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基于MOOC的高職財務會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研究背景,針對我國傳統高職財務會計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現狀與問題,探討基于MOOC的高職財務會計課程考核評價的原則及其評價體系的構建。
關鍵詞:MOOC 高職 財務會計課程 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3-207-01
基于MOOC的高職財務會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實現了“以先進教育技術改造傳統教育教學,以信息化促進職業教育現代化”,傳統的高職財務會計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將不再適用新型的課程教學模式,因此,構建科學合理的基于MOOC的高職財務會計課程考核評價體系一方面可以檢驗基于MOOC的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并且可以使之不斷完善和優化,另一方面可以以現代信息化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代替傳統落后的評價體系。
一、傳統高職財務會計課程的考核評價
傳統的高職財務會計課程評價更加注重的是總結性評價和知識性評價,期末成績占60%,平時成績占40%,期末成績就是期末的閉卷考試成績,平時成績包括考勤和課后作業,即學生本課程的最終成績是(期末成績×60%+平時成績×40%),所有成績均由教師一人評價完成,與一直接觸到的應試教育評價方式差不多,沒有體現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即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評價,導致大多數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并不清楚在高職院校學習與在普通高校學習,及與在初中、高中的學習有何不同,仍然是為了考試而學習,沒有要多學些技能、走出校園就能夠零距離上崗的意識。因此,落后的評價方式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熱情,甚至職業理想,嚴重壓制了學生的個人潛力和能力的發揮。
二、基于MOOC的高職財務會計課程考核評價體系
(一)評價原則
1.自評與他評相結合。自評是學習者的自我評價,是學習者對自己的自我診斷、自我認可和自我完善,他評是教師和同學對學習者的評價,可體現評價的客觀性和同學之間的協作性,兩者相結合,有利于評價主體實現多元化,增加課程的參與度,促進評價指標體系的日趨完善,使評價者和被評價者對評價的內容更容易達成共識,并真正實現以評促改。
2.總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總結性評價可以理解為是對學習者的綜合性評價,重在整個教學模式的教學最終效果的評價,它是對被評價者的最終判斷,形成性評價注重教學模式的整個過程和各個環節,可起到調節、優化教學過程的作用,兩者相結合,可以使教學模式不斷改進和完善,可以觀察學習者適應和進步的全過程及最終的教學效果。
3.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科學性是評價指標符合高職課程教學過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比如基于MOOC的高職財務會計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可以分平時和期末兩大模塊來設計指標,平時再按照具體教學環節設計課前視頻學習、課堂學習過程、課后效果總結三個維度設計一級指標項,即從課程教學內容、課程實施過程、課程實施效果三大方面展開評價。可操作性是在確立的一級指標項下的各評價要素和評價標準在完整的基礎上應盡可能簡化易操作,即簡單易行。
(二)構建科學合理的基于MOOC的高職財務會計課程考核評價體系
遵循上述評價原則,分平時和期末兩大模塊,構建了基于MOOC的高職財務會計課程考核評價的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及每一個指標項的具體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如下圖:
可見,基于MOOC的高職財務會計課程考核評價更注重過程的評價,平時成績由40%的比例調整為60%,并且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動手能力的培養及職業素質的養成,并且有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多元的評價主體,平時成績的評價方法可采用依靠現代信息技術的文件夾評價法,它可清晰地反映學生課程學習的全過程,既完整又彰顯個性,并且還可作為學生后續學習寶貴的學習資料,期末測試仍可采用傳統的試卷考評法,兩者相結合將對學生本課程的學習給出綜合評定,即平時成績的60%加上期末測試的40%即為學生本課程的最終期評成績。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MOOC的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課題批準號:XJK014CZY057)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常昊,吳一楠,田亞平.基于MOOC的大學環境教育通識課程學習績效評價體系構建[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5(12)
[2] 闕麗娟.文件夾評價法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10)
[3] 王英,陳新亮.大學生“雙服務”素質教育模式研究與探索[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7)
(作者單位:湖南外貿職業學院 湖南長沙 410000)
(作者簡介:張琳,湖南外貿職業學院講師,經濟學學士,研究方向:經濟學、教育學。)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