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珺華
【摘要】財務管理專業學生需要具備全面綜合的財務管理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在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實踐中,需要對學生財務管理相關知識有全面系統的要求和深入扎實的培養。在財務管理相關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必須通過綜合的考核方式來強化對學生知識儲備和解決系統性問題的能力提升。因此必須對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進行系統性改革,從而全面提升教學效果和強化能力培養的目標。在教學實踐和課程考核實踐中,通過引入全面系統的考核方法進行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從而實現單一課程的考核和專業綜合考核效果的有機銜接。
【關鍵詞】財務管理專業 課程考核 考核方法改革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財務管理本科專業創辦以來,無論是師資水平還是在校生規模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年招生規模在一百人左右,分設兩個財務管理本科班。同時在學院層面招收財務管理專業輔修二學位課程班,至今已經招生四屆。從招生的生源質量到畢業生就業分配質量都在學院各個本科專業中較為突出,本科專業辦學效果整體良好。根據教育部相關要求和兄弟院校財務管理專業辦學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勞動關系學院自身特定,制定了較為完善的教學課程體系和完備的教學條件,以及先進的教學實踐仿真實驗室和教學實踐基地。從課程考核角度看,根據專業要求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實際需求,對傳統的教學考核環節進行了有益的嘗試,突出了對學生綜合能力和學生靈活運用相關知識處理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核。同時突出了過程考核和全程考核的作用。
一、傳統考核方式的不足和課程考核方法改革的目標
傳統考核方式存在許多不足。以學期期末試卷考試的傳統考核方式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既無法全面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也無法通過考核全面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考核形式以閉卷考試為主,無法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科學考查。雖然閉卷考試形式已經使用了包括選擇、填空、簡答、計算、論述和綜合案例分析等形式,但受到考試時間、考試地點和學院相關考試要求的限制,以及命題要求和標準答案的約束,導致這種考試形式對學生的思維產生固化傾向和標準化傾向,以至于學生更多的看重應試技巧和僵化的復習方式,無法反映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也對教學形成一定不利影響。
二是過度看重理論學習,不能促進學生全面分析、綜合運用和動手動腦的能力。通過閉卷考試,使學生最大的目標是追求卷面成績,而閉卷考試形式導致試題往往只能在相對有限的時間里考查具有相對標準答案的理論性試題,一些開放性、綜合性和動手動腦類型的試題無法進行標準化考核,導致學生學習更多的偏重理論學習和應試性學習,不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綜合分析的能力。
三是考核對學生學習的促進和影響短暫,不能保質學生全程的學習質量,也不能對課程結束后的學習情況進行推進和深入。閉卷考試往往安排在學期期末,即使增加了期中考試環節也無法保證學生在整個學期期間保持持續的學習強度和參與度。很多學生都是在考試前突擊準備,考試后拋在腦后。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對課程的學習,也不利于學生在后續課程的學習中保持扎實的基本功和全面綜合的知識框架體系。
二、考核方法改革思路
經過近幾年財管管理專業主干課程中的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的課任老師進行的課程考核方案改革的嘗試,以及財管管理教研室和教研室所在的經濟管理系領導進行全面考查、深入分析、反復討論和積極實踐,對整個財務管理專業本科教學中的考核環節進行了系統性的改革嘗試,逐步形成了一套能夠覆蓋全部專業主干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和大多數專業選修課程的課程考核方法,為全面提升財管管理專業學生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打下堅實基礎。關于財管管理專業考核方法改革的主要思路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全部財務管理專業主干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必修課程考核方案必修符合過程化考核要求。通過對已經在前期進行了過程化考試的教師經驗進行了系統總結,逐步形成了一套既符合整體要求,又能突出各門課程特性的過程化考核要求形式。并召開所有主干課程和選修課程教師參與的討論會,逐步形成了能夠覆蓋全部專業主干課程和選修課程的過程化考核指導意見。所有相關任課老師在學期之初就必須形成一套能夠覆蓋整個學期過程的考核方案。課程考核必須包含考勤、提問、理論小作業、課程大作業、分組大作業、階段測驗、課程討論課、案例分析綜合實驗和期末綜合測驗等環節。每個相關環節賦予一定比例的分值,要求任課教師對每一名專業學生都基于所有環節的考核評價,并且將相關成績進行公開,使學生及時了解自身學習程度和差距。在具體環節中,課任老師可以根據自身課程情況進行具體安排設計,但必須突出應用型和實用性特點,重點考查和引導學生的綜合能力、探索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所有課程考核方案必須在教研室層面進行討論和推敲,特別是相同進度的教師要進行反復溝通和協商,力圖達到指定意見的要求。
第二,相關財務管理課程之間進行考核方式的密切協商,從而實現不同課程之間的緊密聯系。財務管理主干課程之間的關聯性是十分突出了,在構建財管管理課程體系時這一問題就已經進行了充分的考慮和安排。完整而縝密的課程體系為推動系統化考核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相同學期的不同課程和不同學期課程之間形成了有機體系,為考核方法改革的推進消除了體系上的障礙。由于在構建財務管理專業本科培養方案過程中,全面參照教育部相關原則和兄弟院校采用的比較成熟的方案,同時結合中國勞動關系學院自身在勞動關系研究領域的特點和在工會財務管理研究的突出優勢,形成了嚴謹扎實的專業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這樣的專業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可以使相同學期的專業課程教師進行教研協商,共同制定適用于本學期的各個課程的過程化考核方案細則。在實施過程中,彼此之間可以將各門課程的重點更加突出,同時也可以把其他課程與本門課程中相關聯的部分運用更加綜合和系統的考核方式來加以考核。同時將前面學期課程的考核方案與后面學期課程的考核方案相呼應,實現課程學習的延續性和前瞻性。在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中以及對學期間的課程銜接問題進行了合理安排,在課程考核過程中,就要求任課老師之間進行密切配合,一方面需要前學期任課老師在突出本門課程重點的同事,照應后續課程,積極引導學生對未來學習課程研究方向的領悟和了解,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做好扎實鋪墊。同時也要求,后續課程的任課教師必須在授課和課程考核過程中,運用前面課程的相關知識,更加深入和系統的考核本門課程。最后,財務管理各門課程結合自身特點制定了既符合統一指導思想,又能夠符合本科課程教學和學生學習特點的考核方式。財務管理專業中主干課程、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專業任選課等名稱都是根據課程在整個財務管理專業中的特點而制定的。同時每門課程也都具備相關的教學特點和學生喜聞樂見,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的考核方式以促進教學。因此,就要求每一門任課老師都要認真安排和制定本門課程的考核方案,并通過教研室專門研討會的形式,反復溝通,反復修改和完善。從而逐漸形成既符合本門課程特點又符合整個財務管理專業考核指導思想的考核方案,并進行教學和考核實踐。
三、總結
通過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經濟管理系財務管理教研室所有教師的共同努力,已經基本完成。根據不同課任老師和學生的反饋意見來看,整個財務管理專業的各門課程的考核方案改革都已經成型,效果良好。基本上避免各自為政,簡單考核本學期本門課程的重點知識,而忽略了財務管理專業特點所要求的系統化和全面化問題。作為一種符合本專業特點的改革有必要在類似的專業中加以推廣,從而促進應用型實用性人才的培養要求。
參考文獻
[1]樊彥國,朱浩,武騰騰,孫元芳.大學生實踐教學評價標準探討[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7).
[2]姚旭,榮紅霞.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評價標準研究[J].教育探索,2014(4).
[3]陳琪華.過程化考核方式的改革與實踐——甌江學院經管分院財務管理專業為例[J].人力資源管理,2015(6).
項目基金:中國勞動關系學院2015年教育教學改革院級一般項目“財務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考核方法多元化探究(項目號:JG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