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宏舟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神經外科 遼寧沈陽110000)
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聯合中藥消瘀康治療腦出血臨床觀察
姜宏舟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神經外科遼寧沈陽110000)
目的:探討高血壓腦出血行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聯合中藥消瘀康治療對患者愈后的影響。方法: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50例,治療組采用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聯合加服中藥消瘀康治療,對照組采用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治療,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4%,對照組總有效率80%,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治療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進步平均(14.6±8.80)分,高于對照組的(10.2±7.55)分(P<0.05)。結論: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療效可靠,加用中藥消瘀康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腦出血;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消瘀康
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其起病急、變化快、致死率及致殘率均占腦血管病的首位,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殘率,是醫學界研究的重點。目前藥物保守、外科干預仍然是主要治療方法,盡早清除顱內血腫,解除腦組織壓迫,降低顱內壓是治療的關鍵。本研究應用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與中藥消瘀康相結合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取得一定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本院顱內出血量30~60 ml幕上高血壓腦出血病例10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治療組男35例,女15例;年齡35~75歲,平均56.5歲;出血量30~60 ml,平均45.0 ml。對照組男37例,女13例;年齡36~73歲,平均55.5歲;出血量32~55 ml,平均43.5 ml。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行顱內血腫穿刺引流術,常規經頭顱CT掃描,做定位片,選擇最佳穿刺的體表位置、角度以及靶點深度的預測。常規消毒,局麻生效后,電力驅動下將顱內血腫穿刺針送入血腫腔內,據情可多點穿刺,并用20 ml注射器輕輕抽吸血腫,抽吸量根據術中情況確定(一般占術前血腫量的30%~80%),術中若疑有顱內繼發性出血,即向管內注入0.5‰去甲腎上腺素或注射用血凝酶冰鹽水沖洗止血。最后復查頭部CT,對血腫殘留量以及有無出血情況進行確認[1]。返回病房后用尿激酶沖洗引流,保持合適的顱內壓。治療組加服中藥消瘀康治療。中藥消瘀康組成為當歸、蘇木、木香、赤芍、澤蘭、乳香、地黃、澤瀉、沒藥、川穹、川木通、川牛膝、桃仁、續斷、甘草、紅花、香附。觀察期為3個月,依據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進行量化評分[2]。
1.3我國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
1.3.1意識(最大刺激,最佳反應)兩項提問:(1)年齡?(2)現在是幾月?(相差2歲或1個月算正確)均正確0;一項正確l;都不正確,做以下檢查。兩項指令(可以示范):(1)握拳、伸掌;(2)睜眼、閉眼。均完成3;完成一項4;都不能完成,做以下檢查。強烈局部刺激(健側肢體):躲避刺激或防御動作6;肢體回縮7;肢體伸直8;無反應9。
1.3.2水平凝視功能正常0;側視動作受限2;眼球側凝視4。
1.3.3面癱正常0;輕癱、可動1;全癱2。
1.3.4言語正常0;基本可以交談,但有表達困難2;簡單交談3;幾個單字式的聯系,借助表情動作5;不能言語達意6。
1.3.5上肢肌力Ⅴ級0;Ⅳ級1;Ⅲ級,抬臂高于肩2;Ⅲ級,平肩或以下3;Ⅱ級4;Ⅰ級5;0級6。
1.3.6手肌力Ⅴ級0;Ⅳ級1;Ⅲ級,握空拳、能伸開2;Ⅲ級,能屈指、不能伸3;Ⅱ級,屈指不能及掌4;Ⅰ級,指微動5;0級6。
1.3.7下肢肌力Ⅴ級0;Ⅳ級1;Ⅲ級,抬腿45°以上,踝或趾可動2;Ⅲ級,抬腿45°左右,踝或趾不能動3;Ⅱ級,抬腿離床不足45°4;Ⅰ級,水平移動,不能抬腿5;0級6。
1.3.8步行能力正常行走0;獨立行走5 m以上,跛行1;獨立行走,需扶杖2;有人扶持下可以行走3;自己站立,不能行走4;坐不需支持,但不能站立5;臥床6。每項檢查只能選擇一項。最低0分,輕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
1.4臨床療效評定標準顯效:體征明顯改善,70%≤積分減少<95%;有效:體征均有好轉,30%≤積分減少<70%;無效:體征均無明顯改善或加重,積分減少<30%。
1.5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1。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治療組進步總計730分,平均(14.6±8.80)分;對照組進步總計510分,平均(10.2±7.55)分,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提示治療組在提升患者生存質量上具有明顯的優勢。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表2 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分,±s)
組別 n 進步 平均治療組對照組50 50 730 510 14.6±8.80 10.2±7.55
高血壓腦出血形成后,一方面是血腫的占位效應,使腦組織受到擠壓、撕裂、挫傷,誘發腦水腫,導致顱內壓力增高,腦組織灌注不良,嚴重的可以出現腦疝。出血量大的血腫本身就可以造成明顯的顱內高壓;另一方面,血腫物質對腦組織的毒性剌激,也可以加重腦組織水腫、腦血管痙攣,使腦組織的損傷進一步加重。因此,清除顱內血腫以減輕或消除血腫的占位效應及對腦組織的毒性剌激是腦出血患者生存及康復的前提條件,急性期后予以改善腦血液循環的藥物,促進腦功能康復同樣是治療的關鍵。顱內血腫微創穿刺引流術是一種簡單快捷、定位準確、不用開顱和輸血、安全有效的手術方式[1]。中醫學認為,腦出血為腦內離經之血,離經之血也是瘀血,離經之血瘀阻脈絡,造成脈絡阻滯,氣血周流不暢,脈失養治,當活血、通絡為法。中藥消瘀康中的當歸、川芎、赤芍、紅花,桃仁具有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血液流變學及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等作用;乳香、沒藥、蘇木、木香、香附產生止痛作用;澤蘭、澤瀉、木通加速血液循環。微創引流能使血腫減容,消瘀康膠囊能明顯改善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漿高切黏度,增強紅細胞超氧化物歧化酶,降低血漿丙二醛水平的作用,具有降低血液黏度、改善紅細胞變形能力、疏通微循環的作用[3]。中西醫結合,各取所長,兩者相配合,使患者神經功能明顯改善。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總有效率84%,對照組總有效率80%,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治療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進步平均(14.6± 8.80)分,高于對照組的(10.2±7.55)分(P<0.05)。綜上所述,在腦出血臨床治療中采取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后加服中藥消瘀康治療,可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值得臨床推廣。
[1]趙憲林,姜宏舟,劉國軍,等.CT監視下YL-1型一次性顱內血腫粉碎穿刺針穿刺治療高血壓腦葉出血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2):4308-4309
[2]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3
[3]鄧生芳,趙明存.藏藥消瘀康膠囊非臨床期的主要藥效學試驗研究[J].青海醫藥雜志,2014,57(5):63-64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雜志在線投稿系統指南
我刊已啟用在線投稿系統,網址:http://www. syzxyjhlc.com,歡迎大家通過本網站投稿、瀏覽文章。通過本網站,可實現不限時在線投稿、審核、編輯、校對、組版等全流程功能,作者可在線查看稿件流程情況,專家可登錄網站實行在線審核,并可全文查閱本刊以往刊出文章。
R651.1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6.023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