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霞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北京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區某大學學生營養不良的影響因素研究
張慧霞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北京100144
目的 探討北京市石景山區某大學學生營養不良的相關影響因素。方法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集北京市石景山區某大學學生300名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0名,女270名,年齡18~22歲。對所選學生進行調查問卷及體格檢查,依據學生的營養狀況分為營養不良組與正常組,然后對兩組研究對象的營養狀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300名學生中有81名為營養不良,占27.0%;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女性(P=0.005)、生活費不足(P=0.034)、基礎代謝率低(P=0.009)、體脂質量低(P=0.012)、四肢脂肪量低(P=0.024)、軀干脂肪量低(P= 0.015)、食欲不好(P=0.031)、運動量缺乏(P=0.035)、喜吃甜食(P=0.042)及偏食(P=0.006)等情況均是大學生營養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 北京市石景山區某大學學生中營養不良的檢出率比較高,性別、生活費、基礎代謝率、體脂質量、四肢脂肪量、軀干脂肪量、食欲、每天的運動情況、喜甜食及偏食均影響大學生的營養狀況,對營養不良大學生應通過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進行綜合性干預。
大學生;營養不良;影響因素
隨著經濟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身體狀態的要求也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身的身體營養問題[1]。我國社會醫學的奠基人梁浩材先生就曾提出“社會的發展以人為本,而人的發展以健康為本”,這就體現了健康在社會和人的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大學生是我國民族發展的希望,國家棟梁,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與我國的發展息息相關[2]。學校是大學生生活的主要場所,因此,學校在提高學生學業水平的基礎上,還要增強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據2010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耐力素質處于下滑趨勢[3]。營養不良是學生中常見的一種疾病,營養不良不僅會阻礙學生身體的生長發育,還會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帶來一定的影響。許多研究結果顯示,當前大學生的膳食營養主要存在飲食結構的不科學、缺乏相關的影響營養知識及飲食結構不合理等問題[4-5]。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以300名北京市石景山區某大學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大學生營養不良的相關影響因素。
1.1一般資料
2014年2月~2015年6月完全隨機抽取北京市石景山區某大學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最終獲得完整體檢資料的學生共300名,其中男30名,女270名,年齡18~22歲,平均(20.3±1.2)歲。排除標準:①具有消化系統嚴重疾病的學生;②具有血液、代謝等重要系統疾病的學生;③患有惡性腫瘤的學生。
1.2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完成各種調查和檢測,且均由同一團隊執行。①現場調查:由校醫對大學生進行包括身高、體重等指標的體格檢查。在體格檢查前學生均進行排尿、排便,避免劇烈運動及大量飲水、飲食,學生均只穿貼身的衣服。使用國產的立柱式身高計測量學生身高,結果精確到0.1 cm;使用電子稱測量學生的體重,結果精確到0.05 kg。身高計與電子稱使用前均進行矯正。②調查問卷:調查問卷依據已發表的文獻[2]由筆者自行編制,內容包括大學生的父母情況、患病情況、飲食行為、營養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大學生的飲食習慣。③實驗室檢查:指尖抽血,使用由上海壽?;菝窨茖W儀器公司提供型號為Hb-1002的血紅蛋白儀采用高鐵氰化法檢查血紅蛋白水平;采用由北京泰林東方商貿有限公司提供的日立型號為7180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白蛋白水平。本研究中采用WHO推薦的身高標準體重法及Broca改良公式[6]來評定大學生的營養狀況,將同等身高標準體重值規定為100%,在標準體重的80%~110%的大學生為營養狀況良好,低于標準體重80%的大學生為營養不良。依據學生的營養狀況分為營養不良組與正常組。本研究中貧血指的是男學生血紅蛋白<120 g/L;女性學生血紅蛋白<110 g/L。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對可能導致大學生營養不良的影響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學生基本臨床資料比較
300名大學生中有81名為營養不良,所占比例為27.0%。營養不良組男學生比例、基礎代謝率、體脂百分比、體脂質量、四肢脂肪量及軀干脂肪量均小于正常組學生,營養不良組生活費低于500元的學生比例明顯高于正常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大學生營養狀況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對可能影響大學生營養狀況的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發現,營養不良組食欲好、每天運動的學生比例均明顯低于正常組(P<0.05);而營養不良組喜甜食及偏食學生比例明顯高于正常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學生基本臨床資料比較
2.3大學生營養狀況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結果顯示,性別、生活費、基礎代謝率、體脂質量、四肢脂肪量、軀干脂肪量、食欲、每天的運動情況、喜甜食及偏食情況與大學生營養狀況獨立相關(P<0.05)。見表3。
營養是人體健康及生命得以維持的物質基礎[7],而一個國家國民的健康及營養狀況不僅能準確地反映該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是國家社會進步與否的一個重要標志[8]。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及膳食結構均發生了極大變化,但由于人們所處環境、職業、經濟條件、生活飲食習慣及性別的不同,一部分人還存在營養不良情況[9]。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關乎著民族的希望與國家的未來,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與整個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密切相關。由于大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青少年培養身體鍛煉良好習慣的黃金階段,他們擔負著學習與就業的巨大壓力,其營養狀況倍受國家和社會的關注[10]。現今社會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而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主要表現在智力、健康、道德、心理及角色5個層面上[11]。有研究結果顯示,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大學生的膳食結構及體質狀態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存在不吃早餐、亂吃零食、營養知識缺乏及飲酒、吸煙、節食等不良生活習慣多導致其營養狀況不容樂觀[12-13]。本研究以300名某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其營養不良的相關影響因素。

表2 大學生營養狀況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n(%)]

表3 大學生營養狀況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300名大學生中有81名為營養不良,發生率為27.0%。這一結果與孫玫等[14]的研究結果相符合,而明顯低于郭愛偉等[15]的研究結果。本研究結果顯示女大學生發生營養不良的比例明顯高于男性,基礎代謝率、學生的生活費、體脂質量、四肢脂肪量及軀干脂肪量在大學生營養不良中起著一定的作用,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與當前社會盛行的以瘦為美有明顯關系?,F在大眾的審美觀以骨感為美,因此一些女大學生為了有一副姣好的身材而進行節食,特別是早餐不規律[16]。有研究顯示,北京海淀區某4所大學中約有33.0%的女學生為了保持身材而進行節食,而營養不良及各種疾病就是過度節食所帶來的直接后果[17-19]。安維維等[20]研究發現,體重正?;蜻^輕的大學生中仍有24.1%的學生自我評價體重偏重,而女性學生占多數。另一方面大學生還處于沒有收入、靠家庭養活的階段,而大學生除了衣食住行的開支外,還有通信、禮品、化妝品、外出旅游及同學聚餐等必要的支出,由此可見大學生的收入雖然不高,但其支出項目卻很多,因此許多低生活費的大學生在飲食消費上只能處于底層。本研究結果顯示,女性、生活費不足、基礎代謝率低、體脂質量低、四肢脂肪量低、軀干脂肪量低、食欲不好、運動量缺乏、喜吃甜食及偏食是大學生發生營養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另外,本研究中營養不良組與正常組大學生血紅蛋白及白蛋白的水平間有一定差異,這就提示在注意學生體重的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的總體健康水平[21-22]。
綜上所述,大學生中營養不良的比例較高,而女性、生活費不足、基礎代謝率低、體脂質量低、四肢脂肪量低、軀干脂肪量低、食欲不好、運動量缺乏、喜吃甜食及偏食情況均是大學生營養不良的獨立影響因素,針對上述因素應對大學生的飲食情況進行綜合性干預。
[1]孫玫,易保銳.我校大學生的營養狀況調查與對策研究[J].三峽大學學報,2008,30(專輯):165-167.
[2]蔡杰錚,張晨銘,楊猛,等.北京市大學生營養膳食與飲食行為現狀調查[J].科技信息,2013,2(7):218-219.
[3]段俊春.蘇南地區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分析與影響因素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50.
[4]李耀華.骨科新入院患者營養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醫藥,2014,9(8):1176-1179.
[5]黃藝敏,陳海萍.大學生飲食營養與健康的調查報告[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7,4(2)47:50-51.
[6]陳炳卿.營養與食品衛生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5.
[7]孫遠明,余群力.食品營養學[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2:11-12.
[8]易龍.重視營養教育在提升健康管理水平中的作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2,(14):27-28.
[9]梁玨欽.湖南農業大學學生膳食營養狀況評價及其改善對策的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3.
[10]丁國玉,安斌.大學生健康狀況及營養膳食分析[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0,7(2):62-64.
[11]李靜芳.2008-2011年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動態分析——以山西師范大學學生為對象[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2.
[12]楊曉光,翟鳳英.中國居民營養狀況調查[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0,17(1):177-178.
[13]和平英.從1190名大學生營養KAP看高校健康促進[J].高校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4,8(1):187-190.
[14]孫玫,易保銳.我校大學生的營養狀況調查與對策研究[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30(6):165-167.
[15]郭愛偉,萬海龍,熊春梅.大學生營養狀況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09,36(5):838-840.
[16]山靈團,劉社琴.當代大學生營養狀況分析[J].洛陽師范學院,2012,31(2):125-128.
[17]王子昕,徐銳,吳雙勝,等.北京市大學生飲食行為與習慣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8,7(10):61-64.
[18]乜金茹,唐立健,黃寧,等.體重正常及消瘦高職護理女生節食行為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4,35(6):826-828.
[19]Wakabayashi H,Sashika H.Malnutr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rehabilitation outcome in elderly inpatients with hospital-associated deconditioning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Rehabil Med,2014,46(3):277-282.
[20]安維維,余小鳴,張芯,等.大學生不良飲食行為現況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學校衛生,2011,32(10):1173-1175.
[21]Baron M,Hudson M,Steele R.Canadian Scleroderma Research Group(CSRG).Is serum albumin a marker of malnutritioninchronicdisease? Thescleroderma paradigm[J].Am Coll Nutr,2010,29(2):144-151.
[22]Weber DR,Leonard MB,Zemel BS.Body composition analysis in the pediatric population[J].Pediatr Endocrinol Rev,2012,10(1):130-139.
Influence factors of students malnutrition from a university in Shijingshan District of Beijing
ZHANG Huixia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100144,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tudents malnutrition from a university in Shijingshan District of Beijing.Methods 300 cases students from a university in Shijingshan District of Beijing were collected from February 2014 to June 2015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re were 30 cases of male students,and 270 cases of female students,aged from 18 to 22.Questionnaire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done.Based on the nutritional status,all the 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malnutuitin group and normal group.Then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students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s.Results 81 cases had malnutrition among 300 students,the proportion was 27.0%.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found that female(P=0.005),living expenses insufficient(P=0.034),low basal metabolic rate(P=0.009),low body fat mass(P=0.012),low limbs fat(P=0.024),low trunk fat(P=0.015),bad appetite (P=0.031),lack of physical activity(P=0.035),like to eat sweet food(P=0.042)and dietary bias(P=0.006)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malnutrition in college students.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malnutrition is high in students from a university in Shijingshan District of Beijing.Gender,cost for living,basal metabolic rate,quality of body fat,limbs fat mass,trunk fat,appetite,every day's exercise,like sweets food and dietary bias all influenc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should be taken for malnourished college students by improving their lifestyle.
College students;Malnutrition;Influence factors
R151.41
A
1673-7210(2016)01(c)-0181-04
2015-10-21本文編輯:程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