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影蓉 盧希旭 伍尚信



摘 要:谷優248是廣東天弘種業有限公司與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選育的高產、高抗稻瘟病的感溫型雜交稻新組合。該文從其在陽江市各縣區的示范表現,得出該品種具有高產、穩產、抗逆性強、廣適性等優良性狀,適合在陽江市大力推廣種植,并總結出相配套的栽培技術要點,以供農技推廣工作者和種植農戶參考。
關鍵詞:谷優248;示范表現;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4-0051-02
陽江市位于廣東省西南沿海,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市,水稻常年種植面積接近10.67萬hm2。近年因城市建設的發展,人口在不斷增加,而該市水稻種植面積逐年下降,而且水稻種植業存在不少問題:一是水稻品種多而雜,良莠不齊;二是部分品種抗逆性差;三是缺乏相應配套的高產栽培技術措施,導致單產不高不穩。因此,該市引進高產、抗逆性強,且受市場歡迎的水稻新品種顯得迫切和重要。針對上述情況,陽江市農科所根據近幾年承擔廣東省水稻區域試驗獲得的數據,篩選出高產穩產、抗逆性好的水稻新組合谷優248在陽江市各縣區進行示范表證。谷優248是廣東天弘種業有限公司與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選育出來的高產、高抗稻瘟病的感溫型雜交稻新組合,并于2014年2月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1]。通過各縣區的示范表證,以明確該品種在陽江地區的適應性,為該新組合的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1 示范表現
2014年與2015年的早造在陽江市糧產區陽東縣紅豐鎮、合山鎮和江城區白沙街道辦事處進行示范種植,核心示范面積分別為1.33hm2,以深兩優58香油占為對照。
1.1 農藝性狀 2014年、2015年早造,均在江城區白沙街道辦事處麻橋示范點取樣進行室內考種,具體方法是于收獲前3d在示范點進行實地采樣,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田塊采用五點取樣法,示范品種和對照品種各取10棵。各示范點產量則是通過實地觀察和實割驗收確定。谷優248主要的產量性狀和農藝性狀見表1、表2。
從表2可以看到谷優248在葉姿、長勢和熟期轉色等方面都表現出優良的生長特性,在抗病性方面,強于對照品種,特別對稻瘟病抗性的,谷優248的葉瘟和穗瘟表現為高抗,均優于對照品種。因此,該品種在稻瘟病高發區更適宜推廣種植。
1.2 產量表現 經現場觀察和實割驗收,谷優248在各縣(區)的產量示范表現如表3。
從表3可以看出谷優248在各個示范點的產量表現均比對照品種增產,增產幅度較大的是江城白沙和陽東合山兩個示范點,1hm2增產2.79~3.07t,增幅為55.4%~62.2%;增產幅度較小的是陽東紅豐示范點,1hm2增產0.39~0.54t,增幅為5.0%~6.9%。由于兩年示范表現中,對照品種深兩優58香油占在江城白沙和陽東合山兩個示范點中均對稻瘟病表現為中感,這是造成減產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谷優248具有高產、穩產、抗逆性強、廣適性好等優點,適合在我市各縣(區)大力推廣種植,尤其在稻瘟病高發地區,更能提高單產。
2 栽培技術要點
2.1 適時播種,培育壯秧 根據陽江氣候,早造宜于3月上旬末至中旬初播,4月上旬初移植;晚造于7月中下旬播種,8月上旬移植。按大田1hm2用種量22.5~30.0kg浸種,種子浸種催芽至種根約有1粒谷長時播種為宜。秧田1hm2 用復合肥300kg全層撒施,耙爛耙平。早造由于氣溫較低,最好覆蓋薄膜防寒,如氣溫較高時注意揭膜通風及煉苗;晚造用遮陽網覆蓋以防雨打,有利通風透氣,以防高溫燒苗。
2.2 適時移植,合理密植 適時移植,延長大田營養生長期,是水稻獲得高產的一項基礎措施[2],因此,在秧齡3.5~4葉拋植為宜,拋秧時做到勻拋、淺拋。一般插植規格為13cm×23cm或17cm×20cm,基本苗1hm2要達到27~30萬株。
2.3 合理施肥,科學管水 該品種穗大、粒多、粒大,比較耐肥,管理上要做到全生育期的施肥量充足、水分管理科學,從而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按照基肥∶分蘗肥∶穗肥∶粒肥=4∶2∶3∶1的比例[3],遵從基肥重施,分蘗肥早施,幼穗分化肥適施,壯粒肥增施的施肥原則進行施肥。科學用水是保證高產穩產的一個重要措施,遵循寸水返青、淺水促分蘗、適時烤田、后期干濕交替的管水原則,以達到保證苗數,控制無效分蘗,保持良好群體,增強植株抗病、抗倒伏能力,減少病蟲害發生的目的。
2.4 綜合防治病蟲害 防治病蟲害要堅持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植保方針,按照當地植保部門對病蟲防治的預測預報通知,及早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對口農藥及時防治[4]。
3 種植效益和推廣前景分析
經過在各縣區兩年的示范表證,谷優248的產量均在7.79t/hm2以上,比對照種深兩優58香油占增產2.79t以上,按目前市場收購價3 000元/t來算,谷優248的產值可以達到2.33萬元/hm2,1hm2增收0.84萬元,增收顯著。
谷優248在示范中表現出高產、穩產、適應性廣、抗病抗逆性強等優點,可以逐漸替代感稻瘟病的深兩優58香油占作為當地的主栽品種,并通過配套的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在提高種植效益的同時,減少了農藥使用對環境的污染,對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另外谷優248具有粒大、直鏈淀粉含量高的特性,非常適合在陽江地區推廣,究其原因有三,一是陽江地區養鵝產業較大,此品種非常適合做鵝的飼料;二是陽江地區米粉加工業較為發達,直鏈淀粉含量高的大米需求量大;三是該品種煮粥風味好,符合當地人喜歡喝“生滾粥”的習慣。因此,在全市范圍內推廣谷優248,將成為提高當地水稻種植效益和發展農村經濟的新途徑,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參考文獻
[1]劉穎珊,李杏,張振平,等.超級雜交稻高產示范表現及主要栽培技術[J].廣東農業科學,2007(6).
[2]林洪鑫,黃大山,熊多根.不同栽培模式對雙季超級稻產量及氮素吸收的影響[J].江西農業學報,2012(7).
[3]關健,姜先芽,黃顯良.常規稻新品種黃廣油占的示范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4,20(16):28-29
(責編:吳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