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賽,陳蕾,楊娟吉林醫藥學院,吉林吉林 132013
某醫學院校護理本科生社區護理就業認知現況調查
唐賽,陳蕾,楊娟
吉林醫藥學院,吉林吉林132013
目的 了解護理本科生社區護理就業認知及影響因素,探討提升護理本科生社區護理就業認知的方法,充實社區護理隊伍,提升服務質量。方法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隨機選取四年制護理本科生及護理專升本學生108名學生進行社區護理就業認知調查。結果 社區了解度:四年制本科生“聽說過,但不了解”占55.6%,專升本學生“有一定了解”占68.5%;社區就業意愿:四年制本科生及專升本護生多數選擇“未找到工作可以考慮”,在一二線城市、小城市、農村分別占59.3%、55.6%、35.2%;四年制本科生及專升本護生愿意到社區工作的首要原因均為 “工作自由度高”,均占48.1%,四年制本科生不愿意的首要原因是“發展機會少”,占42.9%,專升本護生是“薪酬待遇低”,占46.3%。結論護理本科生到社區醫院就業意向偏低。建議通過職業教育、深化社區護理教育改革和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來促進護理本科生到社區醫院就業。
社區護理;問卷調查;就業認知
[Abstract]Objective To know the community nursing employment cogni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and study themethods of improving the community nursing employment cognition of them thus enriching the community nursing team and improving the service quality.M ethods 108 cases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in four-year system and nursing students turning the junior into the undergraduate were surveyed for community nursing employment cognition by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Results In terms of community understanding degree,55.6%of the undergraduates in four-year system had heard of it but did not understand it,68.5%of the students turning the junior into the undergraduate had a certain understanding;in terms of community employment intention,most of the undergraduates in four-year system and nurse students turning junior into the undergraduate chose“perhaps considering it if failing to find job”,59.3%,55.6%and 35.2%of the studentswanted to work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tire cities,small city and countryside,the primary cause of the undergraduates in four-year system and nurse students turning junior into the undergraduate glad to work in community was the high work freedom degree,re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48.1%and 48.1%,the primary cause of the undergraduates in four-year system unwilling to work in community was fewer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accounting for 42.9%,and the cause of the nurse students turning junior into the undergraduate unwilling to work in community was low salary,accounting for 46.3%.Conclusion The employment intension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to community hospital is lower,it is suggested to promote the nursing undergraduates towork in community hospital by vocational education,deepening community nursing education reform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nstitutions.
[Key words]Community nursing;Questionnaire;Employment cognition
地方院校是為基層輸送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入學率不斷升高、大學生就業難的大背景下,面向基層就業成為地方院校畢業生的重要方向[1]。自2009年頒布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以來,基層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一直在不斷深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作為基層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深厚的發展動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老年人口的增長以及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護理服務也必須跨出醫院,邁向基層,走入社區,更好地服務于人民,造福于人民。雖然近年來國家已陸續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不斷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設力度,但是護理本科生社區就業意愿并沒有顯著提高。一方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很難招到高學歷護理人才;另一方面卻出現了畢業生培養過剩、求職難等趨勢,最終出現了大醫院護士飽和而社區護理人才嚴重緊缺的矛盾現象[2],同時也造成了社區護理人才隊伍質量偏低,社區護理的水平有待改善的狀況。該研究旨在了解護理本科生的社區護理就業認知及其影響因素,探討能有效引導護理本科生提升社區護理就業認知的方法,充實社區護理隊伍,提升護理服務質量。
1.1調查對象
選取某醫學院校專升本科班學生54名(已修《社區護理》且已實習),隨機抽取四年制護理本科生54名與其進行對比分析。調查對象均理解調查目的,并同意接受調查。
1.2調查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統一解釋填寫方法及注意事項后,受試者當場填寫,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108份,回收108份,其中有效問卷108份,有效率100.0%。
1.3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整理、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統計和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社區護理就業認知
四年制本科生多數選擇 “聽說過,但不了解”,占54.7%,專升本學生多數選擇“有一定了解”,占68.5%。不同專業層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專業層次護理本科生社區護理就業認知[n(%)]
2.2社區護理就業意愿
四年制本科生及專升本護生多數選擇“未找到工作可以考慮”,一二線城市、小城市、農村分別為59.3%、55.6%、35.2%。見表2。

表2 社區護理就業意愿[n(%)]
2.3社區護理就業意愿影響因素
四年制本科生及專升本護生愿意到社區工作的首要原因是“工作自由度高”,均占48.1%。四年制本科生不愿意到社區工作的首要原因是 “發展機會少”,占48.1%,專升本護生首要原因是“薪酬待遇低”,占46.3%,不同專業層次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專業層次護理本科生社區就業意愿影響因素對比[n(%)]
3.1專升本護生社區就業認知高于四年制本科生
不同專業層次的社區了解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專升本護生已經學習過《社區護理》,掌握了部分社區護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并去過社區醫院進行見習實踐。同時護理專升本護生已有實習經歷,真正參與和體驗過醫療衛生服務,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信息來源也就更為豐富。因此,專升本學生對社區護理的就業認知高于四年制本科生。針對這一現象,護理本科生應做好個人職業定位,根據自身情況合理規劃,避免盲從,做好就業的雙重選擇;學校應當盡早開展社區護理職業宣傳,加大就業引導力度,增加社區實踐的機會,提高學生對社區護理的熟悉程度和對社區護理觀念的形成,以加強學生社區護理的認知度;政府應當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宣傳力度,并建立良好的政策體系,確保社區優惠政策的明確落實,避免政策流于形式,為未來學生走向基層,走向社區護理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3.2總體社區護理就業意向不樂觀
四年制本科與專升本護生選擇“未找到工作可以考慮”最多,在一二線城市、小城市、農村分別占59.3%、55.6%、35.2%。從這里可以看出,目前護理本科生的社區就業意愿偏低,就業意向并不樂觀。對于大部分護理本科生來說,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并不是就業的第一意向,而僅僅是作為找不到工作時的后備選擇。因此,對于專升本護生應當根據其生源地、學習能力、綜合素質、個人才能等因素幫助護生找準自身定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而對于四年制護理本科生的職業教育及職業引導應當盡早進行,實習階段才能夠更加清楚自身的定位。另一方面,要不斷深化和推進社區護理教育改革,從教學方面引導護生了解社區、服務社區。社區護理學的起步較晚,教學多停留于理論層面。應當幫助護生分析當前的就業形勢和護理事業的發展前景,積極宣傳國家有關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介紹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同時也可吸取“校地共建社區實踐基地”培養模式的先進經驗[3],使護理本科生認識到社區護理的意義和發展前景,引導護理本科生向社區就業。
3.3影響護生社區就業影響因素分析
在愿意去社區就業的原因上,不同專業層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首要原因均為“工作自由度高”,均占48.1%。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作為三級預防的最后環節,接觸的大多是患有慢性疾病及輕微疾病的病人,主要目的是預防和保健,工作內容較為簡單輕松,可以更好地安排時間,工作自由度相對較高,相比于人滿為患的綜合性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可以成為護生就業的一個較好的新渠道。在不愿意去社區工作的原因上,不同專業層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四年制本科生的首要原因是“發展機會少”,占42.9%。從這里可以看出,四年制本科生非常注重自身的職業發展空間。但目前的社區護士只是遵從醫囑進行簡單的護理操作,缺乏足夠的社會支持及居民認同感,使護生無法較好地實現自身價值,這也就大大降低了其社區就業的積極性。而專升本的首要原因是“薪酬待遇低”,占46.3%,這與我國目前的社區醫療發展狀況有關。我國的社區醫療起步晚,在體制建設、人才培養及資金投入上仍有不足,且目前社區護士待遇較二、三級醫院護士稍差,發展潛力不足,導致社區護士來源困難、編制不足、隊伍不穩定、流失嚴重[4],難以吸引護理本科畢業生直接去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業。總體來看,護理本科生缺乏奉獻精神與責任意識,沒有將社會的進步需要和個人努力聯系到一起。針對這一情況,可以通過開展職業教育,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以此來培養護理本科生的職業精神及社會責任感,提升護理本科生的自我價值認同,憑借自身的努力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形象,以此來促進社區護理乃至護理事業的整體發展。同時,社區方面應當不斷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設和改革。目前,許多發達國家已有系統規范的社區護理機構,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并建立了“醫院——社區護理——家庭護理”的一體化服務,形成了“疾病護理——預防保健——生活照顧”的持續性服務系統以及專門開設社區護理課程和社區護理專業[5],這些措施對于我國社區護理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政府及公共衛生部門也應當做好大學生進入社區工作的引進政策,提高畢業生待遇及福利,提供更好的職業發展機制、更多的專業培訓和進修機會[6]。只有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動社區護理事業的進步,使其在整個醫療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邱雪琴,張平,孔令磷.地方院校護生社區護理就業意向及影響因素調查[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7):64-66.
[2]王輝.不同教育層次護生社區護理就業意愿比較[J].濱州醫學院學報,2013,36(5):363-365.
[3]潘湛,許冬武,朱雪波,等.全科醫學本科社區實踐基地研究與實踐[J].社區醫學雜志,2015,13(9):32-34.
[4]盧蓉,張杪.我國社區護理人才培養策略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0):138-139.
[5]張麗娟,王翠翠,陳婷.國內外社區護理隊伍建設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4,29(7):89-91.
[6]黃仙紅,林祿靜,王小和,等.醫學生基層就業意向及影響因素分析[J].基層衛生,2014,7(8):46-50.
Survey on Community Nursing Em ployment Cognitive Status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in Some M edical College
TANG Sai,CHEN Lei,YANG Juan
Jilin Medical College,Jinlin,Jilin Province,132013 China
R47
A
1672-5654(2016)07(a)-0190-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9.190
唐賽(1995.1-),女,江蘇連云港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護理管理。
楊娟(1981-),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社區護理工作,E-mail:juanyang0417@126.com。
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