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平
【摘要】非稅收入對于政府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與政府宏觀調控功能是否有效實施密切相關。并且在非稅收入的使用方面,關系到政府各級部門和單位的職權劃分,因此非稅收入的規范化使用是十分復雜的。關于地方非稅收入問題,長久以來一直存在一些爭議。但是如果取消收費,那么政府各級部門的運行就會產生一一系列的問題。國家的經濟增長離不開非稅收入,因此對于地方政府來說,非稅收入的規范化管理問題是需要加以重視的。
【關鍵詞】非稅收入 宏觀調控 規范化 財政
地方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經過多年的努力,在提高社會公共服務質量,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從深層次上看,仍舊存在一些認識不到位、分配混亂、監督機制不完善等方面的問題。并且問題呈現出一種趨勢,即越往基層,問題越嚴重的現象。如果不及時解決這些問題,長期下去勢必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不好的影響。2013年7月18日美國底特律因為財政問題申請破產保護,作為曾經的“汽車之城”,底特律輝煌不再。城市財政問題不僅僅困擾著國外城市,對于我國地方政府來說也是一個警鐘。
一、地方政府非稅收入內涵
非稅收入進入人們視野的時間并不長,甚至可以說是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在非稅收入這一名詞出現前,我國一直使用“預算外收入”這個概念。在我國政府文件中正式出現“非稅收入”這一概念是在2001年,到2004年,在財政部的相關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非稅收入的相關概念,并且對非稅收入有了明確的界定,也對非稅收入的使用管理作出了明確規定。與之前的預算外收入相比,二者并不是等同的,非稅收入的涵蓋面更廣,而且更加強調收入的形式。
政府的非稅收入包含不同性質的組合部門,從總體上來看,基本可以分為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質的基金,國有資產或國有資源的收益,彩票等公益金,捐贈收入(以政府名義),罰款沒收收入等。對于非稅收入的具體內涵,不同專家學者之間仍舊存在一些爭議。在筆者看來,結合目前經濟發展特點,可以認為非稅收入是相對政府的稅收收入而言的。從廣義上來看,政府的非稅收入可以包括國有資產的收益,國有收費,罰款沒收收入,專項基金等等。而從狹義上看,政府的非稅收入就是一種非強制性的、需償還的經常性收入,收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公共服務與公共利益,不包含公債收入的部分,重點是國有資產收益收費等方式。相對于稅收收入來說,非稅收入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專用性,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必須加以管控。
二、地方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常見問題
(一)征收管理不規范
目前我國很多地方政府的非稅收入存在由少到多的遞增過程,但是在遞增過程中,出現不規范的現象,最常見的就是征收主體多元化。我國目前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種類繁多,但在征收管理上比較分散,由此監督工作也不到位。其次在一些地方,超范圍的收費現象仍舊存在。近年來中央政府已經對收費項目一再清理,但是仍舊有些地方政府擅自設立收費項目,甚至提高收費標準。
(二)缺乏預算管理
政府的綜合預算雖然實行了很多年,地方財政雖然收入看似可觀,但由于需要資金的地方太多,因此不少地方政府仍舊難以滿足各個行政單位的經費需要。在非稅收入管理中,很多地方仍采用誰收誰用的模式,沒有將部門支出與部門收入區分開。
(三)管理結構單一
根據公共財政體制管理的要求,對于政府的非稅收入,我們應當將其全部劃分到政府的非稅收入的管理范圍內。但是從目前我國政府非稅收入的結構來看,超過半數的非稅收入來源于行政事業收費以及政府基金,并且在這其中還存在不合法的項目,因此對國家的財政發展來說是十分不利的。同時還又很多利用國有資源取得的收入,并沒有規劃到政府的非稅收入管理體系之中,這就造成了非稅收入的流失。
三、規范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對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對財政等方面的改革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對于政府非稅收入來說,由于它與地方、中央的發展都息息相關,因此需要加以管理控制。
(一)規范管理基礎
規范管理基礎,實際上就是健全組織管理體系,增加非稅收入管理的保障。對于構建一個科學完整的非稅收入體系來說,應當由主管機關、主管機構以及執行單位三方面組成。只有健全了管理基礎,才能從根本上真正保證政府非稅收入從征收到使用都體現出科學、公正、合理。
(二)明確項目標準
多年以來,在我國地方政府的非稅收入的征收中,仍舊存在很多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費項目。因此對于非稅收入的管理,必須正本清源,明確各級項目的審批權限,清理原有收費項目中不合法、不合理的項目。對于不合理的收費項目,堅決取消,根據實際情況來保留、刪除各級收費項目。通過進一步規范收費項目,以此來穩定政府的非稅收入,從而優化政府財政收入結構。
(三)改革預算管理
在政府非稅收入的管理改革中,進一步改革預算管理,規范會計核算制度,是政府非稅收入改革的關鍵點。政府預算必須要反映出政府資金變動的全貌,預算部門要結合政府單位的收支情況,對政府的非稅收入進行統籌安排,合理安排資金流動去向,以此來穩定地方政府的非稅收入。
四、結語
非稅收入是政府財政收入的一種,除非稅收入外,政府財政收入還包括稅收收入、社保基金、債務收入。非稅收入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財政來源,不僅僅是政府各部門工作的重要經濟支柱,也是緩解政府經濟危機的重要財政手段。但是隨著民生問題的突出,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非稅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居民、企業等的負擔。因此如何處理好這一對矛盾問題,關系到地方政府能否提高服務,提高人民的滿意度,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對非稅收入的使用加以規范。
參考文獻
[1]喬欣.地方稅體系現狀[J].新理財.2014年(01).
[2]黃桂蘭.我國稅收調節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作用探討——以稅種為切入點[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4年(01).
[3]王鴻.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對策探究[J].財會通訊.2016年(05).
[4]李敏,常濤.地方財政運行風險的監測與預警機制研究簡[J].山西財政.2016年(06).