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產煤大縣”山東章丘全面退出煤炭產業背后
這個日子,章丘的很多礦工能脫口而出,一如他們清晰記得自己第一天下井的日子。
2015年10月28日,山東省章丘市市屬3口礦井全部閉坑封井,這意味著,該市全面退出煤炭行業,由此成為全國首個關停煤炭產業的縣(市)。
昔日被稱為“黑金”的煤炭由盛及衰,章丘的煤炭業發展史成為全國煤炭行業今昔巨變的縮影。在煤炭行業產能過剩的今天,章丘為何對煤炭產業一關了之?章丘這一“斷腕”之舉背后有幾多考量?這里普通礦工的命運又何去何從?

作為濟南下轄的縣級市,章丘因產煤聞名全國。在上世紀90年代,章丘達到產煤的歷史高峰期,全市共有大小煤礦200多家,產能從幾百噸到幾萬噸不一,從業人員4萬余人,年產煤炭共計350萬噸,對財政的貢獻率高達40%以上。
當時煤炭業一片紅火,而事故頻發的安全形勢卻屢遭詬病。有老礦工回憶,這些煤礦多是鄉鎮煤礦,最多一年出過100多起事故,以至有人說:“個人發財,政府發喪。”
為減少安全事故,自2004年起,章丘先后實施3次煤炭企業整合重組。直至2014年,全市煤礦被整合為1個集團——章丘東風煤炭集團有限公司,下轄11處礦井,核定生產能力203萬噸/年。
伴隨歷時十年之久的整合重組之路,章丘煤炭產業漸入低迷。東風煤炭集團董事長張永貢用一組數據進行對比:2009年5月,煤炭價格高企,大致在680元/噸;2015年下半年,煤炭價格已跌至200元/噸。2012年下半年起煤炭價格一路走低,該集團在2013年出現虧損。
章丘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統計顯示:2014年,全市煤炭行業上繳稅金6124萬元,各煤礦卻虧損7468萬元;2015年1~10月,煤炭行業上繳稅金2937萬元,虧損高達8985萬元?!皣乐靥潛p導致企業發展步入惡性循環,現金流減少,基本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而這種狀況一眼望不到頭?!闭虑鹗薪洕托畔⒒志珠L王其坤說。這座昔日“產煤大縣”,隨著新型工業化發展壯大,煤炭產業對全市經濟的貢獻度已從“舉足輕重”退化至“無足輕重”。2014年,煤炭行業的稅收占全市總稅收不到1%。
“目前全市支柱產業正向交通裝備、食品飲料、精細化工、機械制造等方向發展,煤炭產業對經濟貢獻今非昔比,這使我們有勇氣、有底氣謀求轉型發展?!闭虑鹗薪洕托畔⒒指本珠L郭偉宏坦言。
煤炭行業占據著大量土地資源,同時因壓礦、地質沉降期等原因,對全市城市布局的規劃調整造成嚴重制約。在煤炭去產能、去庫存的宏觀背景下,這一行業究竟有無存在必要?在經過歷時大半年的全面考察調研后,章丘最終作出關停決定。
事實上,這一關停決定并非簡單粗暴一關了之,而是經歷了逐步關停的過程。2014年,章丘首先關停了11處礦井中的8處。按照計劃,剩下的3處將分步關停,但在2015年10月22日,3處礦井中的鑫岳1號發生透水事故,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155名礦工安全升井。這一修復資金5萬元的輕微事故再度令章丘官員痛定思痛:企業效益不好易導致安全投入不到位,后果不堪設想。最終章丘作出一次性關停剩下3處礦井的決定。
一項上升到全市戰略規劃的重要決定,落在煤企和礦工身上,陣痛則尤為強烈?!斑@可不是一般的陣痛。”張永貢說,章丘煤炭資源可采儲量預計2000多萬噸,“說關就關,資源還沒有挖出來,很痛心?!?/p>
更讓張永貢頭疼的是,經多次整合重組后,集團所背負的巨額債務和上千名職工安置問題如何妥善解決?
在東風煤炭集團,有的職工一家三代在礦上,有的一家20多口人在礦上,關停決定一出,很多人難以接受。為此,章丘市在回撤礦井設備的同時,一直在做煤礦職工的思想工作,讓大家有一個心理逐步接受的過程。
“關停煤礦是遲早的事?!鄙綎|能源淄礦集團原埠村煤礦黨委書記鄒美元說。他所在的埠村煤礦是一家國有煤礦,本不在此次關停范圍之內,卻作出全面關停決定:埠村煤礦將于2016年6月關閉最后一口礦井。
埠村煤礦和東風煤炭集團遭遇的困境極為相似,年虧損額最高時一度達1.17億元,舉步維艱。埠村煤礦實施煤炭“收縮戰略”,加快由“依托煤”向“擺脫煤”轉變。2015年10月,埠村煤礦通過改制成立山東新升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現任黨委書記鄒美元介紹,他們將以現有的阻燃劑、工程塑料、物業服務等產業為平臺,利用3~5年時間,徹底實現企業轉型。
在這座擁有百萬人口的縣級市,轉型升級的不僅是煤炭產業。2016年初,有“鐵匠之鄉”之稱的章丘啟動鑄鍛行業污染治理。歷時3個月,徹底拆除了2107臺燃煤窯爐。全面淘汰燃煤窯爐后,所有鑄鍛企業生產都用上了天然氣、電等清潔能源。章丘每年節約用煤110萬噸、減少煙(粉)塵約2.6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兩萬噸。
從2015年10月啟動煤炭產業退出工作至今,王其坤坦言:“人是最大的問題?!痹谒磥?,礦工是否得到妥善安置,將影響他們的家庭生活維系乃至社會穩定。
據統計,此次東風煤炭集團三處礦井實施煤炭產業退出,共涉及職工2758人。為做好職工分流安置工作,章丘市專門成立聯合工作組進駐東風集團,多渠道征求職工意見建議,起草了《煤炭產業退出職工安置方案》,該方案制定歷時一個多月,經歷了十余次調查、研究。
在長達一個月的征求意見階段,共收到七大類88條意見,工作組據此重新完善充實后,方案最終獲該集團工會委員會全票通過。
具體安置方案包括:對45周歲、55周歲人員實行內部退養一批;集團內部轉崗、留用一批;為特殊工種符合條件的人員辦理提前退休;社會企業安置一批,專門舉辦東風集團下崗職工專場招聘會;鼓勵職工回鄉創業;鼓勵職工自主創業;企業轉型發展安置一批;為暫未轉崗就業人員提供就業援助等。
截至今年5月初,通過上述方案實現職工再就業安置1244人,其中45歲、55歲人員內部退養197人,企業留用人員72人,推薦就業577人,并為736人辦理了傷病津貼,為617名符合條件的特殊工種人員辦理了提前退休申報手續。5月20日,章丘市政府舉辦了煤炭產業轉型職工就業專場招聘會,現場1410人達成就業意向。
章丘市委書記江林稱:“站在職工立場出政策、想辦法,要以煤炭產業轉型發展來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擁護?!?/p>
除了職工安置,化解債務是工作組的又一挑戰。作為一個老企業,東風煤炭集團遺留問題錯綜復雜。多次整合重組后,各煤礦債務包袱全部轉移疊加到東風集團,銀行各類貸款近3億元,包括職工集資在內的各類應付賬款高達5000多萬元,企業面臨較大的金融風險。
為防止企業資金鏈斷裂,章丘市政府通過市財政暫借東風集團一部分償債資金,對涉及人數眾多的應付賬款進行集中清償,避免訴訟保全造成的負面影響和其他隱患。此外,章丘市政府通過政府貸款籌措資金2.9億元,以財政先行墊付的形式,解決東風集團煤炭產業退出帶來的職工安置問題。經信、財政等相關部門,最大限度為企業爭取到國家省市各級化解過剩產能等專項獎補資金,全力支持企業轉型發展。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行業的整體退出,相關人員安置、債務化解等問題的解決并無成熟經驗可以借鑒。”王其坤坦陳。做完產業退出的文章,東風煤炭集團將面臨整體轉型發展的挑戰。按照規劃,該集團將通過加快產業轉移、聚力招商引資、盤活土地資源、做大園區經濟等方式,最終實現“騰籠換鳥”。
摘自《中國青年報》
縱覽·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