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南,劉水英,張小娥
(江西省人民醫院骨二科,南昌 330006)
?
品管圈在降低骨盆骨折患者壓瘡發生率中的應用
朱明南,劉水英,張小娥
(江西省人民醫院骨二科,南昌 330006)
目的探討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降低骨盆骨折患者壓瘡發生率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通過成立QCC小組,確定主題,制定計劃,對本科室進行現狀調查,原因分析,對策實施,并對QCC實施前后相關指標進行評價。結果通過QCC的實施,骨盆骨折患者壓瘡發生率、護士壓瘡防護能力、患者滿意度均優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QCC管理應用到骨盆骨折患者壓瘡預防當中,能有效降低發生率,改善護理服務質量。
品管圈; 骨盆骨折; 壓瘡
隨著2010年優質護理的提出與推廣,要求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江西省人民醫院對優質護理工作根據專業特點細化和量化,其中壓瘡預防的護理成為評價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壓瘡是長期臥床患者比較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長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同時也增加了護理工作量。骨盆骨折患者由于部位的特殊性,患者會出現劇烈的疼痛,造成翻身困難,且臥床時間較長,因此壓瘡的預防是護理工作的重點及難點。為了更好地提升優質護理服務質量,將QCC活動應用與預防骨盆骨折患者壓瘡發生護理工作中,在全體圈員的努力下,取得預期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本院骨二科共收治骨盆骨折患者63例。將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末采取QCC活動之前的骨盆骨折患者4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18~62歲,平均年齡(47.3±0.7)歲。其中穩定性骨盆骨折2例,不穩定性骨盆骨折38例,合并盆腔臟器傷11例,合并下肢骨折脫位29例。均行手術治療。將2014年1—12月QCC實施后的23例骨盆骨折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齡18~62歲,平均年齡(49.5±12.8)歲。其中穩定性骨盆骨折1例,不穩定性骨盆骨折22例,合并盆腔臟器傷3例,合并下肢骨折脫位9例。均行手術治療。2組在年齡、性別、手術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
首先對全科護士進行品管圈知識培訓,包括品管圈活動的意義、工作方法、注意事項等??剖易o士自發組成品管圈,成員共七人,推選出圈長1名,由護士長擔任輔導員。
1.2.2選定活動主題
召開品管圈活動會議,采用頭腦風暴法,最后確定主題為“降低骨盆骨折患者壓瘡發生率”。圈名為動力圈,活動時間為2014年1—12月。
1.2.3現狀分析
針對實施品管圈管理前存在的問題,從患者、環境、護士、管理等多個方面開展現狀的調查,經調查發現,壓瘡發生的原因主要有:護士責任心不強、專業護理能力薄弱,骨盆骨折患者臥床時間較長、疼痛的限制、患者及家屬對壓瘡知識不了解以致預防依從性低,無監管及獎懲制度。
1.2.4設定目標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末共40例骨盆骨折患者病例,通過資料整理得出壓瘡的發生率為30%。根據計算公式目標值=現況值-(現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30%-(30%×87%×95%)=5%,設定目標將骨盆骨折患者壓瘡的發生率控制在5%以內。其中改善重點:現狀分析中需要改善項目中的累計影響度;圈能力:通過圈員自評所得。
1.2.5對策擬定及實施
品管圈成員通過親和圖法找出最迫切需要解決的4個問題點:1)壓瘡防范意識不強,風險評估不足。2)健康宣教不到位,患者及家屬預防壓瘡依從性低。3)責任心不強,制度落實不到位。4)無人督促檢查及激勵機制。根據這4個問題點實施PDCA(P:plan計劃:D:do執行;C:check檢查;A:action處理)。內容:1)圈員討論制定壓瘡培訓計劃,包括評估方法、預防、管理、治療新進展、案例預警,科室每月按計劃開展相關專題講座,并在下月學習前對上次授課內容進行考核,達到人人過關,從而提高全科護士防范壓瘡意識及評估能力??己私Y果與績效掛鉤。2)病房張貼壓瘡案例警示圖片,提高患者及家屬對壓瘡的重視程度。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全面健康宣教(飲食、大小便管理、翻身方法時間等),全科護士做到班班宣教、人人宣教,而提高患者及家屬預防壓瘡依從性。3)根據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骨盆骨折患者評估均為中重度依賴患者,制定壓瘡護理流程如下:臥氣墊床→受壓骨突處減壓貼保護→使用翻身墊、腳墊→健康宣教→制定護理計劃(壓瘡防護護理、心理護理、疼痛護理、建立翻身卡)→填寫壓瘡交班本→床邊班班交接患者皮膚情況→上報科壓瘡質控小組及動力圈→壓瘡質控小組每日晨檢查壓瘡預防措施落實情況→發現護理不當及時修正→護士長每日早查房對疑難問題給予指導。4)壓瘡質控小組每月對檢查情況進行反饋,根據檢查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動力圈每季度進行壓瘡預防及上報檢查,漏報情況納入績效考核。
1.3觀察指標
比較QCC實施前與實施后以下指標:(1)壓瘡的發生率及程度,根據美國壓瘡顧問小組(NPUAP)推薦的4級分期標準進行壓瘡分度,分為Ⅰ期(淤血紅潤期)、Ⅱ期(炎性浸潤期)、Ⅲ期(淺度潰爛期)、Ⅳ期(壞死潰瘍期),分級越高程度越嚴重。(2)護士預防壓瘡護理能力,根據授課內容進行壓瘡相關理論知識考核,80分以上為合格。(3)預防壓瘡護理服務滿意度,采用自制調查問卷表對患者本人或者家屬進行調查,從床單位、皮膚、活動、營養、解除壓迫時間、動作輕柔度、減壓用具使用、宣教、效果及其是否愿意依從十個方面以不記名的方式調查總體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數據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描述,用卡方檢驗行組間率比較,檢驗水準α=0.05。
2.1QCC實施前后壓瘡發生率及程度、護士預防壓瘡護理能力比較
觀察組壓瘡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士的預防壓瘡護理能力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壓瘡發生率及護士預防壓瘡護理能力比較
2.2QCC實施前后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預防壓瘡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1.3%,觀察組預防壓瘡護理服務滿意度為68.8%,2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8,P=0.038)。
QCC是指同一個工作現場或工作內容相關的人員,自動自發的組合起來,集中智慧,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來發現問題,分析原因,解決問題的一種管理方法。QCC活動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圈員們自主的管理,自己被重視、意見被采納、效果被見證的喜悅,不僅能提高護理質量,而且有利于提升參與人員的團隊精神、專業知識、溝通協調、自信心、責任感、榮譽感等[1]。是近年來被引進并逐漸興起的一種護理管理方法。
壓瘡是長期臥床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據相關報道,歐美國家住院患者壓瘡發生率14%~25%,我國的發生率23%~27.5%[2]。近年來,有研究表明將QCC運用于壓瘡的預防中,并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本研究通過臨床實踐證實。
3.1QCC活動讓制度得到了有效落實,提高專業護理水平,降低壓瘡發生率
活動實施前交接班制度流于形式,壓瘡診療制度未落實。新護士對交接內容不熟,對壓瘡評估護理知識掌握不全。老護士對壓瘡新進展不了解,慣性思維。開展QCC活動后,圈員們在護理工作中更加細心、認真,善于發現問題,并及時組織小組討論,采納各種改進意見,對問題逐個的解決讓圈員們更加有成就感,增強了對專業理論的求知欲及護理的興趣,從而提高了業務水平,改善了護理服務質量。從表1可見護士預防壓瘡護理能力由活動前的51%提升到90%。又隨著獎懲監管機制完善,保障了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實。表1可見壓瘡發生率由活動前的30%降至4%,QCC活動能有效提高護士預防壓瘡的護理能力,從而降低高危患者的壓瘡發生率[3]。
3.2品管圈活動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活動開展后護士更關注患者感受,愿意花更多的時間為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飲食、心理、疼痛、壓瘡預防等各方面宣教,明顯提高了患者及家屬預防壓瘡的依從性。主動的服務意識、有計劃性的溝通內容,讓溝通更加和諧有序,讓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提高,由活動前的68.8%提高到91.3%。
3.3品管圈活動增強了護士責任心,調動了護理積極性
QCC活動,強調每個圈員能夠自動自發地參與活動,提高圈員們工作的積極性,讓每一個護士的才能都得到發揮[4]。QCC實施后,圈員們主動服務理念的產生,主人翁精神的發揮,護理問題的成功解決,明顯提高了護理積極性,增強了護士責任感。QCC活動的推行,由原來的“要我做”到現在的“我要做”,一定程度上激發了護理人員的能力,提高了對管理措施的執行力和依從性[5]。
綜上所述,QCC管理骨盆骨折患者能夠有效降低壓瘡的發生,改善護理服務質量。
[1]劉巖,黃帥,赫子懿,等.應用品管圈在降低創傷骨科患者壓瘡發生率中的護理體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增1):34.
[2]藍智玲.品管圈在降低骨盆骨折患者壓瘡中的應用[J].醫院管理論壇,2015,32(1):16-18.
[3]管學妹,俞玲英,陸龍妹,等.品管圈活動在壓瘡高危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8):65-67.
[4]宋紅燕.品管圈管理在降低患者壓瘡發生率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2):223-224.
[5]陳旭慧,葉海虹,艾夢婷.品質管理圈活動在手術室高值物品管理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7A):66-67,70.
(責任編輯:劉大仁)
Quality Control Circle Reduces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Fracture
ZHU Ming-nan,LIU Shui-ying,ZHANG Xiao-e
(TheSecondDepartmentofOrthopaedics,Jiangxi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Nanchang330006,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for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fractures.MethodsStatus survey,reas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implementation were performed in our department through establishing QCC group,determining theme and making plan.In addition,the relevant indicators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QCC implementation.ResultsThe implementation of QCC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enhanced the nurses’ ability to care,and improve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care (P<0.05).ConclusionThe QCC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fractur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pelvic fractures; pressure ulcers
2016-01-10
朱明南(1979—),女,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的研究。
R473.0
A
1009-8194(2016)07-0078-03
10.13764/j.cnki.lcsy.2016.07.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