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
周有光,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文字學家、經濟學家,通曉漢、英、法、日四種語言。經歷了清朝光緒年、北洋政府時期、國民黨政府時期、新中國時期至今。他的長壽養生經包含4個要素,即“學思、簡單、大度、樂觀”。
學思 就是閱讀與思考。周有光一輩子都在閱讀與思考,他年輕的時候學的是經濟學,成了著名的經濟學家,后來又改學了漢語言文字,成了漢語拼音之父。晚年的他,放下了專業,投入了另一種學思,大量閱讀文化和歷史書籍和百科全書,讀史讀中國讀世界,思維的清晰和好奇的頭腦,讓這位老人在學海里自由暢游。
簡單 周有光自有簡單的“三不主義”,一不立遺囑,二不過生日,三不過年節。日常生活十分簡單,生活需求也就減少。他每天拒絕葷菜和油煎類食物,雞蛋、青菜、牛奶、豆腐四樣不少。喝的是清香四溢的紅茶,穿的是純棉布衣,住的是狹小房間,用的是破爛小書桌。
大度 大度就是“宰相肚里能撐船”,周有光做得相當不錯,可以想象,戰亂的年代,百姓生活顛沛流離,打仗把他家都搞光了,炸彈就在他的身旁爆炸,能幸運地活下來就是福氣。還有“文革”期間的那些造反派把他的房子封了,財產抄走了,他淡然處之。大度,讓他活得從容、淡定。
樂觀 對于周老而言,樂觀就是忘掉煩惱,甩掉年齡,樂觀也是一種生命超脫的表現。他樂觀地把自己曾經住過的狹小住房稱為“門檻破爛,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歡迎老友光臨”。與他相濡以沫70年的妻子離世,難受之時,他風趣地以“人如果都不死,人類就不能進化”來安定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