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興文
(南昌市青山湖區京東醫院全科,南昌 330029)
?
社區青年高血壓109例分析
姜興文
(南昌市青山湖區京東醫院全科,南昌 330029)
目的探討社區青年人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以及其臨床特征。方法選取門診就診的109例青年高血壓患者,在采用常規降壓治療的同時,進行飲食和運動干預。結果109例患者中,高血壓家族史45例(占45.8%),高鹽飲食49例(占49.5%),飲酒54例(占54.5%),吸煙58例(占58.6%),缺乏運動69例(占69.7%)。治療9個月后, 109例患者中86例(78.90%)血壓恢復或者接近正常狀態。治療9個月后的血壓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治療前三酰甘油、尿酸以及BMI均高于治療后9個月(P<0.05),舒張末期左室內徑顯著低于治療后9個月(P<0.05)。結論應了解青年高血壓的發病因素及特點,加強健康教育,及時進行治療,以減少對靶器官造成的損害,降低青年高血壓的發病率。
青年高血壓; 危險因素; 運動干預; 飲食干預; 社區
近年來,青年高血壓患者的數量逐漸增加,朝著年輕化的方向發展。為了探討社區青年人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以及臨床特征,本文對109例青年高血壓患者進行24 h動態血壓監測,現將檢查結果報告如下。
1.1研究對象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南昌市青山湖區京東醫院門診就診的109例青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均有高血壓病史,男67例,女42例,年齡23~44歲,平均年齡為40.9歲。依據2012年中國高血壓修訂委員會修訂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為診斷標準,舒張壓≥90 mmHg、收縮壓≥140 mmHg[1]。
1.2方法
1.2.1危險因素調查
調查內容:1)陽性家族史:患者的母系以及父系等親屬是否得過高血壓。2)BMI=體質量/身高2。3)是否吸煙。4)是否飲酒。5)每天的攝鹽數量>6 g(約一啤酒瓶蓋,去掉軟膠墊)即判定為高鹽飲食。6)每周少于150 min中等強度(如快走、家務、搬運小于10 kg重量的物品)有氧身體活動判定為缺乏運動。7)在生活以及工作上是否感覺有壓力。
1.2.2血壓測定
診室血壓測定:患者休息半個小時左右,由專門的醫生采用標準臺式水銀柱血壓計,對患者的坐位右上肢血壓進行測量,測量1次中間時間間隔2 min,取2次測量的平均值。
動態血壓測定:采用日本尼氏動態血壓監測儀,進行無創性攜帶式24 h動態血壓監測。監測結束后記錄24 h平均收縮壓(24 h SBP)、24 h平均舒張壓(24 h Hdbp)、白晝平均收縮壓(dSBP)、白晝平均舒張壓(dDBP)、夜間平均收縮壓(nSBP)、夜間平均舒張壓(nDBP)。
1.2.3治療方法
在行高血壓常規治療的同時,進行飲食和運動干預。1)飲食干預:對患者的飲食干預采用食品交換法。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等身體情況,計算出患者每天必須的熱量,從而確定每日三大營養素的供應量和飲食分配,包含55%的糖類、15%的蛋白質、30%的脂肪。每天攝入6 g的鈉鹽,足量的水果、蔬菜、鉀、鎂、鈣,忌煙酒、高糖食品、油炸食品、巧克力和啤酒等,切勿暴飲暴食。2)運動干預:運動種類可以是全身性的有氧運動,例如:太極拳、散步、游泳、慢跑和騎自行車等;運動時間為飯后1 h左右,每次可堅持30 min。體育運動要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
1.2.4統計學方法
對實驗數據的測量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數據計算均采用均數±標準差來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危險因素調查結果
109例患者,高血壓家族史45例(占45.8%),高鹽飲食49例(占49.5%),飲酒54例(占54.5%),吸煙58例(占58.6%),缺乏運動69例(占69.7%)。
2.2治療前和治療9個月后BMI、尿酸、總膽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比較
109例患者治療前三酰甘油、尿酸以及BMI均高于治療后9個月(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和治療9個月后BMI、尿酸、總膽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比較 ±s
2.3治療前和治療9個月后動態血壓監測
治療9個月后,109例患者中86例(78.90%)血壓恢復或者接近正常狀態。治療9個月后的血壓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見表2。
表2治療前和治療9個月后動態血壓監測指標


時間24hSBP24hDBPdDBPdSBPnSBPnDBP治療前130.1±12.692.0±1194.3±8.8133.6±10.7124.5±11.488.5±9.4治療9個月后124.4±11.685.1±9.288.2±7.7123.5±10.2120.4±10.483.2±8.1P<0.05<0.05<0.05<0.05<0.05<0.05
2.4治療前和治療9個月后超聲心動圖結果
治療前舒張末期左室內徑顯著低于治療后9個月(P<0.05),其他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治療前和治療9個月后超聲心動圖結果 ±s
近年,我國高血壓發病率呈現年輕化的趨勢,觀察和了解導致青年人群出現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便于進行更好的治療。大多數的青年高血壓患者都具有心血管病家族史,本組資料占45.8%。青年高血壓患者的BMI、尿酸以及三酰甘油具有明顯的升高情況,而且三酰甘油水平與舒張壓和收縮壓成正相關,三酰甘油水平也會隨著血壓的升高而顯著增加[1],還有一些研究發現,高尿酸血癥與血尿酸正常者相比,更容易造成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如冠心病、腦卒中,而且肥胖的患者與正常患者相比也更容易造成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2-3]。
高血壓患者的總膽固醇、血尿酸、BMI以及空腹時血糖指數嚴重影響著青年人高血壓的發生、發展以及轉歸。在臨床治療中,大多臨床醫師對不同的患者選擇不同的藥物來進行治療,但是通過非藥物治療的方法在臨床治療中效果不是很明顯,所以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一般的患者相對于改善飲食習慣以及加強運動而言,更愿意通過藥物治療來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但通過改變BMI能夠非常有效地改善青年肥胖高血壓者的血壓[4]。對于青年高血壓患者而言,大多數患者都是缺乏運動,還存在吸煙、飲酒等情況,本研究對109例患者在進行常規降壓治療的同時,還進行了飲食和運動干預,結果表明,治療9個月后,109例患者中86例(78.90%)血壓恢復或者接近正常狀態。治療9個月后的血壓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治療前三酰甘油、尿酸以及BMI均高于治療后9個月(P<0.05),舒張末期左室內徑顯著低于治療后9個月(P<0.05)。因此,要想減少青年人高血壓發病的趨勢,應該改變他們不科學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態度,加強健康教育,降低青年人高血壓的發病率。
綜上所述,應該了解造成青年高血壓患者的發病因素以及發病的特點,及時進行治療,以減少對靶器官造成的損害,有效改善青年高血壓患者的身體狀況。
[1]莫與京,陳富榮,陳東驪.高血壓患者血清尿酸與ADMA的關系[J].實用醫學雜志,2014,25(18):3039-3041.
[2]任正華,謝彩霞,吳紅英.早期腸內營養聯合合生元制劑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6,9(8):837-840.
[3]陳狄洪,吳文軍,徐嘉賀,等.青年高血壓并腦出血的臨床特征及隨訪分析[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15,16(4):264-265.
[4]李超民,拓步雄,李慧,等.青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J].安徽醫藥,2014,16(5):262-263.
(責任編輯:羅芳)
2015-11-04
R544.1
A
1009-8194(2016)07-0018-02
10.13764/j.cnki.lcsy.2016.07.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