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雪原
【摘要】隨著我國金融市場日益復雜、衍生金融工具不斷發展,銀行信貸業務早已成為銀行發展的重要支撐力。但自美國次貸危機之后,我國商業銀行逐漸暴露出信貸管理風險,并逐漸成為國內外金融行業關注的熱點。面對經濟金融全球化的挑戰和隱含的風險,商業銀行應充分認識銀行信貸風險成因,采取適當改善措施,從而提高控制信貸風險的基本能力。
【關鍵詞】商業銀行 中小企業信貸風險
一、引言
在我國,商業銀行在金融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當前,在嚴重的信貸風險環境下,金融行業起到重要作用的我國仍然沒有建立起科學有效的風險解決方案,更沒有建立完善的信貸風險管理機制。為了保障商業銀行在信貸方面的競爭力,進而適應金融市場發展規則,并以我國監管條例為標準,眼下的重要任務就是以商業銀行特征為依據,建立健全信貸風險管理機制,采取科學有效的風險解決方案,對商業銀行存在的信貸風險進行提早預防、及時甄別,從而促進銀行信貸資金正常運轉,保證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提高商業銀行競爭力,鞏固其在市場中的地位。
二、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概述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定義可以歸結為:某一組織或個人為降低風險損失影響的處理決策過程,風險管理過程一般包括:設定風險管理目標、選擇與實施風險解決方案、風險甄別、風險評級、監督管理過程、評估管理效果。
作為我國銀行風險管理的重要部分,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具有非常復雜的意義,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即通過對銀行信貸風險進行預估、測評、分析與管控,有效預防潛在的風險,排除或轉移資金運行中存在的不確定性;整體來看,在保持最低成本的基礎上實現銀行信貸的最高收益,也可以說在信貸風險特定程度內實現最低經營成本,但前提是將重點放在控制信貸資金的安全運行,實現經營目標上??傊蓪⑿刨J風險管理具體化為:收益在一定條件下的最小風險損失;或者資金風險固定前提下最大資金收益。
三、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主要成因
(一)銀行層面
當前階段,從商業銀行信貸組織構架上看,信貸管理所暴露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三點,即部門權責混亂、審批信貸合二為一、信貸決策專業性較差。
1.信貸部門權責混亂。前臺業務操作、授信額度管理、風險資產管理共同組成了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條線。但主管這三個條線工作的職能部門,在權責分工方面,完全處于混亂、不匹配的狀態之下。例如,如果公司部門負責包括制定信貸風險管理政策在內的職能風險管理,就需要讓本身負責不良資產清收任務的風險部門下發清收指標。
2.信貸決策專業性較差。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對信貸收益、成本風險進行綜合衡量即為信貸決策,需要經歷經營決策、財務決策、行業性質決策等方面的信貸分析技能及其相關客戶經理的職業經驗??梢?,商業銀行信貸決策者應該是信貸風險預防、規避及解決方面的專業人員。但就當前情況看,我國金融行業信貸部門決策者仍由行政領導擔任,如此一來,對于最大風險收益的實現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3.審批信貸合二為一。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基層行長在經營權、貸款審批、人事任免等方面均有相應的權利,這種情況造就了審批信貸難以相互獨立的現象,這種職責歸集難以保障分支行的獨立授信審查,反而會促使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存在較大經營隱患,進而直接影響到風險收益最優化的能否實現。
(二)中小企業層面
1.缺乏擔保與補償能力。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資產較少,抵押物不足,更多的采用保證方式,商業銀行出于自身資金安全,要求中小企業互相保證。一旦借款人經營不善,不能及時償還,商業銀行就會要求聯保企業承擔連帶擔保責任。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家企業發生風險,會導致整個聯保團體陷入困境,甚至于破產。即使進入貸后資產處理,商業銀行不但需要花上較高的費用,而且受償率也很低,難以補償銀行放款資金。
2.信息披露不足,財務數據失真。中小企業沒有將信息充分披露出來,部分數據有作假情況出現,導致銀行無法有效開展信貸調查工作,面臨著重重的困難,很難將具體的工作落實到位,也不能保障評估風險的有效開展。我國沒有形成健全的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評估體系。部分企業只有財務報表,其他有關證明信用方面的資料,同時,還面臨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了提高信譽度和信用評級,中小企業通過調整數字方式對財務報表進行修飾,實現最終的信貸審批。金融企業很難把握中小企業的信用狀況,給貸款審查和授信等環節帶來不便。
四、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策略
近些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國外各大商業銀行業不斷加入我國金融行業,在日益復雜的市場環境與激烈的同行業競爭力中,我國要想在發展中求生存,就必須要全面分析信貸管理風險問題,明確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目標,制定科學正確的風險管理策略,以進一步提高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質量。
(一)以成本收益最優為準則,建立全新的信貸運作流程
商業銀行信貸業務具有低收益、高風險的特點,這就給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帶來一定的挑戰。作為商業銀行,以盈利為主要目標,因此,應在控制信貸風險的前提下,以實現最高收益為準則,確立戰略性信貸市場、信貸組合目標。就信貸分析方法而言,應以現金流量分析為核心,實現商業銀行信貸分析系統最優化。同時,建立健全信貸風險解決機制,利用統一的信貸分析工具,采取統一的銀行信貸分析政策,為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分析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
(二)以人員、系統作為支撐力量,確保信貸支持體系的完善
就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而言,完善的管理會計職能是保證關鍵風險指標管理手段得以有效實施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大商業銀行應設立專門的信貸培訓崗位,制定信貸培訓計劃與實施方案,保證數據質量管理,通過有效的管理機制與考評方法,促進數據質量低下問題的有效解決。
(三)進一步完善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制度環境
對于商業銀行而言,要想進一步提高信貸風險管理水平,就必須保證管理手段與管理技術相應作用的有效發揮,但是前提條件是管理手段、管理技術與制度環境要相互匹配。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保證商業銀行正常運作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商業銀行優化信貸資金配置,提高經營收益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皇月洲.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現狀及對策思考[D].西南交通大學.2009.
[2]李雪晴.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效率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
[3]曲國權.商業銀行中小企業貸款授信風險的管理分析[J].時代金融.2015(10):81-82.
[4]楊愛香.淺析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現狀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5(10):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