通運輸局云南陸良655600
對農村土路進行混泥土施工的質量控制,有利于提高農村公路路面的平整度,提高人們駕駛過程中的顛簸,帶給人們舒適的旅途,同時,還能減小車輛與路面的摩擦力,減少車輛維修成本和提高車輛的使用壽命。本文根據水泥混泥土路面所產生的質量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對農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中的質量控制措施和對應的施工要點。
農村土路;質量控制;混泥土施工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公路建設逐漸形成網格覆蓋,對農村的土路進行混凝土施工建筑,提高農村的交通安全和交通便捷水平。而對農村土路混凝土路面進行質量控制,主要集中于解決混泥土路面的開裂、踏邊、錯臺、斷板等問題,這些路面質量問題影響了農村的交通,對人民的出行造成極大的影響。
1.1原材料質量問題
由于農村的公路都是由地方組織進行修建的,通常情況下經費較少,并且承包給小規模的施工方進行施工。在分批次采購材料的時候需要盡量壓低價格,以至于無法保證材料的質量,這施工質量帶來隱性問題。
1.2混泥土配合比問題
在農村公路的建設中,一些施工方不能正確掌握混泥土的配合比,在拌合前,多數人又不進行實驗,造成混凝土不能產生應有的強度要求和耐久性要求等性能。不同公路段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有不同的要求,而農村公路施工中,沒有按照混泥土強度等級進行配合比施工,從而不利于混泥土結構性能的發揮。
1.3混泥土施工控制問題
由于條件限制,混泥土攪拌站所生產的混凝土不能及時運送農村道路上,亦或者混泥土在運輸過程中受到劇烈顛簸,導致了進行施工時混泥土的離析。在施工中,施工人員缺乏施工技能培訓,在混泥土振搗時操作不規范,例如用搗棒拖動等,導致振搗不合格,還使得混泥土離析。這樣的施工工藝其實較為簡單,然而沒有引起施工方的重視,導致后期路面有蜂窩麻面或者洞眼出現,影響了密實性和強度。
1.4混泥土養護不足問題
在澆筑完混泥土12小時以內,必須要及時對混泥土進行養護和遮蓋,并澆水保持混泥土的濕潤。通常在農村道路施工中,可能會因為用水缺乏或者離水源較遠問題,沒有進行混泥土的養護工作,澆筑后的道路封閉較短,使得混泥土路面產生較多裂紋,降低混泥土的強度。
2.1原材料的選擇
施工方應該采購質量、信譽好、有出廠合格證的硅酸鹽水泥,其次還要檢查水泥是否受潮,并通過試驗后再選購。在石料選擇方面,由于碎石對混泥土具有骨架支撐功能,因此,要選配級好的粗集料碎石:表面潔凈、堅硬的碎石,根據公路等級,粗集料的抗凍(鹽)要求應與一二級公路等級相符,三四公路用Ⅱ級粗集料,并且針對具體的公路段選擇人工配級,粒徑最厚為4/1到1/3板厚,其中必須對泥土雜質含量提出要求,不得多于3%。農村道路建設關系到村民的利益,社會各方應該加強對材料采購行為的監督。混泥土拌合時,對用水需求提出要求,通常對地下水要進行檢測,水不能含有過量的鹽堿成分,以免影響混泥土的性能,最好使用飲用水。此外,可以添加一些外加劑,加固混泥土的凝固效果。
2.2提前做配合比試驗,及時運送
事實上,先進行混泥土配合比試驗,按照水灰比計算出混泥土的配合比,能夠有效滿足混泥土強度要求和耐久性要求,并且,提前試驗還能有效減少材料浪費,提高公路的質量。根據施工要求,配合出用水量和粗骨料的規格。施工方在施工之前,必須做好混泥土的配合比試驗,只有做了試驗,經過配合比的調適,確定混泥土的水灰比、加入水泥的比例,才能保障混凝土的結構性能,為澆筑優良的公路起到保障。混泥土一般在攪拌站拌合,農村公路施工中的混泥土采取強制攪拌機攪拌,攪拌速度快,一般為60-100S內,不可提前停止拌合,以防“夾生”混合料。混泥土中的水分過量,會產生坍塌現在,產生混泥土水分過量的原因可能有砂中水量增多,水灰比加水時沒有扣除砂中的水分,使得混泥土振搗泌水。所以,要檢查砂的潮濕度,適當加調節用水量。確保砂、石、水泥的配合比正確,防止偷工減料少加水泥。拌勻后,要及時送往施工地點,運輸途中避免漏漿,為防止混泥土水分蒸發,一般夏季必須在40分鐘內送達現場,冬季為90分鐘內送達現場。
2.3混泥土澆筑
在道路各項準備工作準備好并清掃完畢后,支立模板,然后進行將混泥土鋪平模板內,開始振搗,并用振動器振實,最后進行抹平抹光,養護拆模,再切縫填料。注意,拔出振搗器要慢,避免空洞,不能觸碰模板;拆模必須在混泥土強度高于2.5MPa。抹平可用抹光器或者人工抹平,然后再鐵抹子抹光滑,當表面初凝時做最后抹面,消除裂紋。養護時間不低于12小時,最好是7天,并在養護期間灑水保持混泥土濕潤,當達到強度后要嚴格進行切縫。最后是清掃縫,在溫度最低時灌料,確保縫面和路面平齊。
3.1模板支立要點
必須確保牢固支立模板,避免后期振搗時跑模、漏漿。模板厚度4-8cm范圍內,縱縫模板中,拉桿穿孔要對準孔眼位,而彎道與交叉口的模板厚度為1.5-3cm,或者用木質模板。根據測量放線安放好模板,檢測邊模高度,調整高度,并保持邊模和路面有相同的厚度。隨后在基礎打入鐵釬內側間距1.0-1.5m,外側為0.5-1.0m,鐵釬最高處要比模板頂高低。彎道與交叉口的剛釬增加密度,防止變形。施工過程中會遇到模板與基層的空隙,此時需要鋪墊石子、木片,避免振搗下沉。混泥土澆筑時要對模板涂抹脫模劑,便于拆模。
3.2澆筑施工要點
鄉村公路主要是進行人工澆筑混泥土,首先清掃完灰土,灑水潤濕,檢查模板安裝正確與否,再人工鋪攤混泥土,必須用鐵鏟撒鋪,避免混泥土離析。若遇到離析,則鐵鏟拌勻,此時拌合不能加水。用方鏟鋪撒模板附近的混泥土,采取扣鏟的方法撒鋪插搗幾次,直到有漿水出來。松散的混泥土一般要比模板表面略高100%。
3.3振搗要點
振搗有兩種工具,先用振搗棒有序均勻插點,間距500mm,插入時要快,拔出時要慢,不觸及接縫、邊摸、傳力桿。當表面有浮漿時停止插入,然后進行振動器振搗,發現低洼處,再補平混泥土,而不能砂漿補平。振動梁應來回2-3遍平移振平,防止出現空洞、凸起部位,并防止模板的變形、漏漿。
3.4抹面拉毛、養生要點
在混泥土表面初凝到終凝之間開始抹平施工,隨后鐵抹板托抹3次以上,不得將其他物質落入混泥土表面。抹完后10min開始順橫輕拉毛,深度2-3mm,間距1.5-2cm。也可以用切割機施工,切割效果比拉毛施工好。拉毛半小時后開始養生。一般采取覆蓋草簾、麻袋、薄膜后再灑水,時間為14d,以保持表面濕潤。
3.5模板拆除要點
根據氣溫進行拆模,具體拆模時間如下表1.先拆鐵釬,再將扁頭小鐵棒插入模板與混泥土間,緩慢向外撬動。隨后校正保存模板,此時可以修整蜂窩、麻面、板邊。

表1 拆模時間表
3.6接縫要點
接縫分為縱向和橫向兩個施工要點。縣級道路施工縫設置不低于5m,村級公路不設置。具體是在攤鋪混泥土之前進行平縫拉桿,按照要求操作。橫向縮縫在混泥土硬結后,采取切割機切縫,具體在前文已經講述過切縫和灌縫,此處注意縫深過淺會造成裂縫。
鄉村公路建設質量是群眾出行的保障,是發展農村經濟的基礎設施,因此,必須注重鄉村公路的建設質量,掌握施工工藝和施工要點,提高混泥土路面質量。
[1]仝亞剛.農村公路水泥路面施工質量控制[J].青海交通科技,2009,(03).
[2]趙喬,姚帥.低路基在農村公路建設中的應用分析——以三門峽市農村公路建設為例[J].河南科技,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