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得益于資本市場的發展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我國企業的資本結構從而不斷優化升級。制造加工業作為臺州工業的主體,雖然在浙江省內擁有較強的整體競爭力,但其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發展模式已不能完全適應當今的市場化浪潮,發展面臨困境。實踐證明,只有明確自身定位,輔以成熟的資本結構理論,企業才能盡可能降低財務風險,找準財務杠桿的“平衡點”。為此,本文將對企業資本結構存在的問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結合臺州制造加工企業的實例,建立臺州制造加工企業最優的企業資本結構,提出相應調整對策,推動中小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資本結構 制造加工 杠桿系數 “平衡點” 優化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資本結構理論是財務理論的重中之重,事關企業的生存發展,對企業管理和內部結構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在全球化及改革開放政策的影響下,中國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但固有的制度、管理架構、資本結構等都面臨著新一輪的變革。如何確定最優資本結構,學術界內的研究還較為匱乏。
古語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企業力爭實現價值最大化,即努力實現企業的最優資本結構。就理論而言,企業都應有一個比例最優值,但該具體數值仍是個迷。危機之危,波及各行各業,首在制造業。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現象隨著市場化的進一步深入顯得愈加明顯,甚至變成中小企業前進路上的絆腳石。臺州的制造加工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正面臨著極大的挑戰。了解制造業及其子行業資本結構情況,如何找準其最佳資本結構的“平衡點”,促進企業增值成為我們亟需探討的問題。
二、企業資本結構概述及影響因素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債務資本與股權資本形成的比例關系,而最優資本結構是指從長期觀察下企業的綜合資本成本最低但價值最大化的資本結構,也被稱為目標資本結構。企業的最優資本結構與財務杠桿系數緊密相關,這就為我們找準其“平衡點”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我們可等同于認為公司只要不斷加大財務杠桿,并減少其資本成本,杠桿作用就有愈發顯著的作用,相應產生的公司價值也就越大。而當債務資本在資本結構的比例越接近100%時,即可獲得最佳資本結構的“平衡點”。倘若企業的盈利能力較強,那么該企業積累的內部資金在很大程度上能滿足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債務資本就會隨著財務狀況的優信度而降低,甚至為零值。綜合各種因素考慮,包括盈利能力、稅收、企業的財務風險等,商人的趨利性訴求促使企業想要找到所有者收益最大化和綜合資本成本最小化二者的協調下產生的資本結構,而這也就是本文所要尋找的答案。
三、優化資本結構的分析方法
第一,融資的每股收益分析。資本結構的影響,還與銷售水平的高低有關。每股收益分析是依靠每股收益的無差別點來判斷的,可以由此斷言企業資本結構是否恰當。除卻以籌資換取的收益,若每股收益增加,則該資本結構就是恰當的,有利于企業擴張,反之則不恰當。
此外,企業在每股收益無差別點上還采用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等方式。若債務融資所得經濟效益更好,此時便可以使用債務融資;若出現與上述現象相背離的情況,則建議使用股權籌資,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更加有利。
第二,最佳資本結構分析。在企業價值盡可能巔峰值的資本結構情況下,公司的加權資本成本最低。此時的資本結構就是公司追求的最佳資本結構。
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選擇上述兩種方法作為指導依據,同時結合其他方法,輔之以相關人員的實際工作經驗進行綜合判斷,從而得出最優對策。
四、臺州制造加工企業的資本結構研究
(一)樣本的選取
由于各行業對于最佳資本結構的界定各不相同,總概念涵蓋范圍過廣,為使結果更具針對性,本文以臺州制造加工企業為例,選取了臺州10家較知名的制造加工企業作為研究對象,收集相關財務數據,所得的結果可供其他制造加工企業借鑒及參考,使之能對企業的資本結構進行更好地優化,帶動整個產業的系列發展。
(二)企業杠桿系數的計算分析
本文搜集了臺州10家制造加工企業的財務數據,通過計算數據得出相關的杠桿系數,如下表:
通過上表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各企業經營杠桿系數基本都處于1-2的區間內,根據日常經驗,一般認為借助經營杠桿系數,可以推知企業未來的銷售收入和經營利潤,同時它還可以推斷未來企業的經營風險程度。說明企業銷售額對營業利潤的作用隨著經營杠桿系數的變化而變化,若保持固定資本的原值,則經營杠桿系數越與所帶來的影響成正比例關系,照此說來其經營風險程度也就越大;同理,經營風險程度也隨著經營杠桿系數的縮小而降低,其受銷售額的影響也減弱。根據以上推論,可知本文研究的上述公司經營風險都相對較小。
財務杠桿也有兩面性。利用財務杠桿系數,可以推知企業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和稅后利潤的大小,由此判定企業未來的財務風險大小,幫助其盡早規劃。企業息稅前利潤對稅后利潤的作用隨著財務杠桿系數的擴大而增強,同時企業的財務風險程度也就相應增大。換句話說,財務風險程度與財務杠桿系數成正相關關系。由計算可得,上述公司的財務杠桿系數都處在1左右的位置。經過推論,可知以上各家公司的財務風險都較小,說明這些企業資金充足,經營狀況較好,能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優化資本結構需要合理發揮財務杠桿效應,只有出現財務風險的增幅小于普通股利潤的增幅時,調高債務資本的比重才有存在的意義。找準企業最佳資本結構的“平衡點”,使得各項綜合成本達到最小值,從而提升企業價值。所以企業可以充分利用財務杠桿產生的積極效果,減少各類成本開支,從而獲得較高的杠桿收益。
通過對上述企業的總杠桿系數計算,可以發現變動銷售額對每股利潤造成的影響,除此之外還能看出為了形成有利的合理的總杠桿系數,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會進行相互轉變,形成全新的排列,碰撞出不同的火花,這就是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高收益與高風險并存,一般而言,經營風險較大的企業,應采用低負債比率,以降低財務風險,使總風險程度不至于超過負荷。并且,上述企業的總杠桿系數相較與其他兩個杠桿系數來說,數值變化較大,但總體而言,數值相對較小。綜上所述,這10家企業的總風險程度都較小,雖然有兩三家公司的經營風險相對其他幾家較大,但都降低了財務風險,使總風險隨之降低。
(三)上述企業平均杠桿系數的計算分析
通過以上計算,我們已經得出了臺州10家制造加工企業的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總杠桿系數,由此可計算其平均值,如下表所示:
由表可得,這10家企業的平均總杠桿系數較低,說明總的風險較低,企業可以適當增加負債量,利用好杠桿效應,緊握減稅后增加的收益推動企業資本結構的適度改革,帶動企業發展,從而設法達到企業資本結構的最優值。
通過對這10家經濟效益良好的制造加工企業數據的收集及分析,最后可以發現10家3A級臺州中小企業的平均財務杠桿系數為1.13,采用的財務政策較為穩健,這樣的資本結構,使得10家樣本企業獲得了不錯的信用評級以及進一步的融資張力,擁有較為充分的流動資金,確保本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該模式可供許多臺州制造加工企業參考。其余企業可針對自身條件,參照上表有關數據來優化資本結構調整,以達到平衡。
五、改進的措施及結論
通過對10家3A級企業的相關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結論:
第一,計算可知臺州市3A制造加工企業的最小財務杠桿系數為1.02,最大值為1.24,平均總杠桿系數為2.49等,危機之危,波及各行各業,首在制造業。分析這些數值能帶給許多制造加工企業以參考和借鑒價值,比如若企業的負債率較低并且不用較大的資金量,就采用減資的方法。通過這些系數調整經營方案,使企業在戰略中更勝一籌。
第二,財務杠桿高的企業要考慮債務資本的風險,更好地避免財務杠桿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不斷調整資本結構嚴控風險。財務杠桿較低的企業要利用好財務杠桿的效應,盡量不超出最大值2.04融資,適當調整融資戰略,促進企業發展。由于理論上的最優資本結構追求股東權益或者相關利息最大,但事實上中小企業無法確切衡量,現實中也不具備足夠的融資信用或者穩定的未來。因此建議中小企業的最佳資本結構要仔細規劃,找準“平衡點”。
第三,作為企業還應考慮到相關盈利問題。既保證自身所獲利益最大化,又可帶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如企業適量發行可轉換債券籌措資金,以償還部分舊債或者根據國家出臺的債轉股政策,創造條件,積極爭取/債轉股0。形成的良性循環可以促進企業資金的流動,同時也有利于調整企業的資本結構。
第四,各企業要合理利用杠桿帶來的效應,同時保持適當的融資張力,切勿盲目追求理論上的最大價值而透支信用,否則未來盈利能力減弱,企業將陷入沒有信用融資并且無力償還舊債的窘境,難以維持后續企業的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錢雪.中小企業資本結構影響因素實證分析--以江浙地區為例[D].江南大學.2011(06).
[2]季學鳳.淺析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管理[J].經濟師.2003(02).
[3]孫濤.財務杠桿對企業資本結構的影響[J].價值工程.2011(08).
[4]楊雙華,鐘建平.企業最佳資本結構的確定——兼論優化我國企業資本結構的建議[J].科技與管理.2007(03).
[5]李雅珍.資本結構理論與企業最佳資本結構的確定[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1(04).
[6]張萍香,黃凌.企業最佳資本結構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0).
[7]劉淑花.淺談企業最佳資本結構[J].《經濟師》.2004(12).
[8]劉鵬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公司業績的實證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08.
作者簡介:劉斯琦(1995-),女,漢族,浙江麗水人,就讀于寧波大紅鷹學院,專業:財務管理,方向:財務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