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媒體報道我國有些地區將會從今年秋季起實施新的高校收費標準。高校學費上漲再次引發熱議。對眾多家庭來說,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支出在家庭教育支出中占相當大的比重。高校學費上漲是與家庭、受教育學生利益息息相關的。基于學費上漲這一現象,我們應該理性看待。學費為什么上漲?原因必然涉及到高校內部和外部環境的一系列變化因素。高校學費上漲也必然會帶來一系列影響。理性的分析這些影響,我們應該合理應對高校學費上漲。
【關鍵詞】高校學費上漲 理性看待 原因 影響 應對
一、學費上漲的原因分析
(一)從學校外部來看
近年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家庭收入總體呈現增加態勢,因此社會公眾對教育支出的承擔能力提高,基于經濟的良好發展,部分高校做出學費上漲的舉措,以期實現新的高校收費標準與經濟發展水平聯動調整。比較各地高等教育收費標準,很多省市地區的高校收費標準從2000年來基本維持不變,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收費標準應該有所調整。教育的重要性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很多家庭愿意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更多。正常情況下,優質教育依賴于高投入。在學費與教學質量成正比的情況下,家庭會愿意多花錢讓孩子在更完善的教學環境中學習,獲取更優質的教育資源。教育也是一種投資,考慮到投資回報率,更高的投資也有其合理之處。
(二)從學校方面來看
學校的資金投入主要依靠政府補貼和學校收取學費。除了學校教學外,高校需要承擔與教學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校園后勤保障建設,職工工資支出等,運營成本也是比較高的。今年來,部分高校實行擴招政策,學校需擴建校區、完善校園設施等,又加重學校成本,而高校提高學費顯然可以增加學校收入。高校作為非盈利性的事業單位,今年物價上漲,通貨膨脹,高校用于購買設備和校園建設的資金成本必然上升,在政府補貼一定的情況下,高校只能提高學費來增加收入,以達到高校財務狀況的收支平衡。在我國,高校吸收社會資金較少,也促使高校高校提高學費來促進自身建設與發展。
二、學費上漲的影響
(一)負面影響
學費上漲,增加家庭教育支出,增加家庭負擔,尤其是一些貧困家庭。對那些收入頗豐的家庭來說,學費上漲影響不大。對中低收入家庭影響應該較大。中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在選擇高校和專業的時候不得不考慮家庭經濟情況,就如同在商場選購商品一樣,超出自己消費能力不得不忍痛割愛。在現行經濟發展良好的態勢下,我們不能否認仍然有部分家庭會難以負擔孩子的教育費用。而且目前的救助措施實難保證能夠資助到每一位學生。貧困家庭本來就因為負擔高昂的學費而入不敷出,一旦學費上漲,肯定雪上加霜。網絡上類似于“寒門再難出貴子”這樣的論斷也不是全無道理的。一些優秀的貧困家庭的學生在現實面前不得不放棄上大學的機會。高校教育在更大層面上是為了培養適應經濟發展的人才,注重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前景規劃。目前社會上存在教育與工作屬性不對等,教育與工資不對等的現象,很多受教育程度非常高的畢業生在畢業后迫于壓力從事低保酬的、簡單機械工作,學而不能致用。此種情況下,受教育者和家庭考慮到教育投資收益可能不會達到預期的回報率,在學費上漲的情況下,高等教育的吸引力更會下降。專科或本科生階段的投入增加,會限制學生追求更深層次的教育,比如研究生教育和出國留學。學費上漲,增加學生負擔,學生就需要利用空閑時間來做更多費時費力的兼職,久而久之,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必定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現實的逼迫,會增加這部分學生的壓力,在過大的生活壓力之下有的學生可能會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甚至有的學生被金錢所迷惑,陷入了虛假高價兼職這樣的陷阱。
(二)正面影響
學費上漲也有其積極作用。學費上漲,學校的收入增加,學校就會有更多的資金投入校園建設,完善教學設備,改善校園環境,提高師資力量。這樣學生就能活獲得更加優質高效的教學資源,從而更有利于人才的培養,促進大學生的發展。也為大學生在擇業時,奠定更強有力的基礎。另外學校收入上漲,能提高學校的容納能力,學校能培養更多的學生,有利于提高國民素質,營造受教育的良好氛圍。達到這種效果的前提條件一定是保證這費上漲帶來的收入和其他高校資金能夠完全高效透明的得以充分利用。由于我國目前高校眾多,高校學費上漲能緩解財政對高校補貼的壓力。
三、如何應對高校學費上漲
(一)充分考慮高校所在地實際情況
立足實際,完善學費調整模式,建立長期有效穩健的增長模式。高校收費標準不會長期固定不變的,學費波動有其合理之處,所以說要逐步完善,不能短時間內做出過大波動。高校在做出學費上漲之前,應該調研高校所在地的實際經濟發展水平,學費調整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用。不能全國各省各市各地區一個標準。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生活成本也會不同。例外北京、上海等一線發達城市地區的高校學生,在負擔學費的同時,還要承擔當地較高的生活成本,學費上漲對這些地區的部分學生來說肯定會是又一項重要支出。在經濟發展水平的基礎上,考慮高校所在地家庭的實際收入,學費的上漲要完全在絕大部分家庭的承受能力之內。逐步調整更容易被接受,也更容易被理解,不至于引發很多家庭的不滿,有利于學費上漲的決定得以更好的推行與實施。
(二)政府要加強審核、控制和監督
政府的嚴格審核,合理控制和監督管理,是保證學校資金合理有效的使用重要方面。高校是高等教育發展的載體,加強高校假設,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培養人才,促進國家發展。所以政府要重視推進高校的建設。對部分高校提出學費上漲的要求,政府部門認真審核,審核其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防止部分高校為了弄虛作假,惡意上漲學費;政府要加強控制,防止部分高校學費過度上漲,嚴重超出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承受能力;政府要加強監督,保證高校資金用于合理建設。學費上漲,高校收入增加,如果不加以合理利用與嚴格監管,很可能會發生資金濫用,滋生腐敗。現實中,有些高校確實存在經費濫用的現象,如建設豆腐渣工程,私用學校資金,科研作假等,不僅浪費濫用高校資金,還會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高校在規范自身行為,保證資金落實到實處的同時,政府要加強監管,保證學費用于學校建設,用于提高教學質量,用于促進學生發展。在監管的同時,也要嚴格執法。一旦發現有關人員違法濫用、私用學校資金,必須依法予以懲處。
(三)完善貸款機制和助學補助機制
對于入學有困難的高校學生來說,申請助學金、助學貸款等方式是很有幫助的。完善貸款機制和助學補助機制,有利于盡量保證每一位學生都上的起學。對于一些難以負擔大學學費的家庭,助學貸款緩解這部分家庭的壓力。關于助學貸款方面,延長還貸時間會降低貸款學生的還貸壓力。一般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就業的初期工資水平都較低,延長還貸時間能夠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來為還清貸款做資金積累,讓學生一畢業就還清畢業貸款是不夠合理的。關于學生的助學補助,貧困的確認和助學補助資金落實到實是很重要的。一些貧困學生或出于自尊心不愿主動申請貧困補助,或者有部分學生弄虛作假,謊報、騙報貧困,獲取助學救濟補助。這就需要助學補助機制采取靈活、人性化的方式來幫助貧困學生,還要認真嚴格審核申報貧困的人員。關于國家助學補助資金的發放也應盡量減少中間環節,本著公開透明的原則,確保資金的有效利用。高校也可以將開展勤工儉學活動納入補助機制。除了直接補助金錢的方式,高校可以合理創作一些就業崗位,讓部分貧困學生勤工儉學。大學生一般是成年人,具備簡單工作能力。通過校方組織的勤工儉學助學崗位,不僅是對貧困學生的一種資助,而且還是對她們的一種鍛煉。這些學生通過自己的辛勤工作來換取報酬會更有意義。
(四)學校合理設置獎學金,鼓勵優秀校友創立獎學金、助學金
獎學金是獎勵那些表現優異、學習認真的學生。學校通過設置獎學金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家庭困難的學生也可以通過努力學生等方式來獲取獎學金,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因家庭困難被資助的尷尬,不會傷害到這些學生的自尊心,而且還會通過這種方式增強他們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讓這些學生覺得靠自己的努力也是能改變命運的。優秀校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高校的優秀資源。學校可以鼓勵那些功成名就的校友,回校了創辦獎學金、助學金,來激勵那些貧困學生努力學習,奮發進取。有很多人在功成名就之后,能力有余的情況下,還是愿意為母校做貢獻的。通過這樣做,可以實現自身價值,實現自己對母校的一種情感回報,投入教育的資金也是在為社會做貢獻。
(五)家庭投入成本增加,學生應更加努力學習
高校學費上漲,意味著個人教育投資成本增加,大學生們就更應該努力學習,來實現個人收益的最大化。高等學校教育重視自主性學習,需要學生自己主動去學習。進入大學,很多學生松散懈怠,逃課翹課,玩物喪志等,這些行為是對寶貴的教育資源的浪費,也是對教育投入的不重視,更是對自己人生的不負責。努力學習,增強自身的文化素養和科學素質,提高自身競爭力,有利于畢業后實現投資收入的最大效益化。
參考文獻
[1]黃文竹,徐遠火.高校學費上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12月第17卷第6期.
[2]彭媛.高校學費上漲的探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24):121-122.
[3]蔣丹,萬罡.理想與現實就“提高高校學費”問題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年第7期.
[4]黃敬寶.高校漲學費的經濟學分析[J].教育財會研究2014年12月第25卷第.
作者簡介:劉霞,女,漢族,安徽蕪湖人,安徽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商務英語專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