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輝
摘 要:如今,政務微博在突發事件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不過相關的研究卻有所不均衡。眾多的研究者從危機事件的角度將研究重點放在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如何應對上。本文通過中國知網檢索期刊論文,從突發事件中的政務微博在信息傳播與角色、應對與輿情引導、功能與效果等三個層面梳理過去六年相關的研究,透視我國突發事件中的政務微博發展與研究現狀。
關鍵詞:突發事件;政務微博;信息傳播;輿情引導;功能
中圖分類號:G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7-0050-02
2009 年11 月11 日,湖南桃園縣通過新浪網實名認證,成為國內首個經過實名認證的政務微博。作為電子政府的一種媒介傳播平臺,政務微博架起了政府與民眾之間的溝通交流的橋梁,推動著網絡執政的發展。
過去幾年,我國政務微博發展迅速,相關的研究也隨之增加。本文借助中國知網(www.cnki.net),以2016年4月30日為檢索日期,以“突發事件與政務微博”為關鍵詞進行篇名期刊檢索,從突發事件中的政務微博在信息傳播與角色、應對與輿情引導、功能與效果等三個層面來透視相關的發展與研究現狀。
一、突發事件中的政務微博的信息傳播與角色研究
在信息傳播層面,突發事件中的政務微博存在著“回應不及時、無法適應網絡新媒體輿論環境和思想觀念”[1]等三個主要問題?!吧虾0l布”政務微博群的建立,有助于政務微博能“積極適應信息發布工作的新形勢”、“做好政務微博突發事件信息發布的著力點”[2]。政務微博群在突發事件信息傳播中應堅持“快、準、分、聽、答、廣”[2]方針。這與冀芳期待的“發布信息必須真實、客觀、公正;及時發布信息,搶占輿論制高點;政務微博直接公正地引導輿論,不應帶有傾向性評論、教化色彩;提高媒介素養,增強民主意識;會話式的語境,與網民積極互動;面對突發事件中的假新聞,進行積極引導和監管”[1]有相通之處。后者對于政務微博傳播者提出了傳播能力要求,即傳播者要有一定的媒介素養。唯有如此,才能夠更好地協調各政府部門有效地進行政務微博信息傳播。
2013年,圍繞3月的上海黃浦江死豬事件、4月雅安地震、6月廈門公交車縱火案件以及11月青島輸油管道爆炸事件,冀芳提出“對地區性的突發事件,事發當地的政務微博更應注重發揮主導作用”,“第一時間發布信息,提高受眾的參與度和互動度,發布關鍵帖引導輿論”,“政務微博應踐行受眾本位的發布理念,彰顯政府責任”[3]。這樣的建議強調突發事件發生時,政務微博應注重本土化、時效性與參與互動性、設置議程引導輿論、增強政務微博的服務意識。
在政務微博角色層面,增強互動角色地位成為討論的重點。以“上海外灘踩踏事故”為例,建立政務微博的互動機制成為政務微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趨勢,因為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作為第一信源已成新常態”,要通過“開辟話題來加強傳播效果”、“發布信息來引導輿論”、“與媒體、其他政務微博的互動來增強輿論可信度”[4]。為此,政務微博要承擔“發布權威信息和辟除謠言”的角色,成為“網絡輿情的引導者”[5]。不過,要想成為“官方信息的傳達者、公眾民意的溝通者、危機事件的解決者”[6],或者成為“速遞者、引導者、監督者”[7],政務微博傳播者需要抓住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的傳播特征,注意“發布時間、評論內容主體指向、討論話題的指向、評論者的情緒、交互形式分類”[8]。
二、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的應對與輿情引導研究
突發事件的發生常常使政府面臨著各種危機。這種狀態下的政務微博既要應對這些危機,也要引導危機中的各種輿情。相關的研究也集中在這兩個層面。利用關鍵詞“突發事件、政務微博”檢索的篇名類別下的期刊論文有15篇,其中危機應對的5篇,輿情引導的10篇。這些研究從政府和管理者的層面來討論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如何應對及輿論管控。
在突發事件應對方面,政策和制度層面的建設成為政務微博有效應對突發事件的重要方式?!敖⒔∪畔l布的組織機構,促進領導層、管理層、執行層之間的交流溝通,頒布政務微博建設指導性文件,公開政務微博應對突發事件的政策規定,加大內部宣傳”[9]。不過,單從政府層面推動政策和制度層面的建設還遠遠不夠。如不充分利用政務微博的技術特征來進行信息傳播,要有效應對突發事件也是很難實現的。充分利用政務微博的技術特征,再配以政府的相應制度,進而“加強政務微博的交互性應用、實現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有效結合、加強對政務微博的監督和管理”[10],實現政務微博在突發事件中的有效應對。“7.21”北京特大暴雨災害事件中的“北京發布”的表現表明,政務微博能否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利用“政務微博導控網絡輿情的時間響應要求、政務微博導控網絡輿情的內容響應要求、政務微博導控網絡輿情的微博交互要求”[11]是應有策略。
在輿論引導方面,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面臨巨大挑戰。信息獲取渠道的增多和人們媒介素養的普遍提高使得政務微博傳播的信息不一定成為主導信息。2014年3月昆明火車站的突發事件將“微博云南”推上風口浪尖。該政務微博在輿情應對上存在“信息的被關注度與擴散程度不足,無法引發強大的‘蝴蝶效應、內容采用‘拿來主義,政務微博異化為媒體議程的追隨者、缺乏對自身輿論場的輿情監控,議題設置未能滿足公眾需求、互動解釋不足,單向傳播特征明顯”[12]等問題?!吧虾M鉃┎忍な录敝小吧虾0l布”也存在著信息傳播缺乏完整性與多元化、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微博與微信之間的協同聯動不夠、與網民互動不足、官僚作風嚴重等問題[13]。
面對存在的這些典型問題,政務微博該如何應對和引導輿論?在技術上,組建多維度政務微博信息平臺,完善各信息環節的配合[12];從單一信息傳播平臺轉向與其它媒介傳播平臺協同進行信息傳播[14]。在政策與制度上,建立危機傳播效果分階段評估機制,實現全過程質量管理[12];建立“重大突發事件的輿情預警機制、重大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的輿情風險防范機制、基于‘速度、態度、尺度的政務微博的信息發布機制、重大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與民間輿論場的互動機制”[15]。在傳播者上,既要提高其媒介素養與專業水平[12],也要提高公民的理性思維能力以客觀審視網絡謠言[16];作為政府權威機構要第一時間積極主動公開信息、豐富信息的發布形式以提高辟謠的有效性、加強與受眾之間的互動和溝通以消除公眾質疑、選擇多樣化的辟謠模式以提高辟謠主體的力量[16]。
三、突發事件中的政務微博功能與效果研究
目前,有關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功能與效果的研究都不是太多。有關功能方面的研究大都基于大眾傳播功能基礎上的,認為政務微博在突發事件中起著及時發布信息,滿足公民知情權;認證權威發布,攻破流言謠言;積極引導輿論,維護社會穩定[17]的作用。北京7·21暴雨事件中“北京發布”有著“第一時間發布災害信息,反應迅速,不給謠言滋生留空間;提供大量信息,并從多角度滿足受眾需求;政務微博多向互動,合力解決突發狀況;保持較高的發布頻率,持續更新,為民眾提供災情信息”[18]的功效。
至于效果研究,研究者更多提出策略而不是實證研究去考察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的傳播效果。盡管如此,政務微博還是需要“注重服務為本,培養親和力;加強日常管理,增強吸引力;建立保障機制,保持生命力”[19]。
在如今的風險社會中,突發事件的發生呈整體數量上升的趨勢,政務微博作為網絡執政的一種重要手段,在應對和處理突發事件上還需要發揮更大的作用。當然,相關的研究也要及時跟上,從各種相關的研究中推動政務微博的可持續發展,為實現中國夢增添重要的動力源泉。
參考文獻:
[1] 冀芳.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的傳播策略[J].新聞知識,2013(6).
[2] 邵祺翔.充分發揮政務微博在突發事件信息發布中的作用——以“上海發布”及上海政務微博群為例[J].中國應急管理,2012(12).
[3] 周莉,李曉,黃娟.政務微博在突發事件中的信息發布及其影響[J].新聞大學,2015(2).
[4] 陳靚.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信息互動機制探析[J].新聞世界,2015(8).
[5] 莫鳳群.政務微博在突發事件中的傳播角色[J].青年記者,2013(4).
[6] 汪青云,柯筱清.淺析突發事件中基層政務微博的角色定位[J].新聞知識,2013(6).
[7] 陳靚,汪青云.突發事件下的政務微博角色探析[J].東南傳播,2013 (8).
[8] 邱源子.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的傳播特征——以“6·7廈門公交爆炸案”為例[J].新聞與寫作,2014(9).
[9] 賀曉麗.政務微博在突發事件應對中的作用研究[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15(2).
[10] 楊燕,陳思蓉.政務微博:突發事件下的機遇與挑戰[J].改革與開放,2014(2).
[11] 孫帥,周毅.政務微博對突發事件的響應研究——以“7·21”北京特大暴雨災害事件中的“北京發布”響應表現為個案[J].電子政務,2013(5).
[12] 陳然,謝薇.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輿情應對的問題及對策[J].今傳媒,2014(10).
[13] 王國華,魏程瑞,楊騰飛,鐘聲,揚王戈.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的網絡輿論危機應對研究——以上海踩踏事件中的@上海發布為例[J].情報雜志,2015(4).
[14] 羅新宇.風險社會下政務微博做好突發事件輿論引導的策略[J].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14(9).
[15] 王藝,楊雅蕓.論重大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的輿情應對機制[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5).
[16] 唐夢斐,王建成.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辟謠效果研究——基于“上海外灘踩踏事件”的案例分析[J].情報雜志,2015(8).
[17] 高艷紅.淺談政務微博在突發事件中的作用[J].網絡時代,2014(1).
[18] 楊鳳嬌,王劍.突發事件中政務微博傳播功效的實證研究——以“北京發布”在7·21 暴雨中的應對為例[J].青年記者,2013(8).
[19] 李健.政務微博在突發事件中的傳播效果及發展對策[J].中國傳媒科技,2013(9).
[責任編輯:東方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