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 姜楠

【摘要】中國的貧富兩級分化嚴重,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嚴重不平衡。而如何讓西部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小康水平達到持平,是中國政府目前需要解決的難題之一。本文以西北部地區經濟落后的原因、“西部大開發”政策實施后的發展和政府對西部地區未來發展的規劃來分析西北部的崛起之路并得出結論。
【關鍵詞】西部地區 西部大開發 政策 經濟發展
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緩慢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最顯著特征,中國從2003年起開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至2015年期間,西部的720個重點項目工程建設中投資高達5.5萬億元,但目前還未看到顯著的效果,對于拉動西部經濟的發展,實際切實的分析它的原因、政策實施效果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對西部經濟發展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一、西部經濟落后的原因
西部地區地域遼闊,人員與東部相比較稀少,且是我國貧困人數分布最廣的未開發地區。西部的經濟至今還達不到中國的小康水平不僅是因為起步晚,還有諸多的因素制約著西部經濟的發展。
西部經濟發展緩慢是一個讓人民、政府都至今困擾的問題,其產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而根據西北部目前的狀況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原因來進行分析:
(一)自然原因
1.西部的地勢、地形環境條件差,交通不便。中國的西部地區被蒙古、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尼泊爾、印度、緬甸、老撾、越南12個國家包圍導致處于大陸內部遠離海洋。西北部多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氣候干旱,降雨少,地域面積雖十分遼闊但沙漠、丘陵、高原、盆地眾多導致的交通環境差使西部地區不利于發展和開發。
2.少數民族眾多,地區文化差異大。西部地區是中國少數民族聚集地最多的區域,有45個少數民族分散在西部的不同區域。因為各少數民族的文化、信仰和宗教的不同,導致與世界文化潮流脫節,思想封閉落后,不利于宣傳政府的政策提議和文化的交流,加上現在藏獨、新疆恐怖分子的一系列反政府事件,導致民心慌亂,更加不利于政府對于西部經濟發展作出的策略、決議的實施。
(二)人為原因
1.以往政府對西部地區的忽視。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的記載記錄來看西部一直是屬于經濟放任的狀態,可以看出古時的地方官員的不重視,畢竟天高皇帝遠,連皇帝都不在乎,這種貧困地區的老百姓想要得到救助和支持都不能向政府反映。到了改革開放時期,政府在沿海設立經濟特區大力發展東部沿海經濟,加快中國東部區域經濟的發展步伐更是與西部地區的經濟差距繼續拉大,現在政府通過“西部大開發”的策略起步較晚,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財力來拉動西部經濟的發展。
2.教育落后,人才的流失。西部地區的教育程度低于發達地區,西部地區的高等學校數量不多,且因為西部地區貧窮的人數太多,能夠有能力去學校接受教育的人數占比率低,政府對西部教育的宣傳力度不夠。再加上政府財政支出較大,對于西北部九年義務教育的經費補助也嚴重不足,孩子受教育的機率更低,大學生的數量也非常的稀少。人才是社會經濟中的主力軍,而西北地區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超低文化的知識教育素質和人才利用率是西北部區域推行西部大開發政策的難題之一。
二、“西部大開發”政策實施后的發展現狀
國務院針對西部經濟落后的狀況提出了“西部大開發”的經濟政策。而西部的經濟從2000年正式執行該政策后得到了緩慢的增長。雖然效果不是非常顯著,但是從很多方面都可以反映出西部的經濟得到了提升。
第一,交通、技術資金的投入不斷加大。2015年中國在西部地區投資共計7650億元,中國在西部設立重慶、成都為重點經濟區,意在建設擁有高新技術、汽車工業及配件生產和強大的國防的中國西部經濟中心區。2016年中國又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重點投資8000億元建設西部交通里程8000公里以上的鐵路網。從2003年到2016年我們可以看出中國中央政府對西部地區的資金投入在不斷增加。
第二,西部地區總體教育水平逐漸接近全國水平。從西部大開發政策實施以來,2012年西部地區的高校累計培養的應屆畢業生數預計共達600多萬人,“985工程”高校的畢業生在西部地區就業比例在40%以上。近5年來,西部高校新增院士19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74名。隨著西藏大學、青海大學、寧夏大學、石河子大學進入“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西部地區“211工程”高校數量達25所。2016年西部地區高校將繼續持續實施“985工程”和“211工程”,增加教育經費、重點建設學科實力和實驗室。
第三,人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鐵路網的建設使西部地區的交通更加方便。南水北調、水利工程的建設為干旱少雨的西部解決水資源不足的問題。能源、通信技術等重大基礎設施條件得以改善,西部地區的醫療水平、服務水平得到顯著加強,人民生活質量的水平在不斷提高。
三、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前景
西部地區的未來發展方向和它的發展前景對于西部的人民和政府來說至關重要,它關乎于整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希望和信心。
(一)“一帶一路”的建設
“西部大開發”對于西部地區來說,經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與中國的總體經濟相較而言,西部和東部地區的經濟差距仍然是在擴大。“一帶一路”的提出和實施,轉變了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有利于釋放西部地區以前的保守體系,建立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開放型經濟體系。“一帶一路”有利于西部發揮與13個國家接壤的地理優勢,建立沿線國家間經濟、政治、文化的交流。可以將自身的競爭優勢轉化為市場與合作優勢,與沿線國家進行更為緊密的商貿聯系,實行經濟貫穿與整個歐亞大陸的全方位經濟開放格局。
(二)西部未來的發展計劃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出2016年應該重點發展西部地區經濟,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根據現今的西部地區發展情況趨勢制定一項配套的未來西部發展計劃。
1.加強頂層設計,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組織和實施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及配備相應的專項籌劃,提高西部地區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綠色環保可持續的低碳發展,緊密聯系和加入“一帶一路”工程建設等三大戰略,革新對內保護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加速培育區域成長新支撐,加強對外開放的產品保障能力。
2.全方位推進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夯實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基礎。加快推進西部綜合公路、鐵路、民航、航運交通運輸中體系建設,強化水利基礎設施網絡支撐,增強能源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完善通信基礎設施網絡。
3.培育擴大產業區域特色優勢,增強區域自主發展的能力。大力支持農業發展,優化傳統能源資源開發轉換,積極有序開發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大力發展特色服務業。
4.著力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牢固生態安全屏障。重點實施生態工程,加大節約節能和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建立健全生態環保補償機制。
5.綜合施策精準扶貧,著力保障改善民生。全面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扶持特殊困難地區發展,促進教育事業全面發展,提高醫療衛生公共服務水平,組建現代化公共無償文化服務體系,促進社會保障和改善社會治理。
6.加大資金投資支持力度,完善政府政策的保障體系。加大財稅投資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深化組織人才保障。
四、對這幾年西部經濟的發展做一個總結
西部的發展是一項規模宏大,耗費耗時的大工程,從政府提出西部經濟建設以來都一直受到中國和世界各國的關注,它雖然是政府至今還沒有解決的難題之一,但是西部也在政府的支持和建設有好的發展前途。
從圖表中2010至2015年的西部地區各省生產總值來看,2010年的GDP達到萬億元只有3個省,到了2015年卻有7個省超過了萬億元這個難關。我們不難看出西部地區的經濟一直在持續增長,也可以知道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之路是走的正確的道路。對于西北部地區的發展不能揠苗助長,只有穩固的做好基礎建設,服從可持續發展的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西部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將持續走高。
當然,不管是2016年亦或是未來幾年政府都將有計劃的推動西部的經濟發展。也相信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會看到一個經濟繁榮、人民溫飽、幸福文明的新西北部。
參考文獻
[1]王正偉.西部大開發要充分發揮區域中心城市的作用[J].北京:求是出版社,2001.
[2]鄔大光.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報告.教育部[Z],2015.
[3]孫占峰.2016年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工作要點[Z].國家發改委,2016.
作者簡介:劉彩(1995-),女,漢族,重慶開縣人,畢業于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研究方向:經濟學;姜楠(1989),女,漢族,重慶萬州人,任職于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研究方向:財務、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