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青 楊曉姣 楊晨彪
【摘要】在調查火災工作過程中,結合火災現場視頻中出現的火焰、速度和光線等各種起火特征,通過利用各種視頻分析法,研究發生火災的原因,可以準確判斷出起火部位,為快速、準確揭示出火災事故真相提供出強有力的證據。深入分析和研究在火災調查中,如何應用視頻分析法,這對于幫助公安機關早日破案起到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火災調查工作 視頻分析技術 實施方法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使我國各個城市群眾活動都處于大數據監控范圍之中,也正因為如此,在發生火災后,利用監控視頻,并通過應用科學有效的分析法,可以快速分析出起火點和起火原因,但如何才能更好的應用視頻分析法,這還需要公安機關對視頻分析法和火災現場分析法進行深入的探討和拓展。
一、分析火災調查視頻監控的關鍵性
所指的視頻也就是指各種靜態影像,其以電信號方式進行處理、傳送、重現的技術。在發生火災的現場之中,通常來講,視頻監控與火點之間的距離越短越好,其所記錄起來的有效參數也就越多,在實際實踐過程中,也能為調查工作人員提供出更為豐富及直接的信息數據,但是如果不加分析對視頻進行提取,那么可能對調查火災情況起到消極影響。如:火災連續圖像變化其每一秒都會多于24幀,人們用肉眼很難辨別出靜態的畫面,也很難觀察到所需的信息。同時,就算拍攝到整個起火的過程,但因為起火速度過快、拍攝不清晰等問題,所以也很難準確判斷出起火點。所以,結合在火災視頻中出現的速度、火焰和光線等一系列特征,應利用較為科學、有效的分析視頻法,準確判斷出起火的原因和過程,這樣才能有序展開火災調查工作。
二、火災現場視頻分析法的實際應用
(一)幀頻分析法的應用
幀頻主要是指每一秒視頻中所顯示及放映的圖像數量。在每個視頻中,通常情況下每秒都能夠提取出較為標準的數量畫面。在火災發生的各個現場之中,很難用肉眼觀察出火災發生情況,應利用幀頻分析方法,進而發現火災蔓延的特征,這為分析起火原因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比如:在某大酒樓廚房內,發生了泄露燃油爆炸事故,導致六人死亡,八人受傷,在廚房內部的監控視頻將油品泄露引發的起火過程全部記錄完整。將一秒內視頻應用幀頻分析法進行分解,可以發現起火點是地面一部推車明火爐具處。
(二)特征分析法的應用
根據火災發生和發展,必然出現發光和發煙的現象,結合從最初蔓延情況,再加上燃燒物的差異,可將其劃分為明火、氣體爆炸和陰燃等燃燒特點。依據起火場所拍攝到的情況,并結合煙氣流動速度和光照情況,能夠將起火物質種類反推出來,為調查出起火原因提供出更多的有利數據。
(三)光線傳播法的應用
在光學知識中,光線是直線傳播的,光線方向也就是傳遞光能方向,在光傳播中會碰到兩種不同介質分界面,一部分折射,另一部分反射。在火災現場中,受到監控視頻條件的限制,很難將整個起火區域全部覆蓋。某一車間內發生火災,導致鄰居B公司倉庫也發生了火災,但在現場只有A公司門前一個監控。但由于B公司易燃物較多,從現場狀況而言,B公司所遭受的損失要比A公司嚴重很多,當人們發現火災時A車間和B公司都已起火。位于A公司門前的監控并未將起火整個過程全部拍攝出來,火災調查工作者到現場后,結合現場火災狀況,在深入分析和研究火災視頻后,確定出最初火源光線傳播只能夠在A車間內傳播,但根據光沿直線傳播的原理,調查工作者很快就確定出起火點。
(四)證據邏輯思維法的應用
是否可以提取出有價值、有意義的監控視頻畫面,并且從中獲得有利的線索,這需要培養火災調查工作者的邏輯思維。在監控視頻中,看似一幅幅雜亂的畫面,在將畫面記錄的空間、人員活動和起火時間等因素有效聯系時,也就是找出火災發生原因的關鍵。比如:在某一內衣作坊內發生了火災事故,導致十三人受傷,在現場勘驗中,發現起火部位是一樓樓梯口附近,很有可能是海綿原材料的內衣引發的起火。通過深入調查發現,有很大可能是他人放火或者其他明火點燃引發的事故。但事故現場并沒有目擊證人,現場視頻監控僅能記錄出一樓大門出入口,很難為調查火災提供出強有力的證據。但調查火災工作者反反復復查看視頻后,發現有一名小女孩在起火建筑物門前獨自玩耍,并手中握著一個很像打火機的物品在建筑物門口出入多次。結合整個火災現場勘驗情況,工作人員立即圍繞著這個線索布置后續查找證據工作,在深入固定數據后,最后發現正是由于小女孩玩打火機引發的火災事故。在這一火災事故的分析中,充分驗證了視頻分析法的重要性。
三、充分應用視頻分析技術的對策
(一)加強視頻分析隊伍的技能技術
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我國火災調查隊伍中,所進行的實驗驗證、調查詢問等調查方法都有著很大的進步,但新型視頻分析中還有很多不完善之處,基層調查工作者分析視頻技術還有待于提高。在一些刑事偵查中,公安機關在實踐中已構建出較為健全的工作機制,所以,在利用此機制中,應構建出一支專業的、高技能的分析火災視頻骨干,為有效分析火災視頻提供出強有力的證據。
(二)提升視頻提取分析技術
在火災現場之中,由于水漬破壞和高溫等問題,監控設備常常被損壞,是否能夠正常提取畫面,是很關鍵的。這就需要我國電子物證相關科研組織機構在探索火場下,加強對此類數據的恢復和保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設起單獨的采集電子物證部門。
(三)規范視頻的采集和應用
很多火災調查工作者并沒有明確了解采集視頻的方式和注意事項,在上崗之前也沒有接受過培訓,致使在采集視頻中,出現不會采集和不會用的狀況,甚至有些時候會錯過最佳采集數據時間,新的錄像覆蓋了原有畫面,保存介質方法不正確,出現二次損壞現象,所以構建出健全的火災現場采集視頻方法,為后續調查火災原因提供有利證據。
(四)加強視頻分析的思維深度
視頻記錄圖像作為深程度挖掘數據信息的主要資料,很多時候較為關鍵的信息都是極為隱蔽的,有些時候不關聯,怎樣才能提取出有意義和有價值的線索,這需要調查工作者反復觀察和思考,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展開分析。在需要時,應將視頻圖像、現場調查狀況、物證信息、網絡信息等有效融合,進而為早日準確分析出起火原因做好各項基礎工作。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調查火災中,廣泛應用了現場分析法與視頻分析法,但在具體實際工作中,還有很多不完善之處,這就需要我國火災調查分析人員充分融合兩種方法,不斷拓展和提高視頻分析法,進而能夠快速找到火災發生點和引發原因,早日破案。
參考文獻
[1]趙秋野.改進火災調查工作現狀的對策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1).
[2]范大勇.基于圖像識別火災監控系統的圖像分割算法研究[J].微計算機信息,2010,(26).
作者簡介:趙春青(1975-),男,漢族,河北唐山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火災事故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