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萍
摘要 中浙優8號在尤溪縣作中稻栽培,綜合農藝性狀表現優良,具有分蘗力較強,穗大粒多,結實率高,生長清秀,后期轉色好,產量高,米質優等優點。為加快良種推廣,介紹了該品種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 雜交稻;中浙優8號;特征特性;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1.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9-0049-01
Abstract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Zhongzheyou No. 8 which as medium rice cultivated in Youxi county were excellent for its strong tiller ability,big panicles with many spikelet,high seed-setting rate,growth well and coloration well at later stage,high yield,good grain quality,etc..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promotion for the refined varieties,its characters and cultivation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which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research.
Key words hybrid rice;Zhongzheyou No. 8;characteristics;high yield;cultural techniques
雜交水稻中浙優8號是中國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雜交秈稻新品種,2006年通過浙江省審定(浙審稻2006002),2013年通過福建省引種認定(閩種引稻(2013)第002號),2015年尤溪縣引進試種,群體表現整齊,株型挺拔,葉色深綠,分蘗能力較強,穗大粒多,結實率高,生長清秀,后期轉色好,產量高、米質優,綜合農藝性狀優良,得到水稻種植戶的青睞。為了加快良種推廣,現將該品種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產量表現
2015年引進中浙優8號雜交中稻在尤溪縣城關鎮下村村作中稻試種示范1.2 hm2,并以Ⅱ優838組合為對照,平均產量9 054 kg/hm2,比對照增產7.2%。
2 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尤溪縣的城關鎮下村村,位于福建省中部,介于北緯26°10′,東經118°21′之間,海拔230 m。2015年在該地作中稻試種,生育期為140 d,即5月12日播種,6月9日插秧,8月26日齊穗,9月29日成熟。
2.2 農藝性狀
株高中等,平均株高126.2 cm,群體長勢整齊,株型松散適中較挺拔;葉色深綠,結實率高,分蘗能力較強,后期轉色好,耐肥抗倒,豐產性較好。有效穗數226.5萬穗/hm2,穗大粒多,穗長27.0 cm,每穗總粒數186.3粒;結實率86.6%;千粒重26.5 g。稻谷谷殼黃亮,穎尖無色,有芒,籽粒長橢圓偏長;全生育期140 d。
2.3 抗逆性
中浙優8號莖稈粗壯,后期青枝蠟稈,較抗倒伏,且抗病性較強[1-2],經試種觀察有零星葉瘟,紋枯病較輕,未發現白葉枯和穗頸瘟,中抗稻瘟病。
2.4 米質
稻米外觀好,品質優,米粒細長,經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檢測,整精米率56.6%,長寬比3.2,堊白粒率16.3%,堊白度3.6%,透明度1.5級,膠稠度69 mm,直鏈淀粉含量14.3%[2],達到國家優質稻谷3級標準。
2.5 主要優缺點
優點:該品種可作超級稻栽培,有較高增產潛力。中抗稻瘟病,耐肥,抗倒伏,米質優,熟期適中。缺點:在高肥條件下易感稻曲病,誘發感褐飛虱,蠟熟初期易落粒。
3 高產栽培技術
3.1 適時播種,培育壯秧
該品種播種至抽穗期較穩定,適時播種至關重要,根據品種的生育特性以及尤溪縣氣候特點,播種期應當安排在5月中上旬。濕潤育秧,播種前用強氯精消毒劑浸種消毒,防止種子帶菌傳病。秧田施足基肥,施用量控制在純氮75 kg/hm2,N∶P∶K=1.0∶0.8∶1.0;秧田播種量控制在105~150 kg/hm2,大田用種量11.25~14.25 kg/hm2。二葉一心期噴多效唑,促矮化分蘗,培育帶蘗壯秧,移栽前3~5 d施好“送嫁肥”,秧齡控制在25~30 d,做好秧田期的病蟲害防治。
3.2 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做到適時早插,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密度19.5萬~22.5萬叢/hm2,插秧規格16.7 cm×23.3 cm或16.7 cm×26.7 cm,插栽基本苗60萬~75萬株/hm2,有利于提高成穗率,力爭有效穗數240萬~270萬穗/hm2。
3.3 科學施肥,增施磷鉀肥
中浙優8號需肥耐肥性較強,但是在生育后期肥料過多容易倒狀,根據其需肥規律,施肥原則是重施底肥、早施分蘗肥,促進早發快發,提高分蘗與成穗率,根據苗架,控制孕穗抽穗期氮肥使用,適當增施磷鉀肥,以促根壯稈、籽粒飽滿。一般產量為9 000 kg/hm2的田塊,總施肥量控制在純氮180~225 kg/hm2,過磷酸鈣195~225 kg/hm2,氯化鉀195~225 kg/hm2。基肥、蘗肥、穗肥的比例以6∶3∶1為宜,插秧后7 d施促蘗肥。
3.4 合理水管,好氣灌溉
水分管理以“薄水插秧,深水返青,淺水促蘗,苗足曬田,水層抽穗揚花,濕潤交替到成熟”的水管原則[3]。加強稻田水分管理,分蘗期實行淺水勤灌,促進低節位分蘗;足苗時及時排水擱田,以控制無效分蘗,確保壯稈大穗;抽穗揚花期保水層,防止缺水影響抽穗;灌漿乳熟期宜采取干干濕濕交替灌溉[4],多次輕擱促進養根保葉強稈,提高抗倒能力。收獲前7 d斷水,有利于青稈黃熟以及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
3.5 病蟲害防治
采取綜合措施防治病蟲害,根據病蟲預測預報,做好稻飛虱、紋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對第3代螟蟲的防治一定要掌握時機、增加水量,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6 適時收獲
當90%谷粒黃熟后開始收割,適時收獲,減少損失,以獲豐收,切忌割青或過熟收獲。
4 參考文獻
[1] 陳體員,鄭小東,王新興.中浙優8號在浙南山區試驗示范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J].雜交水稻,2009(4):45-46.
[2] 王祥進.中浙優8號試種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科技,2013(5):19-20.
[3] 李正美.中浙優8號作中稻栽培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科技,2015(9):32-33.
[4] 鐘喜亮.中浙優8號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科技,2013(7):19-20.
現代農業科技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