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建中
“感冒看病,打針吃藥。”似乎是很多中國人認為最理所當然的康復途徑。近些年來,濫用抗生素和過度使用抗菌藥物靜脈注射制劑,在中國較為明顯。不過,抗生素可不是想吃就吃,其副作用讓一些國家選擇謹慎使用,“買抗生素甚至比買槍都難”。
在歐洲,病人如無緊急狀況,一般都會去自己的家庭醫(yī)生那兒報到問診。比如并不嚴重的季節(jié)性感冒,歐洲的醫(yī)生診斷后往往“吝嗇”地連半劑抗生素都不愿給你開,而是爽快地丟給你一句:“好好休息,多喝水。”“迷信”用藥效果的患者可能會再三央求,但換來的可能也只是延長幾日的病假條,或是多補充維生素的營養(yǎng)建議。
抗生素的負面影響不可忽視
在醫(yī)療福利豐厚的歐洲,醫(yī)生這樣“小氣”,倒不是急著替國家節(jié)省公費醫(yī)療開支,也不是開處方藥程序太繁瑣,更和制藥商是否給回扣無關。
“平時小病就長期頻繁嘗試各種抗生素,或者過量使用,容易造成人體出現(xiàn)抵抗反應。將來一旦遇到大問題,那就必須再加大劑量,如此惡性循環(huán),再無效的話,就會有‘耐藥風險。”比利時一位從業(yè)近20年的全科醫(yī)生丹勒蒙特這樣解釋。“其中最可怕的就是我們最近幾年常提的‘超級細菌。”歐盟的統(tǒng)計報告稱,目前歐盟境內每年有25000人因“抗藥反應”而死亡,這致命的“超級細菌”出現(xiàn)的罪魁禍首便是濫用抗生素。
英國政府最近出臺的一份報告則更駭人聽聞。根據這份《全國緊急事務風險清單》,如果耐抗生素造成血液感染大暴發(fā),可能會造成8萬人死亡,更有20萬人受影響,其中五分之二的病患可能有致命危險。顯然,英國政府已經將濫用抗生素上升為影響國家安全的主要風險。
抗生素在美國也不是輕松的話題。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稱,2013年至少有兩百萬美國人患上嚴重的耐藥性細菌感染而無抗生素可用,其中至少有2.3萬人因此死亡。塔夫茨大學研究稱,這些病人一般的醫(yī)療費用在1.8萬~2.9萬美元之巨,總共每年達到200億美元(1美元約合6.12元人民幣)。最嚴重的例子是抗生素的濫用導致難辨棱狀芽孢桿菌(C.diff)擊敗了腸道中的有益菌,每年C.diff導致1.4萬成人和兒童死亡。而因此細菌感染而拉肚子的美國兒童中,71%都曾經在感染12周前服用過抗生素。
該醫(yī)院還指出,服用抗生素會降低免疫力,淋巴細胞接觸各種細菌才能制作抗體,因此淋巴細胞需要反復“教育”。感冒由病毒引起,因此抗生素無效,反而會殺死腸內細菌,還容易產生過敏體質。
服用抗生素的心理影響也不容忽視。有些父母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感冒就非常緊張,不相信能夠自然痊愈,養(yǎng)育孩子也越發(fā)不安。有的媽媽甚至陷入感冒恐懼癥,不讓孩子去學校。日本大阪府柏原市的西村小兒醫(yī)院強調,任何感冒其實都能夠自然痊愈,一感冒就服用抗生素,重復這種錯誤,將喪失感冒能夠自然治愈的信心。
獲得抗生素的難與易
基于對抗生素的擔憂和恐懼,不少國家的抗生素屬于處方藥,很難從醫(yī)生或者藥房拿到。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tǒng)計,2013年日本抗生素制劑的生產金額達到2348.17億日元(100日元約合5.01元人民幣),比2012年降低6.7%,而2012年比2011年又降低5.4%。
總體來看,日本抗生素的生產金額比較穩(wěn)定,近幾年甚至有所減少,這也反映出在醫(yī)療領域,抗生素的使用比較謹慎。一名在日華人尿路感染,用過一種抗生素沒有效果,日本醫(yī)生就說不能再開其他抗生素了。
抗生素在肝臟和腎臟中代謝,所以會給肝臟和腎臟帶來負擔。在利用國民健康保險時,抗生素的藥物都規(guī)定了適用的病癥,醫(yī)生通常需要在處方上標明支氣管炎、肺炎等。但是,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就無法使用抗生素,因此,即使是就感冒開處方,也必須加上支氣管炎等適用抗生素的疾病名稱。如果發(fā)現(xiàn)不當使用,日本的醫(yī)療監(jiān)管機構將要求醫(yī)療機構全額負擔。為此,即使患者有希望,很多醫(yī)生也不愿意開抗生素處方。
相較于日本,在美國,想獲得抗生素倒不是什么難事。
首先,人們分不清病毒和細菌的區(qū)別。抗生素只對細菌感染引起的傳染病有效,對于病毒引起的常見病如感冒、喉嚨疼痛、支氣管炎等都沒有效果。可是人們誤信抗生素可治百病,醫(yī)生迫于病人的強烈要求也就只好開出處方。
其次,抗生素一般要吃七天,但不少人癥狀消失后就停藥,沒被殺死的細菌更易產生耐藥性。剩下的抗生素在家里放到下次生病,不用麻煩醫(yī)生就能繼續(xù)吃,也助長了抗生素的不當使用。
此外,醫(yī)生在病因不確定和測試結果還沒有得出的情況下,往往給病人抗生素進行預防。美國心臟協(xié)會就曾呼吁牙醫(yī)要少使用預防性抗生素,并于2007年頒布了比較嚴格的抗生素使用標準,但是多數(shù)牙醫(yī)和病人還是遵循1997年的那套標準,導致抗生素的濫用。2013年的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的研究顯示,美國醫(yī)生每年開了足夠4/5美國人吃的抗生素。
多種途徑普及抗生素副作用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左右,日本政府開始認識到抗生素導致的細菌耐藥性等問題,厚生省也發(fā)出通知,對使用抗生素進行指導。”日本科學協(xié)會會長大島美惠子介紹,如今,除了醫(yī)科和藥科大學都會對抗生素的副作用等進行詳細教育,藥店的藥劑師也掌握必要知識。現(xiàn)在,日本人對抗生素的副作用的意識已經比較強。
同時,很多醫(yī)療團體以及醫(yī)院等都會普及抗生素知識。一些醫(yī)院甚至在自己的主頁上詳細介紹為什么不能濫用抗生素。大阪府柏原市的西村小兒醫(yī)院就在主頁上特意指出,該醫(yī)院不給感冒開抗生素,因為抗生素不僅不能防止感冒惡化,如果胡亂服用,甚至還會導致感冒惡化。濫用抗生素包括對腸內正常菌群的不良影響、對保護皮膚的細菌的不良影響。
歐盟還在2011年頒布了一項涵蓋通過7個方面措施、包括12個行動的“反病菌抗藥性”五年計劃。11月18日還被定為歐盟抗生素宣傳日。
英國政府在信息傳播方面可算得上佼佼者。被安全報告“嚇壞”的英國民眾對抗生素使用的態(tài)度越發(fā)謹慎。越來越多的英國人開始迷戀有機健康食品、綠色營養(yǎng)食品來提高自身免疫力,“不看病不得病”倒成了現(xiàn)有條件下最安全可靠的應對方案。
英國政府早在去年就通過全民公投通過1000萬英鎊(1英鎊約合9.62元人民幣)的“經度獎”,在全球范圍內搜尋應對良策。一項英國國內最新的調研顯示,有過半的調查對象表示希望科學家能在未來十年內找到解決方案。
此外,抗生素對動物的影響也成為現(xiàn)階段的世界難題。美國80%的抗生素是用在牲畜上的,并非為治病而為提高產量,但最后又會通過食物攝取進入人的身體,進一步造成細菌的耐藥性。
幸好,歐洲在1990年代在畜牧業(yè)中禁用抗生素,美國消費者開始拒絕購買含有抗生素的肉類,日本也不鼓勵對家畜使用抗菌素。2014年11月,農林水產省發(fā)布了《抗菌素使用指針》,提出了針對各種疾病的抗菌素的使用方法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