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寶 嚴從生


摘 要:“早甜”是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厚薄皮中間型甜瓜品種,適于早春保護地栽培。該文介紹了甜瓜品種“早甜”的特征特性,提出了栽培技術要點,主要包括:播種育苗、棚室生產準備、定植、水肥管理、溫濕度調控、授粉技術、病蟲害防治等環節,以實現保護地厚薄皮中間型甜瓜品種生產優質高產的目標。
關鍵詞:“早甜”;厚薄皮中間型甜瓜;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4-0070-02
甜瓜屬葫蘆科黃瓜屬,是目前種植效益較高的作物之一[1],也是人們喜愛的水果[1-2]。甜瓜是安徽省早春季節主要栽培的作物之一,安徽省西甜瓜常年生產面積穩定在16.67萬~20.00萬hm2,其中甜瓜占10%左右,且多以設施栽培的方式[3],面積呈逐年增長趨勢,在安徽已形成了以和縣、宿州、江淮地區為主的厚薄皮甜瓜產區,成為當地農民實現增收的重要手段之一[5]。在甜瓜產業發展過程中,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江淮園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開展了甜瓜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工作,育成了系列甜瓜新品種30多個,制定了配套栽培技術標準(規程)10多項,為甜瓜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其中以“早甜”厚薄皮中間型甜瓜新品種為代表,該品種是采用現代分子技術與傳統育種方法相結合育成的甜瓜新品種,符合安徽省消費者對甜瓜需求的特點,在安徽、浙江、山東等地區試種反應良好。
1 特征特性
“早甜”為綠皮、中果型、厚薄皮中間型甜瓜,早熟性突出,低溫生長性極強,雌花形成穩定,易坐果。單果重1.2~1.5kg,果實長橢圓形,綠皮上覆深綠色斑點,稀網紋。果肉白色,肉厚3cm以上,含糖量16%~18%。爬地栽培密度9 000株/hm2左右,每株留4~5個果;吊蔓或架栽密度為2.4萬株/hm2,每株保留1~2個果。
2 栽培技術要點
2.1 播種期 春播1月中下旬播種,采用大棚電熱溫床育苗;秋播6月中下旬至7月初播種。日歷苗齡30~35d,生理苗齡3葉1心。育苗方式一般采用穴盤育苗。
2.2 苗期管理
2.2.1 溫度管理 詳見表1。苗期大棚內小拱棚上的覆蓋物要早上揭,傍晚蓋,保持適宜溫度,中午大棚膜要適當掀起通風換氣,夏季育苗遮陽網在中午高溫時期要及時蓋,傍晚揭。
2.2.2 濕度管理 采用穴盤育苗,水肥管理要合理充分。播種前,澆透水1次。甜瓜出苗后到第一片真葉長出,適當降低基質的水分含量,水分過多易造成苗期徒長。隨著幼苗不斷長大,葉面積增大同時蒸騰量也加大,本著見干見濕原則,澆水要選擇晴天上午進行。甜瓜出苗后,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加大通風,盡可能地降低棚內空氣濕度。
2.2.3 光照管理 苗期注意盡最大可能增加光照時間與光照強度。
2.3 定植
2.3.1 精細整地,施足底肥 早熟栽培以沙壤土質為宜,深翻耕20cm以上。施足底肥,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一般每hm2施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4.5萬kg、菜籽餅1 500kg、氮磷鉀三元復合化肥750kg。翻地前一次撒施于土壤。
2.3.2 作畦 棚室厚皮甜瓜生產一般采用小高畦栽培,要求畦底寬80cm,頂寬70cm,高10~12cm,畦溝底寬70cm。南北畦向。定植前鋪設好滴灌、或微噴帶,覆好地膜,然后開孔定植。注意定植灌溉后及時封嚴地膜開口。
2.3.3 定植 春季溫室厚皮甜瓜定植,要求溫室內最低氣溫穩定在5℃以上、10cm地溫穩定在12℃以上,采用多層覆蓋2月中、下旬定植。選擇寒流剛過氣溫回升晴天上午定植。定植前進行選苗,選擇大小基本一致、無病蟲、健壯幼苗栽植。栽植時盡可能保持育苗根部的完整,盡量避免栽培基質散開的幼苗。定植密度:小高畦每壟定植2行,平均行距75cm,株距40~45cm。爬地雙蔓整枝栽培,植9 000株/hm2左右,吊蔓或架栽2.4萬株/hm2左右。
2.4 定植后管理
2.4.1 溫度管理 詳見表2。
2.4.2 光照管理 充足光照是保證“早甜”甜瓜果實充分膨大的必要條件,尤其是果實進入快速膨大期,光照時數不得少于8h,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盡可能做到早揭苫、晚蓋苫。
2.4.3 肥水管理
2.4.3.1 追肥 坐果期可隨灌溉追施速效甜瓜專用沖施肥300~450kg/hm2或硫酸鉀300~375kg/hm2。
2.4.3.2 灌溉 采用膜下滴灌技術,早春溫室一般灌溉5~6次。定根水,一般以土壤完全濕潤為度;第二水在5~6片真葉甩蔓時進行;坐瓜后幼瓜雞蛋大小時灌膨瓜水,膨瓜水次數視土壤質地和天氣情況而定;一般粘壤土灌1~2次,沙壤土灌2~3次。果實膨大期間需保證土壤水分充足,灌水均選擇在晴天上午進行。收獲前7~10d不再灌水。
2.5 田間管理
2.5.1 植株調整 單蔓整枝為子蔓留果,雙蔓整枝即為雙子蔓整枝,孫蔓留果。單蔓整枝時保留主蔓,利用第8~14節上的子蔓留果,留果的子蔓先端保留2片小葉摘心,一般每株結1~2個果;第8節以下發出的子蔓及早全部摘除,其余無果蔓亦要摘除,一般在主蔓第25節以后摘除頂尖。三蔓整枝在幼苗5~6葉時摘心,選留3條生長健壯、均勻的子蔓作主干,其余子蔓全部摘除。每子蔓利用第5~8節上發生的孫蔓留果,將第5節以下的孫蔓全部摘除,留果蔓亦同樣留2小葉摘心,其余無果孫蔓全部摘除,2條子蔓在第20節時去尖。
2.5.2 人工授粉 春季大棚栽培的甜瓜開花坐果時期,沒有外來傳粉昆蟲進入,無法進行正常的昆蟲自然授粉,可根據需要采用人工輔助授粉、蜜蜂授粉或氯吡脲沾花,以促進果實膨大。
2.6 病蟲害防治 甜瓜生產常見的病害有蔓枯病、白粉病、霜霉病、疫病,蟲害有蚜蟲、瓜絹螟等,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為基礎,生物防治為核心,科學使用化學防治技術的原則。
2.7 采收 甜瓜采收期嚴格,其品質與果實的成熟度關系很大。一般于坐果后35d左右成熟,成熟瓜皮泛黃,或在瓜臍部散發出本品種特有的芳香氣味,或瓜柄處產生離層,果皮及果柄部轉黃綠色時即為采摘上市期。
參考文獻
[1]靳文梅.晉東南地區早春塑料大棚甜瓜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4,8:97-98.
[2]程艷紅.甜瓜栽培技術[J].河北農業,2014,6:22.
[3]王亞林,汪社寬,張其安.安徽省西甜瓜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C].//紀念全國西瓜甜瓜科研與生產協作50周年暨第12次全國西瓜甜瓜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2009.
[4]韓斯平,朱斌.安徽和縣甜瓜生產技術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意見[J].中國瓜菜,2009,22(6):51-52.
[5]王朋成,方凌,嚴從生,等.安徽省西瓜甜瓜嫁接育苗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J].中國瓜菜,2014,S1:156-159.
[6]龐超,焦敏.“棉隆”+活性菌防治甜瓜根結線蟲效果好[J].新農業,2015,3:11-13.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